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五华 > 企业风采
五华县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2020-08-05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五华县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384。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燃气成功构建了以管道天然气业务为主导,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车船燃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热电、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以及燃气设备、厨房用具制造、网络电商并举的全业态发展结构。

  一、经营概况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燃气员工总数超6万人,旗下公司超千家,拥有600多个有专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600多座天然气汽车及船舶加气站,110多个液化石油气终端分销项目、100多个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项目、1个煤层气开发项目、17个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8座液化石油气码头,4座大型石化仓储基地、1支海上运输船队和多支陆上危运车队,燃气管网总长40多万公里,各类管道燃气用户超过3600万户,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600多万户,燃气供应覆盖城镇人口超过1.5亿。公司市值位列大中华地区全球上市公司排名前100位。

  (一)管道燃气业务

  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来,中国燃气在国内已投资600多个拥有专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项目遍及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哈尔滨、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天津、西安、济南、青岛、杭州、南京、合肥、武汉、南昌、重庆、广州、南宁等省会级城市和佳木斯、牡丹江、锦州、辽阳、抚顺、包头、宝鸡、芜湖、淮南、信阳、扬州、宜昌、十堰、孝感、黄冈、益阳、梅州、茂名、柳州等大中型城市,中国燃气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城市管道燃气运营商。

  中国燃气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号召,不遗余力地开展“以气代煤”工程,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已累计签约的气代煤和美丽乡村用户900余万户。截止2020年3月底,已在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大规模推进农村气代煤改造工程,工程完工近600万户,有效地改善了各地空气质量,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17年以来,中国燃气还相继与海南省、湖北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广东省、云南省、青海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燃气下乡工程”,助力各地加速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国燃气与国家住建部联合打造“脱贫攻坚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共同缔造”示范村,全面启动农村燃气微管网工程,助推燃气下乡进村。中国燃气开发了国内首套基于本质安全型和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小型丙烷储罐供气系统,拥有十多项专利技术,农村燃气微管网这一更安全、更清洁、更实惠的用能方式,被专家誉为“改变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用能结构的革命性技术”。

  (二)液化石油气业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液化石油气(LPG)运营服务商,中国燃气拥有国内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分销网络。在中国东南沿海投运8座液化石油气专用码头、4座大型石化产品仓储物流基地,码头年吞吐能力达1000余万吨,LPG总库容40余万立方,化工库容10余万立方米,年液化石油气进口、分销量超过450万吨。为顺应能源清洁化、原料轻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燃气在液化烃全产业链开始新的进程。在上游,在现有国内沿海LPG运输船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大型VLGC远洋运输船队,此外,还拥有几十家专业危化品运输车队和与之配套的先进物流管理系统;在中游,在广西防城港、广州南沙、温州小门岛等液化烃进口基地基础上,实施在天津、东营、连云港、泰兴、泉州、惠州、鄂州等沿海、沿江化工园区的7个码头及石化项目的布局,全部建成后预计总泊位接卸能力将超过3000万吨/年,罐容180余万立方,形成覆盖全中国大陆的进口气源布局;在下游,中国燃气现已拥有110多个液化石油气终端分销项目,门店数量超过1100家,瓶装气销量和用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据此,携气源之优势,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核心区域密集布局,在江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布局。同时实施贸易终端协同作战,促进相互发展。“中燃百江”作为中国燃气瓶装气业务的专用品牌,在成为中国液化石油气行业覆盖率最高的领导品牌的同时,也成为引领中国液化石油气终端零售发展和模式创新的风向标。

  未来,通过构建沿海沿江码头布局,配套仓储罐区和化工基地,提升物流运输能力,打造智能分销网络等手段,将中燃的资源采购、远洋运输、码头装卸、罐区储存、园区加工、陆地配送和全国性的智能分销网络等多种优势融合,立足工业、辅射民用,推进贸易终端一体化,构筑全面高效的产业生态价值链。在满足快速发展的烯烃项目原料需求的同时,也为民商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保障,构建起辐射中国大陆最为广泛的行业供销网络,使中国燃气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拥有者和主导者。

  (三)车船燃气业务

  中国燃气现有运营及在建车用及船舶加气站600多座,日均可为超过20万辆天然气汽车提供加气服务。中国燃气先后与国内主要的汽车和装备制造商开展了合作,结成了产业战略联盟,实现了车用燃气项目的快速发展。

