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规公文 > 县府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114414240072244458/2020-00208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03-25
标  题: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4年)的通知
文  号: 华府办〔2020〕2号 发布日期: 2020-03-25
字号:
华府办〔2020〕2号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农村物流

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4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和中央、省、市属驻五华各单位:

  《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4年)》已经2020年3月13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县科工商务局反映。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

  

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

(2020—2024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省和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部署,按照《广东省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4年)》《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梅州市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1.农村物流产业基础发展良好。五华县是梅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农产品总产量大,不少品种居全省前列。201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3.21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粮食总产量33.33万吨,肉类总产量57687吨。农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1.4元,增长7%。全县常住人口的农副产品需求、农村消费能力提升及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为农村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610.4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3.63公里。全县拥有5个客运站场,共有客运车辆117台;全县邮政系统现有3条2T汽车干线邮路,分南片邮路、北片邮路、中片邮路,主要承载报刊、信件、特快专递、快递包裹;乡镇网点30个,投递从业人员90人。其中,乡镇投递道段60条,县城投递道段20条,专用快递汽车10辆。全县供销系统共有18家基层社,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村综合服务社。

  3.农村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积极加快物流业主体培育和资源整合步伐,引导快递企业不断完善农村服务网点建设,推动提高冷链物流应用水平。全县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区域内现有23家物流配送企业,形成年业务收入约6000万元,年派送单量1800万单,已实现了县、镇、村的快递物流覆盖,为农村群众提供快递收发、本地物流配送等服务,为“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奠定基础,物流配送24小时内到达村,快递网络持续健全。

  4.冷链物流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共有3处较大的冷链物流园,及一些小型冷藏储存室。其中,梅州市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建设中),建设面积20630平方米,配备有专业的冷藏设备及专有场地;广东汉光超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建设面积约77000平方米,共有两个冻库,主要作用为果蔬冷藏及初加工,两辆轻型厢式货车,荷载重量共约4.5吨;广州生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五华县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总容量3200立方,共有7个保鲜冷库,其中3个为低温库(-18℃~-15℃),4个为常温库(0℃~8℃),可为全县农产品提供产品冷藏配送服务。

  5.农村电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2018年全县农村电商实现在线交易达7.25亿元,推动土特产上行600多万斤,成交主要产品为金柚、茶叶、优质稻谷、高山红薯、大田柿花等特色农副产品。电商进入农村和电商扶贫工程深入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物流及社会综合发展。截至2018年10月,五华县入驻企业80多家,其中,服务机构7家,电商企业及创新型企业73家;结合全县创建国家和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已设立镇级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孵化基地)7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266个,电商培训7068人次,其中,对具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培训2274人次。

  6.农村物流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物流效率。近年来,农村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农资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卫星定位及遥感遥测技术,研发电子“网络地图”搜索、查询、监控农资流通,实现物流车辆即时定位、补货配货电子化等。全省托盘标准化的推广,部分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步实施,综合冷库、生鲜食品加工、车货匹配平台、智能机器人、智能快递柜、无人机、无人仓等智慧物流技术试点运用,冷链溯源与全程监控等技术逐渐成熟,农村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物流成本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7.模式创新助力农村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电子商务、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覆盖区域迅速扩大,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针对农村的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冷链仓储、农村物流金融等新型的业态,并得到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消费需求和流通模式的改变,全县越来越多的农村物流企业不断改善自身发展模式,涌现出了通过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多种农村物流模式,实现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实现规模化运输,对农民创收保收取得良好效果,形成多种模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瓶颈。

  1.农村物流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全县虽然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但仍有不少地区无法满足大型物流车辆通车要求,山区网络及移动手机信号不稳定,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全县农村货运物流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间压价竞争,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障;业务单一,多以运输为主,代理服务和仓储管理还较薄弱;缺乏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且农村区域分布广泛,农村人口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业务量较少,快递物流服务面临点多、面广、线路长的状况,导致单位运输成本和投递成本较高,在村镇单独设点经济效益不佳,造成快递物流服务网点设置不够完善。

