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双头派出所打造五华山区特色“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样板(系列报道四)
时间:2019-08-2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前期,“平安五华”微信公众号推出双头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的初步成效之《为有源头活水来》《高音大喇叭播出平安最强音》《春风化雨润泽百姓心田》三个篇章。今天推出第四篇章——《夜色中文化广场上的“反诈”小分队》

1

这里有一支特别的小分队

他们的身影在文化广场上穿梭

他们头顶的警徽在夜色中闪耀

他们是来自

五华县公安局双头派出所的

反电信诈骗宣传小分队

先把目光转向荷梅村

8月22日晚上,虽然天气非常的闷热,可是双头辖区的荷梅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当地的村民们舞照跳,天照聊,各种娱乐照常。这里,不时一阵热风扑面而来,夹杂着附近刚收割后的稻田里的禾苗清香,村民们沉浸在快乐的乡土气息中怡然自得。

“该我们上场了!”晚上8时许,是荷梅村文化广场人气最旺的时候,双头派出所的反诈小分队的民警钟名诚和钟梓铮驾乘警车在广场附近停了下来,手里各拿着一叠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往文化人群中走去。

“大爷,这里有一份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您看看,带回家让家里人也看看。”一位大爷带着孙辈在健身区锻炼身体,民警来到他们身旁,给大爷递上了宣传资料。

“大娘,平时如果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你涉嫌洗钱需要将钱转至安全账户,你千万不要慌乱,只需要挂断电话,不听不信即可。”在给一位大娘递上防范电信诈骗资料的同时,民警不忘叮嘱两句。

“警察同志,这个是什么二维码呀?”一位村民指着宣传资料上面的一个二维码问起了民警。“这是‘终结诈骗’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它是个人的护身符,单位的金钟罩,你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它,注册之后好处多着呢……” 民警将“终结诈骗”的作用给这位村民作了详细介绍。在民警帮助下,这位村民顺利地取得了自己的“个人护身符”之后,忙说回去打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要他们也赶紧注册一个。

接着把视线转向华源村

同一天晚上,警灯闪烁,反诈小分队的另外一组民警的身影出现在华源村文化广场。只见诺大的一个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对于民警的到来,经常到广场活动的村民并不陌生,知道民警又来免费“上课”了。

“来,大姐,把这些宣传资料带回家好好看看,还有用手机微信扫描这个‘终结诈骗’二维码并注册一下。”民警把将防范电信诈骗的最新宣传资料发放到一位颜姓大姐手中。没想到,颜大姐一手接过宣传资料,一手拉着民警的手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颜大姐说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她外甥出了车祸,急需钱交医药费,一听声音还真像自己久未联系的小外甥,可转而想起民警此前到广场给村民上课时给大家的提醒,就从手机里找到小外甥以前留下的手机号码打过去,一问小外甥正好好端端的在上班呢,由此成功避免了上当受骗。

少一起诈骗案件的发生,就意味着群众少受一笔损失。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过程中,双头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在县公安局刑侦部门的支持下,以派出所青年民警为主,于今年7月成立了一支反电信诈骗宣传小分队。

双头辖区共有11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都有文化广场。除了恶劣天气,不然都挡不住村民到文化广场的脚步,而且晚上更是如此,人特别的集中。自今年7月这支小分队成立以来,除了通过日常下乡走村串户访社情民意时,面对面给村民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通过各个网格员微信群发布、高音大喇叭播出外,还抓住文化广场每每夜晚村民集中的好时机,每当有新的诈骗方式出现时,反诈宣传小分队都会及时到文化广场“上课”,宣传防范知识,传授防骗秘籍,形成强大的宣传氛围,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

据统计,2019年1至8月,双头派出所辖区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起,同比2018年同期发生4起,发案数下降幅度达到75%。“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发案居高不下无孔不入,案件一旦发生,破案难度大,追回损失难。对我们公安机关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被动破案到主动预防减少发案。”双头派出所所长钟剑华谈起百姓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案件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