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五华 > 招商动态
美极了!五华阿哥用十道复杂工序,雕出“金碧辉煌”
时间:2019-02-12 来源:梅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五华
素有“工匠之乡”的美誉
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
金木雕、石雕及竹制工艺

提到工匠,我们会想到
“工匠精神”
耐心、坚持、精细、极致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
五华金木雕工艺
背后也有这样一些匠人
在默默付出
以刀代笔,雕刻辉煌

五华金木雕

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金木雕源于“木雕之乡”潮汕。


一块简单的木头,经过精心的雕琢,各式各样的传统吉祥元素,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清同治年间,五华县安流镇洑溪村村民胡新佑,拜一潮汕木雕老艺人为师,艺成后便在当地承领祠堂、庙宇等木刻装饰。

1965年10月,胡新佑的后人在五华办起了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传统的雕刻工艺品。

翌年,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金木雕工艺传到现在已有150多年。


精美的金木雕作品。

五华金木雕工艺品按造型设计,用手工精雕细刻成型后,涂以生漆,贴上含金量95%的金箔而成。

产品主要有花、鸟、虫、草、树木、山、水、对联、寿匾及人物等共200多个品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蟹笼》、《龙虾蟹笼》、《八仙骑八兽》、《四季花鸟》。


2018年12月7日,第六届文博会五华馆以金木雕主推展示,吸引不少市民参观。

10道考究工序考验匠心恒力

五华金木雕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过10道工序才能完成。

“五华金木雕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汉标说:“这些工序极考验师傅们的耐心和恒心,操作过程更是要心细手稳才行。”

他说,完成每一件金木雕作品都需要经过绘画、雕刻成粗坯、打磨、上油、上生漆、贴金箔等10道工序,其中打磨、上油这两道工序需反复进行3次以上,耗费周期长,可谓是慢工细活。

选材

绘画


雕刻成粗坯

在雕刻技法上,五华金木雕同样讲究。

五华金木雕技艺以通雕为主。就其雕刻技法分类,有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5种,其中通雕最为卓越,它吸取浮雕、圆雕等技法后融汇成一种玲珑剔透的技法,能达到多层次精巧细腻的效果。

“依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把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综合地灵活运用,以表现不同的形式美。”陈汉标说, 为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光是用于加工金木雕的雕刻刀就有200多种。

圆刀、平刀、三角刀、方刀……用于镂、刻、锼、凿等工艺过程。谈起金木雕加工工具的使用,陈汉标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这件木槌工具从1986年使用至今已有33年。

走进陈汉标的金木雕制作厂房,只见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各种创作题材在各式木材的方寸之中得以表现、激活。

一块简单的木头,经师傅们精心雕琢,金鸡、凤凰、龙虾、四季花鸟等传统吉祥元素及各种人物造型、场景等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五华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一刻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陈汉标和师傅一起交流创作题材。

“要在坚硬的木头上‘雕龙画凤’、施展技艺,是粗活,更是细活,需要日复一日的热情倾洒和提炼提升。”今年72岁的金木雕师傅沈文乔告诉记者,金木雕的万事万物都从生活中提取而来,然后再运用于生活,所以经验显得很重要。

“最难的,其实还是传承”

陈汉标介绍,五华金木雕产品主要有花、鸟、虫、草、树木、山、水、对联、牌匾及人物等200多个品种。

这些代表着五华工匠们智慧与辛勤的雕刻,一直以来多为祠堂、庙宇和现代宾馆、茶楼、公园亭榭装饰陈设所用,造型美观、工艺精致、典雅富丽、金碧生辉,为人民所喜爱。

即使到了今天,五华金木雕仍然被社会广泛应用,大到建筑、家具,小到工艺品摆件、饰物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五华金木雕的市场潜力仍然非常大。”陈汉标说。

陈汉标对五华金木雕发展的信心来源,并非没有依据。

鼎盛之时,五华金木雕工艺品远销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及非洲、东南亚地区,其代表作《八仙骑八兽》曾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银杯奖(最高奖),1991年被广东工艺美术珍藏馆珍藏,《四季花鸟》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2007年,五华金木雕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部分获奖证书

“最难的,其实还是传承的问题。”陈汉标说,如今久负盛名的五华金木雕也遇到传承瓶颈。

由于受资金、市场等因素制约,加上设备落后,基本靠手工很难组织批量精品生产, 最重要的是由于见效慢、出师时间长、花费的精力大,愿意学这门技术的人并不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粉刷金木雕用的土漆,需要自己手工调制晾晒,这其中对火候的掌握很难,没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根本不可能做好。”陈汉标说,像这样的细节技术还有很多,并且每一项都对金木雕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上生漆


看似金碧辉煌的金木雕作品,需要这样小心翼翼地将金箔贴上去。

细心地刷掉多余的金箔。

技艺传承,父子同心。令他欣慰的是,陈汉标现年28岁的大儿子陈杰,早在10年前就已经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慢慢在成为“新生代”金木雕师傅的路上不断求索努力。

“老一辈手艺人做出来的东西都比较传统大气和精致,但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想法。我需要做的,就是传承好这门手艺,结合传统与新鲜的元素不断寻找与社会、市场接轨的机会。”陈杰说。

精美的金木雕作品


《花开富贵》

陈汉标和他的作品《百鸟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