  2.农村物流行业缺乏统一整合。长期以来,全县物流业存在“多头参与、条块分割”的情况。发展改革、交通运输、科工商务、农业农村、供销社、邮政等部门对农村物流业务均有所涉及,部门之间既存在职责交叉部分,又存在信息壁垒情况;每个部门均有涉农资金和政策,但资源分散,存在整合不够、效率不高的问题。未设立统一推进农村物流工作的协调机构,影响农村物流统筹规划和科学发展。全县农村物流发展尚无专门的规划引导,也无专门的物流规章、条例或规范可循。现有农村物流节点由各快递、物流企业根据业务需要自发布局,由于单量差异,导致经济繁荣、人口密度高的镇村设点扎堆,偏远村庄物流网点则几乎空白。

  3.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严重滞后。五华县是农业大县,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农业资源丰富,但目前的农产状况仍停留在低端供给等简单生产环节,未凸显出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县内冷链物流的低普及率在农产品保鲜期短、季节性强、运输要求高、价值低、重量大的特性面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五华特色农产品“走出去”,造成农产品销售不畅等。县内冷链物流企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现有的高端冷链物流企业极少,进入冷链系统的农产品数量少、比重小,无法提供全面的、综合的、集成的冷链物流服务,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以致在设施配套、规范管理、信息互通、抱团发展等方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4.农产品流通物流成本占比高。五华县地处粤东北地区,多丘陵,农业种植分散和农村人口低密度分布,导致农产品运输和物资配送成本上升;农产品保鲜期短、运输要求高、价值低、重量大的特性,加大了运输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产需不能有效对接,严重影响农村物流生态。且本地农产品大部分仍是初级产品,深加工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较少,利润低,致使农产品流通物流成本占比高。以目前主要农业产业高山红薯的快递成本占比为例,大宗商品销售价约为15元/千克,以一箱约5公斤包装的精品为例,售价79元左右,快递寄送到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约需13元左右,省外北京、上海等地48元左右,中西部地区价格涨幅则更大。

  5.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短板明显。全县的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起步晚、总量小、基础薄弱,质量和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短板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商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农民电商物流意识较薄弱;二是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作用不明显,电商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三是物流配送难度系数大,全县区域面积大,住户分散,农村物流快递不畅通;四是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产品标识及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特色农产品网上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商家进一步做大市场;五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化运营的基础,价格波动大,影响农民增收;六是持续发展相关配套措施还未建立。

  6.农村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县内客货运集散点、农贸市场等自发形成,布局分散,缺乏引导,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市场和物流服务点。且由于缺乏物流信息平台、车货匹配平台等信息手段的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多数以线下揽货方式为主,造成物流供需无法有效对接;运输、包装、装卸、分拣等作业流程尚未标准化,削弱了物流运行效率;普遍提供简单的运输服务,不能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跟踪调配、物流信息查询、智能化配送等;经营模式低端粗放,无法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一些农产品流通中心交易模式仍较传统,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品集散能力不强,市场辐射范围较窄。农村小规模生产模式,对品种选育、采摘分拣、包装标识等缺乏标准,难以达到农产品标准化流通的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根据《中共梅州市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重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村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通过农村物流规划和顶层谋划设计,以创建“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围绕重点突破全县农村物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村物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增加农村就业,扩大农产品增量,创造农村税收,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网络体系、综合运输组织、创新运营模式、市场主体培育、先进装备应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以试点带动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开展建设,保障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初步建成与农村居民生活相匹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与现代流通方式相匹配,布局合理、高效畅通、特色突出、管理现代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创造农村物流总体增量。通过物流大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开发末端农业资源,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种养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提升农村物流增量30%以上。

  ——提高农村物流运行效率。全县大宗农产品预冷保鲜比例提升至60%左右、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5%左右。大力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农产品损耗率下降50%。

  ——推动农村物流经营主体规模化。推动各类物流主体上下游拓展经营能力大幅提升。争取1家企业入选省级百强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培育3家市级农村物流重点企业,发展8家县级农村物流重点企业。

