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张中建:潜心教“书”育人
时间:2019-10-21 来源:梅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人物简介

张中建祖籍五华棉洋,任职于五华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县教育局书法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自2011年五华县硬笔书法协会成立以后,当选为首任主席至今,现任梅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五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近几年来,五华的青少年在全市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上脱颖而出,频频获奖,获奖学生人数多次居全市各地之首,市教育局不吝给予“五华硬笔,一枝独秀”的高度赞扬,五华因其“硬笔书法”进一步走进大众的视线。而就在今年暑假,广东省硬笔书法界联谊会在五华召开,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张华庆、广东省硬笔书协主席刘胄人,以及广东各地市的硬笔书法家130多人出席了大会,该县又再次备受瞩目。而这累累硕果的背后,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五华县硬笔书协主席张中建。

张中建老师是如何走上艺术的道路?他大刀阔斧对五华硬笔书法教育进行了哪些举措?在传授书法的过程中,他又是如何“授人与渔”,寓教于乐?带着许多的好奇,记者日前采访了张中建老师。

名师指导 立下鸿鹄之志

五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全国著名书法家、中山大学教授廖蕴玉就是五华县原桥江镇(现合并为棉洋镇)人。从小听着廖蕴玉教授的故事长大,张中建早已对他仰慕不已。特别是1984年张中建入读桥江中学,他看到桥江当地的许多风景名胜、建筑均有廖蕴玉先生的题字,其书法端庄、大方、飘逸、遒劲,令人百看不厌。酷爱书法的张中建梦想有朝一日能得到廖先生的指导,渴望也能写出像他那样好看的字。机会终于来了!在张中建读初二那年,廖蕴玉回了一趟五华老家。“我爸专门带我去拜访他,写作品给他指点。廖老师态度和蔼,细心指点,还表扬了我。”回忆起那一幕,张中建记忆犹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后,张中建对书法的兴趣日益浓厚,经常写些自己认为满意的书法作品寄到中山大学给廖蕴玉教授指点。而廖蕴玉也很看好家乡的这位后生仔,每次都进行细致的批改,再寄回五华老家。

张中建的父亲是桥江医院的医生,他们家刚好住在靠角落的住房,张中建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在住房门外的墙壁练大字。日积月累,再加上有老师们的指导,进步很大。回忆起对他有影响的师长,张中建不忘当年桥江中学的宋德强校长,廖广秋、廖乃昌(廖蕴玉亲弟)、廖培丰、廖广床、廖广裁、廖方模等老师,他们的字都写得非常漂亮。“宋德强校长大字很好,当年的‘桥江中学’四个大字就是他写的;廖广秋老师写一手欧体楷书,是梅州市书法家协会的早期会员;廖广床老师是我初三的语文老师,他的粉笔字龙飞凤舞,我上语文课时,时常模仿他的字。”张中建告诉记者,那时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写字比赛,正是有这样的氛围,他和很多同学、校友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如像宋焕南、宋桂发、刘广社、宋国谦、廖广宗等,在书法界都颇有影响。初三时,张中建参加五华县首届书法展览并获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安流中学读高中时,全市、全省的学生书法比赛都有他的身影。1990年,他还作为广东中小学生代表书法作品赴日本参加展出。

1990年7月,张中建应届高中毕业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在广西边防的部队里不忘初心,训练之余即读书写字,书法水平日益精进,深受部队领导赏识。他先后担任连部、营部、团部文书工作,兼任新闻通讯员,因成绩突出后被部队选拔到广西军区参加军事测绘骨干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受到部队嘉奖。

寓教于乐 书法与国学有机融合

随着电脑的普及,无纸化办公已成大趋势,在此社会背景下,国民的书写能力日益退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谈及此事,张中建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认为,提高国民的书写能力,特别对青少年书写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青少年在学习的阶段,打好硬笔书写这一基础无疑将受用一生。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张仁辉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跟随老师习书的数载光阴,记忆犹新。老师授课提倡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习书的兴趣,使学生潜移默化。老师曾赠墨宝‘厚积薄发’,这既是对我的教诲,亦是他教育理念的自我写照。”张仁辉感慨道。

张中建深谙“厚积薄发”的真实意义,他也是如此教导学生。不过,练习终归是枯燥的,张中建努力寓教于乐——课堂上增加问答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他采用摹临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参加比赛,从而开阔眼界,增加荣誉感。

不仅如此,张中建还有意识地将国学经典融入书法教学中,实现真正的“美育”。他编写了写字教材《弟子规》和《三字经》,他把这两本书穿插在书写训练中。每节课,张中建选用其中一段内容,进行朗读,讲解,再选字训练。“我的想法是,把仁、义、礼、智、信及日常行为习惯融合在写字教育中,会让孩子及家长一举两得。”据许多家长反映,自从孩子来学习后,不但字的书写进步了,也变得有礼貌,自觉做家务了。

面对书法教师紧缺的问题,为了广泛、有效地培养书法师资队伍,几年来,张中建专门研制了一套全国首创的“二三二一”硬笔教学法,该论文在《书法报》上发表,受到各方好评并在多地推广。五华县一品书法培训中心老师刘奕君评价张中建道:“张主席在全面推动五华书法教育中身体力行、功不可没,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大量书法教师,无私分享书法培训办学经验。”

张中建常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张中建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以万计的学生在全国书法大赛获奖;全省许多大学、中小学校邀请张老师授课,多年来,他被广东省硬笔书协评为“先进个人”“年度鼎力人物”“年度封面人物”等荣誉称号。

书法推广 校园书法蔚然成风

五华物华天宝,人文璀璨,是一座历史底蕴厚重的古邑,张中建希望五华的青少年能很好地传承书法艺术。他认为在艺术门类中,书法恰如书法家沈尹默曾说的“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又音乐之和谐”,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性。2014年,张中建的想法与时任五华县副县长宋学希和教育局局长曾勇辉不谋而合。宋学希与曾勇辉认为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当时中小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现状,大胆提出设立“五华县教育系统书法特色教育领导小组”,把张中建调到教育局,专门负责全县中小学师生书法普及推广工作。

在领导们的重视支持下,五华大力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和书法师资培训工作。仅仅几年时间,累计培训教师1000多人,举办书法进校园讲座、展览200多场,参与学生约十万人次。张中建每年策划组织两次以上师生书法大赛,如百名教师粉笔字书法大赛、千人中学生现场书法大赛、万人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等。在张中建老师等人的大力推动下,五华崇尚书写,蔚然成风,大家都盛赞张中建是“五华书法教育的领头羊”。

2011年底,五华成立县硬笔书法协会,张中建成功当选为首任主席。协会成立后,张中建带领协会会员,开展了书法进军营、书法进社区、书法进学校等一系列活动,每年为群众送书法作品、送春联不计其数。此外,许多乡镇也成立了镇级分会。

2018年6月,五华被评为“广东省硬笔书法名城”;今年8月,广东硬笔书法界联谊会在五华召开,中国硬笔书协张华庆主席出席会议,并对五华的书法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张中建被中国硬笔书协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