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双头派出所:打造五华山区特色“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样板(系列报道三)
时间:2019-08-20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天是8月19日

“平安五华”微信公众号继续推出双头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的初步成效,推出第三篇章——春风化雨润泽百姓心田

1

东家的鸡偷吃了西家的菜,夫妻间因琐事吵翻了要离婚,外来民工与包工头发生纠纷……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中,不时会接到这样那样的群众报警求助,因此调解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可谓是家常便饭。

对于双头派出所来说,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土办法”,就是打好“亲情牌”“邻里牌”“法律牌”“政策牌”,注重法理情的融合,用真情换真心,以春风化细雨般,润泽百姓心田,调出平安和谐曲。


深入农家了解社情民意

“虽然有些矛盾纠纷不属于派出所的职责范围,但是与其小矛盾小纠纷愈演愈烈、双双相见剑拔弩张,甚至激化引发刑事案件再投入大量警力和时间去解决,倒不如化解在先、化解在小、化解得好,达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双头派出所所长钟剑华如是说。

01

两只鸡引发拉锯战,民警倾心调解矛盾双方终和解。

2019年4月15日一大早,双头派出所民警接到县局110转来的警情,双头辖区阿城(化名)家的2只鸡死亡,怀疑被人投放农药毒死。

双头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早餐还没吃,立即驱车前往事发地了解情况。民警刚下车,村民阿城(化名)手里提着一只耷拉着脑袋的鸡迎了上来。阿城急急打开了“话匣子”:“警察同志,今天早上我放鸡出去觅食,结果没多久发现有一只鸡晃晃悠悠脚无力,很快就死了,还有一只鸡倒在阿祥(化名)的菜园边,靠前菜园一闻好像飘有农药味,我怀疑是阿祥家投放了农药毒死了我家的鸡。”


民警当即找来平日打理菜园的阿祥妻子阿梅(化名),面对民警的询问,阿梅毫不隐瞒:“此前阿城的鸡经常偷吃我家菜园里的菜,老是不看好自家的鸡,多次劝告他都没有用,所以我用农药拌在米中投放到菜地里。”

民警听后不禁舒了一口气,毕竟没造成其他大的损失。当天,民警对双方进行了现场调解,阿城提出对方要赔偿损失400元,阿梅不愿意,认为自家的青菜被偷吃,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由此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



让民警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只鸡竟然带来了一场将近一个月的拉锯战。“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守望相助更和谐……”民警打起了“邻里牌”,最后双方相互退让,口头达成协议,由阿祥一方赔偿200元作为鸡的损失。

第二次调解,离签订和解协议又近了一步。以为就此圆满结束,不想峰烟又起。阿梅称自家的菜园围了篱笆,是阿城家的鸡自己跑去菜园导致死亡,不关自己的事。阿城则指出是阿梅故意打开篱笆门让鸡进去吃毒药。阿梅回应“篱笆门是被风吹倒的”,并且表示200元也不会出,也不许丈夫阿祥出这笔钱,如果发现丈夫出了这笔钱,她就喝农药自杀。至此,调解工作只好按下暂停键。


阿祥听此愣是不敢出钱,随后民警多次找他解决问题,也是如此。阿祥无奈地跟民警说:“200元钱,我随时都可以赔给对方,可我怕一旦赔给对方200元,我老婆真的喝农药自杀了。”后来阿祥向派出所民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200元我愿意出,但你们必须写份保证书,保证不能让我老婆知晓,假如她知道了去喝药自杀,责任由派出所承担。”

副所长钟名诚说,面对村民提出这样让人“相当为难”的要求,只能寻求其他办法看看调解工作能否有转机。民警邀请村委会出面“联合调解”,不曾想阿祥向村委会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阿城那边又等着民警回复,面对这种情形,派出所请法制部门来“断案”。


法制部门民警认为阿梅投放毒物,虽然是投放在自家菜园,但是有一定目的性,对于阿城家2只鸡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幸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同时认为调解不成,可以对阿梅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然而,派出所民警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做阿祥和阿梅夫妻的思想工作。经细细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应负的法律责任,阿梅仍然认死理“就是不给钱”。面对执拗的阿梅,民警着手准备呈报行政处罚相关手续时,抱着希望找到阿梅嫁出去的女儿,让其帮忙做父母的工作。


阿梅的女儿非常通情达理满口答应。由此陷入僵局的调解工作,在民警的眼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最后在亲情浇灌下,阿梅理性的作出了让步,不再以自杀相威胁,但仅答应赔偿100元。由此民警又转而做阿城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要求吸取教训看管好自家的家禽。

在民警的一番苦口婆心劝解下,阿城的心也软了下来,感谢民警为了他家2只鸡的事情费了那么长时间和精力,最终接受对方100元的赔偿款。

5月13日,双方成功签订了和解协议。在民警将近一个月的细心、耐心调解下,在“邻里牌”“法律牌”“亲情牌”的强大攻势下,矛盾双方纵使铁石心肠也化成了绕指柔。


02

夫妻间因琐事吵翻了要离婚,民警当起了“和事佬”。

1

阿慧(化名)是从外市嫁到双头,子女长大成人了。今年4月的一个深夜,因为丈夫的晚归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她愤而报警并起了离婚的念头。

