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民意征集
五华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6-11-13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五华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草案送审稿,截止时间2016.12.13,意见反馈至whtyj.sj@163.com)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体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擦亮足球之乡品牌,配合建设“工业新城、宜居五华”的发展大局,根据《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粤府〔2016〕119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五华县体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稳步增长,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喜人。

(一)群众体育取得丰硕成果。十二五期间,全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健全了体育组织体系建设,完善了赛事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处处有精彩”的良好氛围;成立各类协会12个,体育指导员服务站6个,健身气功站点13个,晨练晚练健身点58个,100%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全县每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32万人,国民体质测定合格达标的人数比例达到86%;举办各类体育赛事85次,其中羽毛球6次、篮球15次、足球16次、中国象棋7次、乒乓球4次、自行车5次、台球3次、其它体育赛事29次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4平方米。

(二)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升。成功承办梅州市第七届市运会,规模和参赛人数居历届之首。足球职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2015年梅州五华足球俱乐部挺进中甲联赛,五华县成为国内唯一一支县级拥有甲级职业球队的城市。在2016赛季中梅州五华足球队已提前保级成功。五华U12少年足球队夺得2015年中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全国冠军和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乙组冠军;同年7月,五华U12少年足球队代表中国出征素有“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堡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

(三)体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制定出台了《五华县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华府办〔2013〕105号),体育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围绕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以足球产业为重点,逐步加快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发展。

(四)足球事业打开新局面。制定出台了《五华县足球进政企、进学校、进乡村》(华府办函〔2013〕3号)、《五华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完善足球运动基础设施,倡导全民足球运动,积极构建足球梯队建设,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五华县“新球王足球人才工程”,邀请梅县富力切尔西足校专家组到五华县体校,经过科学的测试、严格的挑选,选出U9、U10共10名足球苗子到梅县富力切尔西足校深造四年,由五华县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会全资赞助。为大力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和校园足球运动发展,每年都举办校园足球三级联赛。

二、“十三五”时期五华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三五”时期五华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为体育事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国务院《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指出:“支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省、市对我县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将更加有力,这为体育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五华县是足球之乡、球王故里,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体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不断增强。

(二)五华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开放力度不足,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二是体育基础设施亟待加强。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设施条件落后,全县公共体育设施基础薄弱。

三、“十三五”时期五华体育事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导向,以推进体育基本现代化、擦亮足球城市品牌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突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促进体育消费,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改革创新原则。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化问题意识,不断解决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依法治体原则。依法治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依法治体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进一步强化法治理念,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把体育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依法行政体育体制。

3.科教兴体原则。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体育事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发挥先导作用,坚持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构建较为完善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加强体育与教育合作的纵深发展,全面提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4.协调均衡原则。以统筹兼顾的方法总览全局,协调各方,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同地方、不同领域、各类项目协调发展。

5.突出特色原则。要准确把握全面兼顾和突出特色的关系,结合五华县的人文传统、经济发展特点,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重点发展足球事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一县一品”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群众体育深入普及、竞技体育稳步提升、体育产业初具规模、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足球品牌赛事稳定开展。

1.群众体育。“十三五”期间,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的体育社团达到30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0.4万人以上,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0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40万,符合《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规定的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保持在93%以上。

2.竞技体育。“十三五”期间,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力争2018年梅州五华客家足球队冲超成功。扩大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参加各类赛规模,成绩稳中有升,追求超越。

3.体育产业。“十三五”期间,构建以足球产业为重点的符合我县体育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争取建成1个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体育旅游产业基地,打造本地自主体育用品品牌;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逐步提高;体育彩票年度销量逐年增加。

4.青少年体育。“十三五”期间,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工作为目标,推进体教结合,转变培养模式,创新校园阳光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水平,基本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5.足球发展。“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五华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足球人口规模稳定增长,社会足球日益繁荣。新建或改建60块足球场,建成1个国家级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培养一批五华籍足球运动员,输送到国家、省级足球队。实现国家队中有五华籍足球运动员。足球产业成为五华幸福导向型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群众体育普及工程。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体育服务民生水平。

1.不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完善建设水平较高、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重点扶持农村和边远山区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搭建公共体育服务互联网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方式,大力开展公益性体育活动,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引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有效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体育服务体系。

2.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健身业。完善县城二江四岸的健身场所、游乐设施。到2020年,90%以上乡镇建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多功能(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等)运动场,镇、村(含居委会)体育文体广场工程实现全覆盖。合理利用户外营地、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运动场地设施。鼓励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力争开放率达65%以上。鼓励建立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协会,积极举办群众参与性高的各项健身活动,支持组织开展每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节假日健身游、寒暑假青少年健身夏令营等大型健身活动,开发群众健身市场。

