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创建文明城市,共享五华文明。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五华县“文明城市创建大家谈”访谈栏目。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以来,五华县城乡人文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在五华大地绚丽绽放。今天,我们栏目组邀请到五华县华城镇党委书记曾映贤,就文明村镇创建、全域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身边好人选树宣传、志愿服务等问题进行专访。
主持人:曾书记您好,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期,也是五华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攻坚阶段,华城镇作为五华县中心镇,是如何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呢?
曾映贤:我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镇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年初工作计划,逐项分解任务,倒排时间节点,把责任压实到部门、到个人。二是强化打造,注重特色。充分发挥华城老县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率先在全县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尤其是结合党校分校点建设,打造了南方村集休闲、研学、阅读于一体的“学赖坝书吧”,形成了华城特色的创文亮点。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刊、电视等方式积极宣传本镇好人好事和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爱心人士、志愿群体主动参与到本镇防火防疫、关爱女童等活动中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加强督导,奖惩分明。我镇将文明村镇创建的考核结果作为各村年终考评的其中一个部分,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创建成绩突出的村进行适当资金补助;对文明村创建措施不到位、创建责任不落实、创建任务不达标的,尤其是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将根据相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
主持人:在新一轮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华城镇主要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落实见效的呢?
曾映贤: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一是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结合美丽圩镇攻坚行动和“126”专项整治行动,对圩镇范围内存在发展短板的华新街和新河南路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改善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对圩镇“六乱”行为进行常态化管理,进一步维护圩镇良好的建管秩序。二是深化乡风民风建设。围绕“八个一”工作目标(即制定完善一个村规民约、打造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标识、建设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作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绘、打造一个农村文化品牌、设置一个好人榜和乡贤榜、建立一支农村志愿服务队、设立一个志愿服务站点),大力开展“兴家风、树村风、淳民风”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文明新风尚。三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制定了《2022年度华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计划表》和《华城镇2022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理论宣讲、文化传承、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圩镇“无桶化”和农村“日产日清”卫生保洁机制,并由镇创文创卫监督组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督查工作,形成督查通报,倒逼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落实,全镇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
主持人:弘扬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华城镇是怎样开展该项工作的呢?
曾映贤:弘扬道德模范方面:我镇积极开展选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组织评选“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推荐参评一批“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客都好乡贤”等先进典型人物。今年来,已推送选出了3名“五华好人”、2名县级最美志愿者、2户五华县文明家庭、2名五华县城市建设管理先进工作者、1项县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0多户星级文明户,切实通过抓典型、树标杆、争先进,弘扬道德模范精神。
推进志愿服务方面:我镇一直秉持“党政所想、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发扬“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依托华城镇志愿者协会,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内容的各项志愿活动。今年来,我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参与人员达1.1万余人次,多项活动获得上级和广大群众好评,“爱心送考”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县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依托“数字华城”微信小程序开发了“线上+线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项目,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该创新项目获得了省市县好评,文明梅州、文明广东的微信公众号先后转载报道了我镇志愿积分兑换日活动。目前,我镇正在加快打造“志愿者之城”,力争到2023年6月底前形成“十村联动”志愿服务示范带并全面组建37个村级志愿服务队,建成5个以上运作成熟、常态服务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更具地方特色、行业特点的品牌项目,让志愿服务覆盖到乡村治理各领域、群众生活各方面中去,努力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社会新风尚。
主持人:文明村镇创建作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华城镇是如何推进落实的呢?
曾映贤:我镇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负责示范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了《华城镇文明村创建方案》,明确了镇、村(社区)“一把手”为辖区文明村镇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常态运行机制。华城镇于2015获评市级文明镇,现有8个村获得县级以上文明村,其中:城镇村获评省级文明村,今年有效推进南方、城东等14个县级文明村创建,正在接受县检查评估。
主持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平台,华城镇在推动实践所(站)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呢?
曾映贤:我镇充分盘活利用现有的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祠堂、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将实践所(站)建设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群众参与便利。例如,华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选在镇文化站,设有宣讲室、图书室、书画室等10多个功能室,具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的条件;城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则结合我镇红色革命文化和宗祠文化,设在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使祠堂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成为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让宗祠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镇共成立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主持人:好的,再一次感谢曾书记今天跟我们共同探讨了华城镇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等工作。
文明创建,你我同行。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我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感谢大家收看本期“文明城市创建大家谈”访谈栏目,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