积极探索生态发展区生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
时间:2020-12-23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立足功能定位和生态优势,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绿色发展必须取得的重大成果。

  生态发展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抓手。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在其稳定性和完整性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为人类福祉所提供的物质和服务,包括产品供给、生态调节、生态文化服务等。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两山”理论时指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生态发展区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高效转化,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架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桥梁的实践抓手。

  筑牢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创新举措。生态发展区作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这一功能定位要求该区域必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生态是红线,保护是手段,发展是目标,富民是根本。生态发展区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只能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可持续之路。立足资源禀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既能实现对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也能更好地反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不断增强农村地区造血功能,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重要途径。生态发展区承担着维护全省生态安全的重任,同时又是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除了思想观念保守、交通区位受限、人才资本短缺等因素制约,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乏力也是导致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创新生态资源利用方式,探索生态产业化新路子,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可以促进农村地区持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自身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重要途径。

  不断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化路径

  在现实中,原生态的自然资本对消费者福利改善往往较难实现或难以显性化。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将自然资本与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品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改善消费者福利的效果,这就是生态产业化的路子,也是北部生态发展区壮大生态生产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

  纵向延伸和横向融合相结合,大力发展精致高效林业。以绿富双赢为目标,扶持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康养等经营活动,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纵向延伸林业产业链条,提升林业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木本粮油、林禽林果等特色林下经济,实现林地空间的立体利用,在林业产区走出一条“长期有绿,短期有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直接体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林业碳汇,总结提炼韶关等地已取得的“林业碳汇+精准扶贫”发展模式的有益经验,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推动林业资源丰富地区从“卖林木”向“卖空气”转变。另一方面,推进跨业融合,赋予林产品更多价值内涵。推进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中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旅游+”“生态+”“森林+”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大力改善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森林对目标群体疗养身心的吸引力。

  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相结合,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粤北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拥有丰富的古人类文化、红色文化、禅宗文化、客家文化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生态旅游与岭南文化相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环丹霞山、环天露山、环云雾山—云开山、环凤凰—莲花山脉等为重点,深度打造生态旅游区。抓住全省打造六大全域旅游品牌体系的契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康养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创意”等特色旅游项目和主题产品,统筹开发建设西江、东江、北江、梅江—韩江四大绿色生态旅游画廊,围绕“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等重点景区进一步打响生态发展区旅游文化品牌。彰显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的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等功能,建设一批农旅结合、林旅结合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充分利用粤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特征,坚持田园景区化,培育田园乡村,保护田园生态,经营田园风光,打造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粤北田园景观带、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休闲区。

  塑造品牌和建设标准相结合,创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既是生态发展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生态资源产业化和绿色富民的重要途径。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及小气候资源优势,以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优质水稻、柑橘水果、高山茗茶、名贵南药、耐寒花卉、林下经济等生态绿色农业,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更多高品质、口碑好的农业和农产品“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基地。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