3.基本建成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大力培育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发挥各级体育协会的核心作用,要求每个镇成立一个足球协会,有条件的镇逐步成立各类体育协会,推动群众体育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构建群众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大对基层、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基本建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以华城镇、横陂镇、安流镇三个重点镇为重点的足球训练基地。建立体教结合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与体校相结合。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常态化,协调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工作,推动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管理序列。按照县有重点、镇有优势、村有特色、校有传统的思路,不断加大体校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力度,鼓励扶持县体校、体育俱乐部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开展,会同教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科学规划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推动更多运动项目在学校开展。建立科学公正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确保后备人才选拔的数量和质量。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2.以足球项目为突破口,提升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项目发展水平。进一步落实在国内竞赛、人才交流、体教结合、奖励机制、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等方面对足球、篮球项目的倾斜政策;要努力培育足球、篮球文化,营造良好的体育发展氛围,提升足球、篮球运动的群众参与度,开展足球、篮球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吸引青少年从事业余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组织好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工作。认真组织好县内赛事和承办重大赛事的筹备工作。实施竞技体育精兵战略计划,确保中甲、中超联赛的备战工作落到实处:1.2016年做好中甲联赛、足协杯的备战工作,2.2017年做好冲击中超、足协杯赛事的备战工作,3.2018—2020年做好中超联赛、足协杯的备战工作。力争举办国际级、国家级赛事,邀请有实力的知名足球俱乐部队到五华比赛。狠抓市运会等重大赛事备战工作的组织保障,完善备战机制,统筹组织开展好系统性、适应性、科学性的精细化实战训练,确保完成参赛任务。

(三)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

1.积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赛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申办高水平赛事中的引导作用,搭建重大赛事申办运作平台,扶持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品牌赛事并将其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一年一度春节球王杯、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鼓励各镇各部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竞技项目,形成“一县一品”“一镇一特”,扩大区域影响力,力争形成具有五华特色、寓竞技性与群众性于一体的品牌赛事。

2.重点发展体育休闲业。充分利用我县山水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及场馆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休闲产业。着力打造足球文化公园、足球小镇、球王博物馆(挂牌“中国体育博物馆现代足球分馆”)、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长布镇元坑村等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寻找足球文化与特色旅游的最佳切入点,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体育休闲运动度假线路及产品,大力发展运动体验、运动休闲度假自驾游,壮大体育产业市场,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全县绿道网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构建集体育、健身、旅游于一体的绿色体育休闲带,通过举办自行车、健步行、登山等绿道体育活动,打造绿道体育品牌。

3.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完善体育彩票市场管理机制,推进体育彩票品牌建设、网点建设、系统建设和管理销售队伍建设,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加强彩票公益金使用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加大体育彩票公益性的宣传力度,挖掘体育彩票文化内涵,增强体育彩票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增强体育产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实现逐年递增:2016年1800万元,2017年1890万元,2018年2000万元,2019年2100万元,2020年2200万元。

4.鼓励发展体育培训业。充分利用本地优势,把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五华县足球小镇打造成高水平的体育培训基地,吸引更多国内外运动队来五华训练。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体校、体育协会、青少年俱乐部等开展各类体育项目培训活动。

(四)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工程。

1.创建人才培养发展平台。按照县委、县政府《足球进政企、进乡村、进学校实施办法》、《五华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一是建设足球青训基地:在“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横陂镇内建设一个县级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配备高水平教练,配套宿舍、教室和各种训练、活动场地及专业器材,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营,挑选各校优秀足球苗子接受高层次足球训练和指导。二是新球王人才工程:采取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模式,每年在全县小学校中选取9岁、10岁各10名足球苗子到富力切尔西足球学校和出国深造;同时,每年选拔U9-U13四个年龄段足球苗子到县体校建立梯队,按照体教结合和“三集中”(食、住、训集中)方式进行管理培训,运动员文化学习安排在县城重点中小学就读,并加强与足球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教学交流。三是打造人才孵化基地:与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合作,创新设立五华县体育后备人才孵化基地,借助俱乐部的资源优势,做好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储备工作。

2.精心组织赛事体系。一是每年组织好目前小学、中学男女足球队、高中男足球队的校园三级联赛,通过足球比赛提高球队的整体战术水平,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吸引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二是积极组织“球王杯”、“县长杯”、“职工杯”等各类足球比赛及“元宵杯”篮球赛。三是做好中国足球联赛主场赛事工作,把中国足球联赛主场赛事,打造县域品牌特色赛事,带动五华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为青少年体育起到促进和楷模的作用。