  ——促进横向物流发展。加强与京东、阿里菜鸟、顺丰、“四通一达”等知名大型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争取和支持这些企业在五华建设1个区域(云仓)分拨中心。

  ——促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创新农业、商贸、旅游和物流业融合发展,选择3—5家农村物流融合示范工程取得成效并推广,带动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力争在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

  三、体系及节点布局

  五华县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由“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及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构成。围绕五华县“一核两区三组团”规划布局建设,依托全县农业发展格局、特色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五华县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个占地面积100亩以上,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物流仓,同时容纳200辆以上各类物流、冷藏冷冻车辆进出与作业的“县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整合物流配送资源,规划8条配送线路图,基于16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增加农村物流配送功能,成为412个行政村的快递物流中转中心,实现物流资源共享、统筹统配体系。

  (一)县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选址位于水寨镇的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名称暂定:五华县现代物流产业园)。立足于“县域中心”的城市布局定位,发挥兴华高速畲华段贯通五华通往梅州、河源和福建、江西等地区,以及潮汕、汕尾等沿海地区咽喉的优势,依托工业发展重心逐步转向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以及“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的机遇,实现与广梅园联动发展的契机,规划选址建设“县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物流园区应具有多式联运、公路甩挂、配送分拨、冷链仓储、信息处理、电商快递、金融服务、展示交易、装备租赁、商务办公、人才培训等功能。逐步增加产品深加工、预冷处理、包装创意、企业孵化等功能。五华县现代物流产业园功能区用地规模控制表如下所示:

序号

名称

用地面积(亩)

1

冷链加工区

15

2

智慧仓储区

30

3

区域配送区

25

4

分拨集散区

20

5

综合配套区

10

合计

100


  (二)镇级农村物流多功能服务中心。

  拟分别在16个乡镇(依托现有的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选址建设占地300平方米(名称暂定:xx镇物流中转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基础和已经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升级改造或重新选址规划建设。

  中转中心应具有收集、分拨、仓储(含冷库)、配送、电商、信息采集、包装和停车等功能,逐步向产品快检、质量监管、产品溯源、商贸金融以及产业链的服务功能延伸。

  (三)五华县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

  结合五华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引导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整合信息资源研发或“移植”成熟平台模块,建成能够满足接入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和正在实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五华节点”要求的“五华县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具备信息发布、采购交易、物流(快递)运输、冷链仓储、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基本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布局。

  规划构建以县级农村物流公共服务中心、乡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中转中心、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站为支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按照“加强合作、多点融合、惠民共赢”的原则,发展紧密型的农村物流联系网点,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规划建设“五华县现代物流产业园”,依托现有大型产业园区、大型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或选址新建;设置镇级农村物流中转中心,升级改造现有运营服务场所或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设置村级物流服务站,结合“村级电子商务站”进行功能整合建设。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将物流功能进一步延伸到乡村,形成农产品产销加工的稳定衔接机制。到2024年,农村物流网络布局覆盖率实现100%,实现“县—镇—村”快递物流全覆盖,为农村群众提供快递收发、本地物流配送等服务,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奠定基础,物流配送24小时内到达村站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

  (二)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

  借鉴国内外农村物流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在规划的农村物流核心区域内,升级改造一批农产品保鲜运输、低温仓储和冷链加工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通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融合建设,提升和改造一批农村物流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建设和完善一批相关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及设备。加快传统低温仓储设施、冷链运输装备、安全保护装置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强化整体农村物流装备能力,提升新型农村物流技术的研发水平,推进传统仓储向冷链物流快速集散处理中心转变,促进农村物流设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加强农村道路的改造,保障轻型货车的通行,完善农村道路的临时停车位和标志标识牌的建设。到2024年,建成村村满足轻型货车畅通的道路达到100%。农产品主要产地和产业园区100%规划建设固定物流装卸作业区和共用停车场。