原来那天晚上,丈夫阿坚(化名)深夜归家,阿慧起了疑心,怀疑丈夫有事瞒着她,但是阿坚矢口否认。阿慧生气地将桌上的一个杯子给摔个稀巴烂,不曾想其中一块杯子碎片割伤了阿坚。

阿坚气不过就推搡了一下妻子,结果阿慧一不小心撞到了墙上,造成阿慧身上有轻微擦伤。民警到达现场后,夫妻双方已吵翻了天,看到阿慧身上有伤后,就让阿坚就近的亲属送其到医院检查,并在现场做起了阿坚的思想工作。

阿慧到卫生院清洗消毒擦药回来,“离婚”二字从她口中迸了出来。面对民警,阿慧诉说起了丈夫往事的种种不是,阿坚听了,甩出一句话:“过去的事早就翻篇了,老是拿以来前事的来说我,离就离。”虽然接警后,断定不属于“家暴”案件,但是眼看一桩婚姻就要散了,为了防止矛盾升级,在场的民警赶紧做起了“和事佬”。

“阿慧从外地嫁到你家,人生地不熟还是跟了你,含辛茹苦带大孩子,孝敬家中父母,着实不容易。家和万事兴……”在民警的一番真情实意疏导下,两夫妻的情绪开始有所缓和。见状,民警又请来男方的亲房子叔和村委妇女干部一起化解他们心中“结”,最后让他们夫妻俩又和好如初了。


03

外来民工噙着泪水感谢古道热肠的异乡民警

1

双头派出所的民警不但对辖区村民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如此上心,对于外地民工一样古道热肠。

2019年6月5日中午时分,派出所接到辖区某水泥厂内有人因口角发生纠纷的警情,报警者李女士在电话中急切说道“警察同志,你们可要快点来,不然他们双方就要打起来了。”

刚扒了几口饭,值班民警接到报警电话后搁下热腾腾的饭菜就出发了。当民警到达现场后,只见数名穿着脏兮兮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男子与另外一名着装较整洁的男子正在吵架,一听还是外地口音。

1

民警赶紧将双方分开,分别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水泥厂老板将厂内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承包给湖南籍的包工头阿海(化名),阿海揽下工程后就打电话给老乡阿军(化名),同时在电话中讲清楚了工价和从事的工作。后来阿军从湖南叫了4个老乡来到水泥厂干活。

第一天,平静地过去了。可是第二天上午干完活,几个老乡就表示不肯干了,跟包工头阿海提出了质疑,因为干的活与原先告知的不一样,这样的工价根本做不来,希望结算工钱不干了。阿海则认为他们这是临时抬价,如果不想干,可以立即走人,但要钱没有。


1

“他们只干了一天半就不干,严重影响工期进度,而且让我一下子到哪里去找工人接着来干活,还想要工钱,我一分都不给。”这边厢,包工头向民警诉苦。

“警察同志,你们给评评理,我们从大老远来到双头,辛辛苦苦干了一天半的活,居然不给工钱,就是回老家也要车费是不是?”那边厢,几个老乡心里怨气十足。

1

民警忙着安抚双方情绪,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解决的办法。阿海听说那4名民工想回老家,就说他刚好要开车回老家一趟,可以载他们4个人回去。然而工人这边却不愿意坐他的车回去,有人嚷嚷道“要是你起歹心,半路把我们扔下,我们怎么办,还是结算工钱,我们自己搭车回去。”

然而包工头不松劲,认为“我开车送你们回去又不愿意,工钱肯定也不给。”“我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工人们由此又嚷了起来,一副就要干架的气势。听了两边的“理论”,民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1

为了避免双方矛盾激化,民警劝导双方稍安勿躁,转而去做水泥厂老板的工作。“本来这事跟老板没啥瓜葛,但我们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可否给予这些民工一些帮助。”民警钟名诚说。老板听说情况后拿了500元出来让民警转交给民工,民警借机给包工头讲相关用工政策、法律责任风险等等,一番话下来之后,包工头也拿出了500元,由民警转交给民工。由此,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双头派出所民警的古道热肠让这4位民工甚为感动。“以后不管到哪里务工,最好签上合同,按合同办事……”当天,在这4位民工打背包满意离开了水泥厂时,民警不忘提醒一句。“警察同志,多谢你们为我们作主讨回公道。”其中一个民工眼里噙着泪水用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道。



进厂企排查矛盾纠纷


一起纠纷从剑拔弩张到偃旗息鼓,倾注了民警的智慧、民警的心血,还有民警对百姓深沉的情感。“这几位民工来自湖南,双头辖区其他厂企的务工人员中还有部分也是来自湖南,如果不及时化解,有可能引发抱团串连,继而恶化升级打架斗殴事件。而且他们民工出门在外挣钱也不容易,我们应当全力以赴。”派出所长钟剑华介绍。


上述案例只是双头派出所今年来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缩影。据统计,今年1至7月,双头派出所共主动排查矛盾纠纷苗头6起,调解各类小矛盾小纠纷32起,其中现场一次调解成功率达到90%,无发生民转刑案件。

据悉,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类的矛盾纠纷,双头派出所积极依靠村“两委”干部和村中威望高、善调解和热心公益的村中“调解能手”,积极会同镇相关部门携手调解保平安。同时建立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和回访机制,通过日常走访主动发现苗头性或潜在隐患及时排除化解,适时对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和解协议履行情况,以长效机制保稳定促和谐,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