3.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和教练员的培训计划。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特殊人才工程,为确保足球事业发展,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制度,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来我县执教;同时,坚持每年举办教练员培训班,加大对足球教练员和学校足球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技战术水平。

(五)实施“足球之乡”振兴工程。

1.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工作。按照《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五华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健全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规章制度。健全县、镇足球管理制度,推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组织模式,形成覆盖全县、组织完备、执行高效、适应现代足球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

2.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全面贯彻实施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指南,制定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大纲,把足球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保证足球教学时间。重点学校建立足球队和足球俱乐部。建立足球特色学校20间。构建足球特色学校和青少年训练营相结合的新型足球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足球特色学校的特殊升学政策,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3.下大力气建设好五华县体育运动学校。十三五期间,五华县体育运动学校拟迁入县足球小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场地要求标准达到15块训练场(11人制)。在县体校现有3个班、在编教练10人的基础上,扩大至10班600人、25个在编教练的规模。同时加大外聘教练的引进力度,提升教练的教学水平。创设条件,创办五华县足球精英学校,把足球精英学校打造成我县一所源源不断培养、输送足球精英人才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4.普及发展社会足球。引导和整合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支持民间团体和各级足球俱乐部开展足球活动。积极推动城市、社区、企业的业余足球联赛,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建足球队。注重从竞赛、教练指导、场地等方面支持社会足球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我县社会足球发展。

5.加大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力度。推动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身设施建设。“十三五”时期,全县建成6个重点项目;16个镇分五年各完成一个标准足球场(11人制或7人制);要求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建成村级健身场和社会体育指导服务站。加强健身场地的设施管理与维护,坚持建管并举,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使用率。“十三五”时期,五华县体育场馆建设重点项目:

(1)县级重点项目:

①2016年建成水安线30公里体育健身绿色长廊。

②建设足球文化公园。总投资约2.58亿元,规划面积约17.54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2016—2017年建成一个可容纳2.7万位观众的11人制国际标准足球场。第二期工程投资3.06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建设一个7000平方能容纳3000人标准化的体育馆,并配套做好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水上娱乐、健身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的全民健身中心。

③建设五华县足球小镇。总投资6亿元,首期投资2亿元。在横陂镇靠近工业园区规划1000亩,拟建15个标准足球场,配套建设1个四星级酒店公寓等,项目建成集客家餐饮一条街、运动员接待中心、运动员公寓、足球产业制造、足球冬训、承办社会足球比赛、梅州五华客家队集训为一体的足球小镇。

④打造中国足球圣地—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五华元坑。五华元坑足球文化公园包括进园景观路、复建一座欧式教堂、修缮足球场、兴建文化广场、保护旧址、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等。

⑤打造中国足球的朝拜地—­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在李惠堂故居联庆楼旁边,首期规划30亩、投资5000万元,兴建一个球王文化广场、球王博物馆、球王雕像和足球体验场等。

⑥2018年规划建设可容纳4000人的拟投资1亿元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

(2)镇级重点项目:

“十三五”时期五华全县16个镇分五年各完成一个11人制或7人制的标准足球场。

①2016年:水寨镇、河东镇、华城镇、安流镇、转水镇、横陂镇;

②2017年:郭田镇、潭下镇、龙村镇、长布镇;

③2018年:双华镇、华阳镇;

④2019年:棉洋镇、梅林镇、周江镇;

⑤2020年:岐岭镇。

(3)村级项目:鼓励全县各建制村建设一个5人制或7人制的足球场。

(4)中小学校项目:至2020年,认真落实全县中小学校必须建成1块标准性足球场的指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规划实施和体育强县的创建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将体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对全县体育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推动体育发展。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完善基层体育建设,乡镇(街道)要确保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体育工作;社区、行政村要落实兼职文体人员,确保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功能,加大政府投入,争取省市资金支持。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拓宽社会资源进入体育事业的途径。

(三)坚持依法治体。深入推进依法治体、依法行政。不断

完善体育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体育部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体育行政职权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体育行政执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提高体育执法水平。

(四)加强体育文化宣传。配合创建文明县城的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宣传优秀运动员、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推进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塑造运动员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精心培育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文化。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建立实时追踪、动态分析和舆情研判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五)加强监督落实。县级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规划实施的跟踪检查力度,完善督办检查机制,以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为主,带动其他各项任务的落实。做好规划衔接与细化工作,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行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竞赛仲裁制度和赛风赛纪的监督、检查和处置机制,努力维护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跟踪落实规划实施情况,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2016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