  (三)推动农产品重要流通节点建设。

  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三级物流体系,围绕农产品产销地和流通节点,聚集和优化全县物流生产发展要素,推动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打造农业物流产业聚集区。依托县内农副产品、禽畜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生产基地和主产区,优化交通枢纽与大宗农产品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联合本地有实力物流企业,构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区域型的重要节点(集散中心);引入和叠加农产品交易、仓储配送、信息交流、技术推广等多种功能,以批发集散带动节点建设;推动建设以公用型的果蔬预冷库、储存保鲜库和全程冷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冷链物流节点;充分发挥全县特色水果和特色蔬菜的优势,在流通节点上逐步推广蔬菜、水果的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加快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园区、住宅小区智能信包(快件)箱建设。到2024年,建成1个县级综合物流产业园、每个镇建设1个镇级农村物流中转中心,实现物流重要节点在镇域和有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00%全覆盖。

  (四)推动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创新。

  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可以依托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农户—电商—物流”三位一体的合作组织。探索“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协同发展模式、农村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等,开展创新模式试点工程,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鼓励和支持全县物流企业积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营造品牌相结合,推广基于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I)的商品条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企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及装备技术的应用水平,大力支持和全面推广标准化托盘在采购、生产、流通、销售和回收等各环节上的共享。鼓励农村物流企业积极与上下游产业对接,创新物流服务新模式。鼓励跨行业企业之间资源整合,合作开发农业新业态。支持以原产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切入点,提供定制化服务,构建“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用户”的创新直销物流服务模式。到2024年,整合100%末端村级各类服务站点,实现“一点多能”,最终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推动物流成本降低,提升物流服务效率。

  (五)推动冷链物流绿色发展。

  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推动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动县内农产品主产区预冷库、重要物流节点冷链仓库基地建设,探索冷链公共设施建设、营运、维护的理想运作模式。以中央、省、市冷链物流发展和商贸流通项目为抓手,建设“五华县农村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落实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加快推进对产地预冷集配、农产品预冷处理、货架等设备,低温加工仓储、冷库封闭式交接货通道、月台等设施的标准化改造,提高农产品预冷处理、保鲜加工与包装技术水平。完善和优化全县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推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扶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到2024年,全县农村冷链流通率达到50%以上,冷藏运输率达到80%以上,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30%左右。小型可移动冷链库使用率85%以上,实现乡镇网络交易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六)推动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

  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和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网点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引进龙头农电商企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商扶贫活动,整合市场资源,在大力开展电商物流扶智的同时,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开展专业培训,加大农民互联网创业培训力度,充分调动贫困群体通过电商物流创业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农民充分利用“五华电商大厦”这一平台、五华县电商创业孵化中心以及本地农电商龙头企业的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农户不再单一低端廉价销售农产品原材料,推进品牌强农,提升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向重点发展品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加强对拳头产品的培育、包装和宣传推广等,积极打造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到2024年,全县农村电商物流覆盖率达100%,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名优产品品牌。

  (七)促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

  结合国家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更大发挥市场作用,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物流”建设,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利用现有的交通运输、科工商务、供销、农业农村、邮政等各部门、各行业的管理和资源优势,推动货运站网络、运输配送、信息体系和经营主体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供销、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依托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县级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农产品收购等各类资源。探索跨部门共建共管,跨行业联营合作发展的新机制,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与市场直接对接,探索农村地区服务电商发展新模式。鼓励、支持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延伸农村经营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物流企业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到2024年,以三级物流体系为依托,乡村“一点多功能”节点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农村物流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五、重点工程

  (一)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工程。

  对接五华县“一核两区、三组团”的新发展格局,大力构建三级物流体系。充分发挥五华县“中国供销粤东农批”“五华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五华县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广东汉光超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完善供销社系统助农“百千工程”综合平台的建设。鼓励快递企业整合资源,实现强强联合,规划建设标准化的五华县快件集散中心,农特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设置物流集散节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加工渠道,破解全县农产品季节性强,周期物流压力大,导致物流压仓、收货排队、配送缓慢的困局。

