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项项的科普教育活动来到五华,走进山区学校,这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五华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究热情,也在五华青少年与科学家之间架起了一座科普传播与心灵交流的桥梁,撒播在五华青少年心田间的“科技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定将“破土而出”,为五华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中,2019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活动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共12名专家在12月12日至12月13日期间分赴我县48所中小学,分别开展了48场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全县约1万名青少年聆听了他们的科普讲座,演讲内容分别涉及军事、物理、生态环境等领域。活动现场中,老科学家们结合实例、图文并茂,向学生展示了科学无穷的奥秘,现场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是力量”,“科技就在身边”。值得一提的是,徐德诗、陈洪、孙保卫等12名老科学家或工作繁忙,或年事已高,但他们都以科普工作为重,克服旅途疲劳等困难,不辞劳苦,来回奔波。老科学家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学识更是对青少年产生了特殊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尤其是听过讲座的师生无不被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热情奉献的科学精神所打动,把科学家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重新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而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广东省科普中心)联合县教育局举办的2019年广东省“蓓蕾计划”活动(五华站)则在12日下午在县第一小学启动。活动现场,相关单位带来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科普大篷车展品互动体验、民航空管知识宣传、思维导图的教与学应用作品展示点评与现场创作指导、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教育、3D打印展示及互动体验、VR科普体验与校园科普阵地建设成果展示、认识海洋垃圾流动博物馆展示与体验、青少年多米诺骨牌体验、卫生健康宣传咨询及义诊服务、安全用药宣传、辨识中药材,天文知识宣教与天体观察体验活动等科普体验活动让现场师生意犹未尽。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标本馆馆长李健雄作了“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科普报告。启动仪式期间,广东仲元中学还向县第一小学赠送了价值3000元的图书。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26日至29日之间,五华还成功承办了第35节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展评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参赛选手在五华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五华青少年大饱了一顿“科技”的福利。五华是人口大县也是教育大县同时还是山区大县,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有限、科技创新人才紧缺和科技创新平台层次不高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不容忽视,而今年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的落地落实,不仅激发了五华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孩子们逐步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普意识,逐步营造了五华各界共同关心青少年教育成长、共同推进科普教育的良好氛围。更为难得是,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山区青少年带来科学知识,而且在科学家与青少年之间架设起一座科学交流与传播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五华青少年、教师、家长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这些缩影的背后,离不开五华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全力付出。近年来,五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振兴山区教育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县形成“党政强师兴教、教师爱岗善教、学生尊师好学、社会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在2018年教师节至2019年教师节期间,五华统筹资金逾16亿元,推动山区教育振兴发展在学位扩容、办学条件、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重点推进实施学位扩容、乡村教育提升、强师兴教、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公平保障、健全财政保障机制等六大行动,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不高、财政保障长效机制以及学前教育、民办教育、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并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付出总会有回报。相信随着科普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五华必将真正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的新局面,撒播在青少年心田间的“科技种子”,日后必将成为创新发展的最牢固根基!(文/五华新闻
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