  同时,为推动国内“绿色水运、低碳港口”建设和发展,中国燃气一直致力于引领国内水运行业应用LNG的发展,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中心。中国燃气成功改造了国内首艘LNG动力船舶,率先建成长江第一座岸基式LNG加气码头并入选交通部水运行业应用LNG试点项目,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未来3到5年,中国燃气将围绕“两横一纵两网”(长江、珠江、京杭干线及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及重要支流加快布局船舶加注项目,投资建设“江海联运”转运中心,在长江沿线合理布局LNG接卸及加注站。形成长江干流LNG加注网络,服务于长江航行船舶,同时接卸站配套陆域LNG储罐可作为沿江天然气市场储气调峰设施,LNG接收中转站点气化外输管线与各省天然气主干网相连接,实现供气气源多元化。

  (四)热电业务

  中国燃气是中国最早开展分布式能源及能源互联网业务的燃气集团之一通过发展集中供暖、园区供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燃气发电、配售电、充电桩、光伏以及多能互补项目,中国燃气正在快速搭建由气、热、电业务构成的能源互联网产业蓝图。

  在沈阳、抚顺、辽阳、大连、锦州、呼和浩特、包头、宝鸡、西宁、天津、石家庄、青岛等多个城市投资建设了超过70个城区集中供暖、小区分散式供暖项目。在佳木斯、宝鸡、固原、信阳、南京、扬州、泰兴、扬中、益阳、漳州、玉林、揭阳、汕尾、重庆等地有多个医院、酒店、商业综合体、工业类楼宇型及区域分布式能源项目核准、在建或投运。

  针对南方非传统供暖区域,中国燃气从人们迫切的取暖需求出发,率先推出“暖居工程”。中国燃气独创多能耦合与智慧节能技术,打造分布式热源集中供暖模式,为新建居民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低成本、高效能取暖方案,将为近两亿南方城镇居民开启冬季暖居新生活。目前中国燃气已经与湖北、江苏等省十多个城市签订暖居工程合作协议,签约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

  中国燃气还积极发展充电桩、配售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业务。在辽宁、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积极布局充电桩(站)业务,已建成的充电桩(站)项目超过100个。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售电及配电网业务,开展电力交易、投资建设增量配电网项目,同时开展电力综合运维管理业务,服务于广大工商业用户。同时通过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热泵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耦合的多能互补,通过多种模式的热、电业务的发展,中国燃气将在节能、减排环保领域以身作则,迈向国际一流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五)天然气贸易业务

  中国燃气从2015年开展天然气贸易业务,注册成立了中燃宏大能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集团能源贸易战略的规划和实施。通过创新贸易模式、拓宽资源渠道,发挥整合优势,优化运营管理,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及供应链物流体系。中燃宏大能源贸易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与各方展开广泛合作,先后与维多(“Vitol”)、碧辟(“BP”)、壳牌(“Shell”)等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主要上游企业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均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延长石油、广汇能源等全国60余家液化工厂建立了稳定的气源合作关系。销售范围涵盖城市燃气、煤改气、加气站、燃气电厂等。为发挥能源贸易、运输业务一体化经营的供应链优势,通过自有CNG、LNG运输车辆近300台套,整合第三方运力1756台套,增强整体气源保供能力。目前已形成日贸易量900多万方,日装车能力660多车,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贯穿6000多条运输路线的能源配送服务网络,为300余个城市,300余座加气站,700余家终端客户,5400个配送站点供气的业务规模。

  为了保障国内民生用气需求,实现集团的社会担当责任,协助国家将优质LNG进口资源引入国内市场,同时为了增强自身气源保供能力,中国燃气积极布局投资建设沿海LNG接收站和地上、地下储气设施。凭借良好的信誉和经营渠道优势,中国燃气于2016年实现了中国LNG进口历史上的第一次两港分卸,在中国LNG进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增值业务

  中国燃气在巩固壮大核心燃气业务的基础上,重拳出击实施增值业务“同心多角化”战略,并把增值业务作为中燃未来发展的第二增长点,大力发展中燃宝燃气具、保险、波纹管、报警器等燃气销售业务。同时,为了搭建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中国燃气以深圳市壹品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增值业务的经营实体,以天然气、LPG及热电等核心业务为基础,基于线上搭建的中燃慧生活新零售平台、线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及后端打造的智慧供应链,为4000多万用户家庭提供一对一专属定制化的电商服务。