  试点工程:五华农村物流产业链示范工程。采取“乡村采集+镇级分拨+县级交易+省市对接(市场)”的模式,开展农村物流产业链示范工程。

  (二)农村生鲜冷链物流工程。

  通过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公用型农产品预冷库、储存保鲜库等冷藏储存环节建设,改善全县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大力推进“农超对接”“电商平台”,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网络。依托三级物流体系,加强主产区、主销区生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具有跨区域采购交易、仓储配送等能力的现代农产品配送节点。支持企业申报冷链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改造建设农产品和畜禽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先进的冷链物流装备使用率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购置绿色冷链运输车辆、移动式冷柜以及便携式冷藏箱等。推动构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促进全县冷链物流及市场的信息共享,推广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模式和装备共用模式,解决全县外销生鲜农产品的仓储、加工和运输困境。

  试点工程:五华农产品全程冷链溯源示范工程。结合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使用无源移动冷库和物联网的技术,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冷链和溯源示范。

  (三)农村电商物流建设工程。

  以创建“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建设,依托三级物流体系,构建“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镇村电商站点建设、农产品上行体系与品牌建设(物流冷链建设与运营维护服务)、农村电商人才(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五大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物流与电商融合发展,加强与知名综合性电商平台、农产品专业物流平台的合作,努力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推动电商物流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进农电商物流企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等,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定点帮扶,整合市场资源,在大力开展“电商物流扶智”的同时,帮助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助力稳定脱贫,推动电商物流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多作用。政企联动开展品牌推广,举行农产品线上“电商物流节”“物流嘉年华”,线下“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集中宣传和销售。加强电商物流的配套服务,开展免费人才培训、创业孵化、品牌建设、网络推广等,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试点工程:深入推进“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结合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助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

  (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

  采用“政企合作、企业运营”的模式,整合现有物流信息平台、车货匹配平台,升级改造成“五华县农村冷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

  推动供销社系统助农的综合平台建设,统一平台技术接口标准、操作流程及服务规范,对接省级物流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五华节点,实现可公开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提供农村物流供需信息发布、撮合物流交易、物流资源调配、物流跟踪、产品溯源、信用评价、数据分析、宣传推广等功能。整合邮政车辆、客货班车、农资配送、农超商贸配送、电商配送、快递物流以及社会零散车辆运力资源,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物流信息融合共享,与农村各种零散快递物流需求进行快速撮合,推广循环取货、返程取货等方式,实现规模化运输,减少车辆空载率,提升物流效率。

  试点工程:五华县冷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立市场供给需求信息和农村冷链产品交易功能,接入到广东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运营。

  (五)乡村“幸福驿站”建设工程。

  坚持“整体规划、市场运作、多业融合”发展原则,统一建设村级“幸福驿站”。整合现有村级电商服务站、村邮政网点、“三农”服务站、农村便利店等,实行“多站合一、多点合一”,融合快递收发、代销代购、产品汇集、水电费代收、信息服务等多重便民服务功能,作为三级物流节点,统一加挂“幸福驿站”标牌,实现“三规范”“四统一”,即建设规范、服务规范、管理规范;实现装修式样统一、设施设备统一、服务范围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各县依托当地成熟的单一物流体系(农村商超配送、电商物流、邮政快递、供销物流或其他专业物流等),探索定时、定点、定线统一派送的农村物流“货运班车”服务,直抵终端“幸福驿站”,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试点工程:“幸福驿站”示范工程。依托当地成熟的单一物流体系的应用,引入绿色物流装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六)农村物流标准化建设工程。

  鼓励企业加快对原有农村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改造,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生鲜果品、蔬菜、食品的低温仓储、冷藏运输;冷冻保鲜食品的加工、包装和储存;冷藏仓库设备配置、冷链作业、冷库管理等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制订。建立完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促进农村物流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协调一致。推进农产品流通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货架全程“不倒筐、零触碰”,推动城乡绿色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统一车型、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选择有条件的乡镇进行标准化示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物流、农业等企业开展标准化示范建设,购置托盘、运输车辆、叉车、集装箱等标准化设备,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作业等环节推进物流作业标准化。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由点到面、全面推进”的方式逐步展开,进一步提高全县物流标准化程度,助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

