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集约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热心肠大叔借钱给微信好友,结果被骗14万元!

发布时间:2019-12-27 18:31:44
来源:本网

高速公路收费站,一辆小汽车驶出高速后靠边停下来的瞬间,早已在此等候的民警迅速将汽车团团围住,打开车门将车上的1名女子押了下来带回公安机关。这是2019年12月10日发生在汕湛高速兴华段五华华阳收费站外的一幕。

抓住时机:赶在嫌疑人离开五华境内前将其抓获

该女子叫彭某娟,系五华县梅林镇人,涉嫌参与诈骗。参与抓捕的是来自梅林派出所的民警。据了解,当天上午派出所接到刑侦大队转来的1条线索,即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彭某娟出现在梅林镇的娘家。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前往抓捕,不料赶到彭某娟娘家时,彭某娟的爸爸却告诉民警,彭某娟刚刚离开家门坐车前往深圳了。民警想方设法很快联系上了彭某娟所乘坐的小车司机,表明身份后要求司机配合,在华阳高速收费站出口处停留片刻,于是出现本文开头一幕。

案件回放:年近六旬大叔被微信好友骗走14万

李晓强(化名),男,年近6旬,是五华县横陂镇人。2019年8月30日,李晓强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被一名微信好友骗走14.05万元。

经了解,原来2019年6、7月份,李晓强通过一款手机直播APP认识了一名同为客家人的年青女子,后来两人相互添加了微信,成为微信好友,并得知女子叫彭某娟。2人慢慢熟络之后,李晓强被彭某娟以经营的LED厂需要周转资金、网吧违规操作被抓需要筹钱摆平、网吧经营需要资金周转以及无力还贷等理由,共计被“借”走14.05万元,并承诺短期内会还款。

“无处可借了,基本上能联系的都联系过了,我可以对天发誓言,真尽力了!本来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当彭某娟一再向李晓强提出借钱时,热心肠的李晓强曾对彭某娟说。

“借”给彭某娟的10多万元,除小部分是李晓强常年务工累积下来的,其他的都是向朋友借来或者贷款而来的。当时间来到8月30日,李晓强从彭某娟手中只收到极小部分的还款时突然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极大可能被骗了,于是到公安机关报案。

骗子招术:债台高筑使出“六大招”行骗如鱼得水

2019年12月10日,五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会同梅林派出所及相关业务部门,依托智慧新警务优势成功将涉嫌诈骗的女子彭某娟抓获归案。

案件中的嫌疑人彭某娟,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已婚,落网前曾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2013年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徒刑六个月。彭某娟落网后交代,其骗取李晓强的钱是因为自己参与网络赌博输了导致债台高筑,而从李晓强手中骗来的钱均已被挥霍掉了。

那么,彭某娟是用什么招术从李晓强手中顺利骗到这么多钱呢?民警通过梳理,发现彭某娟主要运用了“六大骗术”。

一是扮演一副富家女,在与李晓强聊天过程中,谎称自己有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和一辆宝马740汽车,经营有LED厂和网吧;二是以同为客家人拉近关系,循序渐进取得信任,待2人熟络之后提出“借钱”,且数目不小;三是向李晓强借款达到10万左右时,认了李晓强为“干爹”,进一步拉近2人的关系;四是明知自己无力偿还借款,骗取14万多元后,隔三差五的还点小钱,以此稳住李晓强,拖着他不要去报警;五是以无力还贷割腕自杀(其实是用西红柿汁滴到手腕上,造成自杀假象)博取同情从中继续借款;六是谎称可以将自己的宝马740汽车卖掉、将房产抵押出去还钱给李晓强。

民警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涉及金钱莫轻信!

一场网上交友,让李晓强损失惨重。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李晓强的双眼,让他如雾里看花辨别不清虚实落入诈骗陷阱呢?

办案民警邓丽平介绍,如今网络交友平台、社交软件的日益普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同时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如本案中的彭某娟只是李晓强通过手机直播平台认识的女子,仅仅隔着手机屏幕“见过面”,并未在现实生活中相互见面,而李晓强却愿意将一笔笔的钱“借”给彭某娟,其中不乏与李晓强的热心肠有关,但真正蒙蔽李晓强双眼的是他本人在网络交友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差,辨别能力差。民警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友需谨慎,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涉及金钱千万莫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