  中燃慧生活新零售平台是中国首家以社区为纽带的城市综合服务类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个家庭。秉承“让厨房更有爱”的价值使命,新零售平台目前已与创维、海尔、美的、老板、中粮、燕京、伊利、益海嘉里、京东、顺丰、网易、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汇集包括燃气缴费充值、LPG订气、燃气灶具、热水器、壁挂炉等厨房家用电器,以及米面粮油、地方特产、美食、家居日化等与厨房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产品,用精致产品与贴心服务陪伴用户的三餐四季!同时,通过平台实现助农扶贫,将优质的农产品通过新零售平台推广至用户,解决农户商品营销、滞销难题,将爱传递至贫困地区。

  中国燃气旗下自有燃气具品牌“中燃宝”,致力于打造安全燃气具领导品牌,产品涵盖燃气灶、燃气热水器、壁挂炉、吸油烟机、消毒柜等多个系列产品。优质的供应链、顶尖的研发团队助力中燃宝快速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国民品牌。2015年5月成立至今,短短五年累计销售量突破350万台,销售金额累计突破37亿元,创造了燃气具行业的销售奇迹!2015-2019年期间,中燃宝先后获得了“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广东省燃气具行业质量诚信品牌”、“深圳市高新技术行业”、“中国3.15诚信企业”、“中国小家电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为了解决客户的健康饮水需求,中国燃气专门成立“HOMNLY”品牌,专业经营健康家电类产品,产品涵盖家用净水器、商用净水器、空气净化器、商用热水炉、模块炉等产品,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的家庭、商业净水解决方案,以及工业、商业用户的采暖或热水解决方案。创新“净水微管网”营销模式,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净水行业新锐品牌之一。

  二、中燃优势

  (一)技术优势

  在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上,中国燃气联合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先后组建了中国燃气管理学院、中国燃气技术研究院、中国燃气工程设计院、分布式能源研究所、中燃工学院和中燃宝科技中心,在燃气设施管理、工程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管网布局、场站设计、生产运营、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多个技术课题,为集团各类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专业后盾。

  中国燃气技术研究院汇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985/211高等院校涉及燃气、化工、暖通、油气储运、石油工程等多专业、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服务集团全业态战略发展及技术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承担国家部委技术课题,承担国家行业标准编制,形成中燃特色的技术支持与技术研发体系。

  中国燃气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化工专业研究生实习基地,为中国燃气高级能源、燃气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燃气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燃气和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建设大学本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燃工学院”,目前已经招收4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中国燃气还投入大量资金为中燃工学院采购高精尖的实验装备,建立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专业基础实验室、燃气专业实验室、管道安全实验室。中燃工学院的建立为中国燃气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储备。

  中国燃气还和国内顶尖的燃气类职业学校——武汉燃气热力学校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武汉燃气热力学校为中国燃气定向培养大量基层技术操作人员。另外,中国燃气还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向为中国燃气培养大量一线操作人员。

  通过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院校的成功合作,中国燃气在行业相关技术的开发等方面迅速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在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行业优秀人才的获取方面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燃气迅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体系,从上游的煤层气生产的“双煤层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ZL201410437180.X),中游输配系统的系列自动化运营技术“基于GIS的生产运营信息化管理系统”(201410736107.2)、“基于卫星定位采集设备的巡检状态显示方法及装置核算装置”(201610074617.7)等,到下游大量的天然气工业应用技术,如“一种带燃烧气氛控制的天然气窑炉及烧制建盏的方法”(201811553626.X)、“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供能系统”(201810565060.6)、“一种利用地热加热天然气的调压系统”(201820072812.0)、“一种天然气直燃式加热烤烟房及初烤烟叶的方法”(201910753568.3)、“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坩埚炉”(201820281968.X)、“一种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的高效热浸镀锌工艺”(201820280343.1)等以及系列柴油-天然气双燃料船舶改造技术:“带顶推快速复位保护装置的油门执行器”(ZL201420131601.1)、“船舶双燃料发动机气路装置”(ZL201420130948.4)。公司另外拥有用于燃气管网模拟仿真的系列软件,“CGH燃气管网模拟仿真软件”、“CGH数据与AUTOCAD图形的自动化处理程序软件”、“用于燃气管网模拟的客服系统数据处理折算节点流量程序软件”等。

  工程设计、施工方面,中国燃气拥有自己的燃气设计、咨询双甲级资质设计院和市政总承包贰级、长输(油气)带压封堵甲级资质的工程公司,为自有项目工程设计、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管理优势

  中国燃气作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混合所有制股东背景,在企业规范管理、激励机制方面有先进的制度保证。