  试点工程:冷链物流标准应用示范工程。起草农产品冷链应用规范(联盟标准),统一标准研发建设,统一技术接口标准,鼓励平台间相互合作,实现可公开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鼓励企业联盟组建冷链运输力量。

  (七)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通过“集中扶持、内引外联”模式,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管理现代化、服务水平高、示范作用强的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标杆,提升全县农业竞争力。组织优秀企业参与开展质量认证、信用等级评定和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诚信企业(园区)遴选、申报国家驰名商标,树立企业品牌。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快递物流企业,采用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和利益共享,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渐改变全县物流企业“小、散、乱”的现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绿色环保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

  试点工程:农村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试点工程。通过农村物流智库,重点培育3—5家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支持物流企业在同链上集约发展,成为网络化、规模化的品牌公司。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农村物流组织保障机制。

  加强各部门物流的职能统筹整合,理顺农村物流发展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工作小组,建立跨地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农村物流相关规划、物流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运用等方面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大物流”概念,切实推动农村物流一体化融合的落实。发挥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等在农村物流基础研究、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协助政府合力推动规划的落实。建立“五华县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推进全县物流融合发展,开展企业间联盟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

  (二)保障农村物流发展配套政策。

  农村物流建设发展统一纳入县域、村庄建设规划。支持符合规划要求的产地预冷库、农产品物流园区及基地等项目用地需求,鼓励利用“三旧改造”土地用于农村物流服务;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继续加强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至村、组的客货车通车条件,加强重点农产品主产区公路改扩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物流发展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农村物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动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梯度优惠措施,切实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物流、电商、快递、交通、邮政等一体化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三)加大农村物流相关扶持力度。

  落实中央财政对农村物流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相应专项资金并配套地方资金,重点加强对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物流园区、冷链物流、设施装备改造、试点示范、专业人才队伍引进等方向,以补贴、贴息、奖励、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引导和扶持。支持企业开展物流标准化建设,发展冷链物流;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发展基金、PPP、大型电商平台等多元渠道投资建设农村物流设施和项目。在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拨付款中设立“五华县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技术研发推广等。

  (四)重视农村物流人才创新培养。

  加强农村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与本科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联合培养所需物流人才,基本实现农村物流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培养一批适用型的高端农村物流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人才的需求。结合省政府推动的百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共建“五华县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借助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力量,增设电商物流专业,加强电子商务和物流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与业务技能;联合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农村物流专题调研,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农村物流企业提供培训和业务指导等。

  (五)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平台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农村物流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协会、商会调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农村物流,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促进农村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依托协会、商会的社会力量,借助行业平台,开展城乡企业市场对接,共同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结合五华县农村物流的建设需要,培育成立“五华县物流行业协会”,引导我县物流快递行业发展。组织协会商会会员开展多种创新、相关信息联度以及农村物流供应链的资源整合,以市场配置资源开展企业间的联合,促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

  附件: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任务分工表


解读链接:关于《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4)》的解读说明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抄  送:县委各部委办局,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办,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印发

  ———————————————————————————

  


附件

  五华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任务分工表

序号

重点工作内容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1

推动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县科工商务局

县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供销社、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2

推动农产品重要流通节点建设

县农业农村局

县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3

推动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创新

县科工商务局

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市场监管局、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4

推动冷链物流绿色发展

县科工商务局

县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5

推动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

县科工商务局

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市场监管局、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6

推动农村物流提升管理水平

县科工商务局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交通运输局、公路事务中心

7

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

县科工商务局、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供销社、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8

农村物流标准化建设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

县市场监管局、科工商务局、供销社、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9

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工程

县科工商务局

县农业农村局、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10

农村电商物流建设工程

县科工商务局

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11

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

县科工商务局

县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市场监管局、邮政公司五华分公司、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

12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

县科工商务局、交通运输局、供销社、市场监管局、产业转移园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