  中国燃气的三大管理原则统领全局,其中“计划预算管理”强调年度预算指标的权威性,是公司高速增长的基本保障;“考核下的目标责任制管理”旨在细化落实各项指标,是公司达成业绩的根本办法;“标准化管理”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是公司健康成长的核心措施。此外,公司还强调“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这已经成为所有员工的行动纲领。

  公司以扁平式、团队式管理模式取代或补充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使员工有足够的自豪感,采用有足够激励性的高薪资、高奖励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切实从制度上破除以职位级别衡量员工价值的旧传统,建立以贡献衡量员工价值的新制度;在职务等级系列的上升通道之外,建立并突出专业技术等级系列的上升通道;以科学合理的目标责任管理和计划管理制度作为主要的管理和衡量手段,建立以目标责任管理制和计划管理制为基础的科学、合理、公正、公平、透明的员工绩效考核和奖惩任用制度。

  薪酬体系方面,根据公司规模和岗位价值评估,衡量出在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对公司的基准价值,根据岗位价值、市场对标、员工个人价值、绩效表现形成有差异性和竞争性的工资制度,使收入分配向高绩效员工倾斜。同时在奖金、津贴、福利、股票期权等方面对工资制度进行补充,充分考虑公司、部门的特殊性,使一定的人力成本投入发挥最大的效果。

  总之,公司努力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示范、尊重、参与、荣誉、关心、竞争、物质、信息、文化、处罚等手段,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最终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三)环保优势

  作为清洁能源提供者,中国燃气将推动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矢志不渝地推动着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利用“4G”能源体系优化城镇和乡村能源结构,助力“气化城镇”和“美丽乡村”工程。中国燃气积极响应国家雾霾治理号召,开展“气代煤”能源替代工程,为全国超过4000万户城乡家庭在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切实行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的号召,多年来在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的减排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同时,中国燃气倡导节约型发展模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宣传节能环保理念,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积极践行低碳发展、绿色运营。

  (四)安全优势

  中国燃气把安全管理纳入到集团战略风险控制的范畴,实施HSE管理系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以实现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安全管理目标。中国燃气建立并运行有效的监控机制,通过实施项目公司安全检查评级,全面开展员工安全记分,推进领导安全履职考评等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实现了生产安全持续向好。

  中国燃气还积极与项目当地政府合作,运用多种手段推动安全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的家”进社区活动,安全用气宣传超过万次,用户安检率达到100%,切实维护了用户的用气安全。

  (五)服务优势

  为不断满足客户期望,中国燃气全面加强客服信息化建设,搭建CRM平台,完善客户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文化年、服务礼仪标准操推广、户内燃气设施安装维修技能比赛等各项活动不断锻炼客服队伍,开通全国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95007,为客户提供开户、订气、维修、安检、咨询、投诉等多项服务。中国燃气已形成线下加线上的服务布局,利用全国超过千家的客服营业网点、液化气零售店与自主电商平台中燃慧生活为超过4000万用户提供安全、专业、诚信、亲切的服务。

  中国燃气CRM平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赋能全业态”为建设目标,把市场、客服、呼叫中心、增值等4大模块整合为一体,实现集团全业态客户集中管理,搭建集团客户数据中心;客户360度全视图管理,从细节处智能分析客户数据;达到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中燃服务每一环节;做到客户服务一体化管理,引领全员提升业绩,实现资金闭环管理;支持服务网格化管理,实现三格管理,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

  中国燃气与中国通信运营商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围绕燃气物联网化场景开始全面合作。其中在NB燃气物联网表具领域,已经开始规模化落地实施,此举承接国家数字化战略,符合中国燃气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燃气实施的NB物联网燃气表项目,在业界首先做到大规模覆盖、国密级安全引入、软硬件平台一体化服务、智能远程控制终端等创新能力,为业界规模化采纳使用物联网技术起到了积极的标杆及示范作用。基于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中国燃气集团逐步构建了贴近用户的运营管理平台,可为用户提供远程缴费,用能分析、实时安全监控等服务,让用户对燃气的使用做到,安心、放心、顺心。为了更好贴近用户的需求,中国燃气倾心打造了“慧生活”城市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慧生活APP一键登录,可进行燃气业务办理、燃气家电服务、智慧家居服务、金融增值服务、属地化社区服务等,“慧生活”是中国燃气从综合能源供应商,向城市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跨越的有效抓手。

  中国燃气与通信运营商共同打造的物联网端到端服务模式,为中燃的长久发展夯实基础。物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逐步形成中燃基础数据资产,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为集团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进行支撑。与此同时,集团信息化秉承内外并举,数据牵引,开放协同的战略思想。对内不断完善ERP、CRM、业务数据管理、OMP等业务系统,对外构建以“慧生活”为核心的生态集群。

  (六)资金优势

  中国燃气除拥有充沛的自有资金外,还拥有银行授信额度、发债额度及专项清洁能源基金规模超过1500亿元。

  (七)资源优势

  中国燃气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燃气自身还在山西柳林拥有1个煤层气勘探及开发项目,在沿海已有8个液化石油气码头,正在筹建7个新的沿海LPG码头和多个LNG码头,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资源方面有着充分保障。

  根据与中国石化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燃气与中国石化将在包括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及贸易,及同等条件下在天然气的供应和采购上互相给予对方优先权;在投资天然气项目方面、包括天然气长输管道、天然气加气站和城市燃气项目开展合作;在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与运营方面双方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展资讯交流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与中国石化之间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大大增强了中国燃气在城市燃气项目上的竞争实力,同时中国燃气可以通过中国石化的网络与资源,便捷地进入天然气上游与中游市场,形成产业链整合的综合竞争优势。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从事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销售的专业化公司。根据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燃气与中石油昆仑燃气将在管道业务、液化石油气(LPG)业务、液化天然气供应与采购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和管理中国海油天然气及发电板块业务。双方约定在城市燃气、乡村煤改气、车船气加注、热电联产、LNG点供与物流、分布式能源等方面深入合作。

  三、中燃责任

  中国燃气在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加速产业转型、繁荣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燃气自觉地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的战略、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自中国燃气在国内投资建设城市燃气项目以来,中国燃气与当地政府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国有企业改制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地参与了哈尔滨、呼和浩特、锦州、辽阳、宝鸡、芜湖、扬州等多个城市国有燃气公司的企业改制工作。中国燃气在保证老燃气公司改制过程平稳过渡、安全供气和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等方面,尤其在新旧体制融合、企业文化和本地文化相互补充等方面是目前国内跨区域燃气公司中做得最好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燃气成功参与老国企改制超过100家,妥善安置国企职工30000多人,改制后各项目公司运行情况良好,员工稳定,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中国燃气多年来不断回馈社会,发起成立了中国燃气公益基金会。多年来,集团发起或参与的帮教、赈灾、扶贫等慈善公益活动累计超过10000次,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

  四、中燃文化

  中国燃气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建立以人为本,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创业文化理念牵引,力求通过梦想、激情、超越的企业精神植入,促成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安全管理、人才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自主管理、制度管理等人性化管理理念内容的渗透,使企业员工保持高度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员工自主、自觉干好本职工作,从而树立中国燃气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国燃气始终秉承“气聚人和,造福社会”的使命和担当,为用户提供清洁便利的能源和服务,为社会大众谋求幸福。中燃人怀揣着“人企合一,百年中燃”的美好愿景,凭借“梦想、激情、超越”的中燃精神,着力打造“快、准、狠、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励精图治,引领变革,以沸腾蓝焰的完美燃烧,全力推动中国燃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中燃荣誉

  2013年,中国燃气被纳入恒生大型企业指数、恒生100企业指数和富时中国指数成份股。2013、2014、2017、2018年,中国燃气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和发展四次获评《福布斯》“亚太最佳上市公司50强”。2016年、2017年,中国燃气在由美国权威机构投资者杂志《机构投资者》主办的年度全亚洲管理团队排名榜评选中连续两年被评为年度亚洲“最受尊敬企业”。2017年1月,中国燃气总裁刘明辉荣膺“2016中国财经年度人物”称号。2018年2月,中国燃气与中信、腾讯、中海油、中移动等国内知名企业一同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为代表中国企业的50家成份股之一。2018年10月19日,首届《证券时报》“金翼奖”最具价值港股通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中国燃气荣登2018“金翼奖”港股通公司价值实力排行榜。2020年1月9日, 中国燃气继荣获《资本壹周》杰出上市企业大奖——2019业绩表现大奖后,又在2019年第四届金港股评选中,获颁最佳基建及公共事业股公司奖。

  六、中燃未来

  展望未来,中国燃气将坚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并重”三大发展原则,着力形成全能源、全业态、全网络而整体覆盖、深度下沉的能源企业综合供应服务大势,在城市燃气、农村燃气、车船燃气、液化石油气、热电业务、天然气贸易、增值业务等板块实现相对均衡、相互一体、互有优势的业务经营格局,发展成为具有行业内外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力、受社会公众普遍尊重的世界级能源综合供应服务商,使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让企业基业长青和实现永续发展。

中燃前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