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镇大沙村治安联防队树起维稳新名片
村中大喇叭吹响治安集结令
大沙村,是五华县水寨镇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该村有202户人家,1000多人口。大沙村有一张远近闻名的“名片”:治安好,安全感和幸福感强……他们是如何树立起这张名片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讲述这背后的故事。
13个高音喇叭覆盖全村
踏进大沙村界域,沿着整洁美丽的村道,从村头一直走到村尾,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离,路边部分电线杆上安装有高音喇叭,外边人也许想不出它们的作用。但是在大沙村,这几乎是男女老少皆知的治安“神秘武器”。
村支书邓远泉介绍,2011年底,在省“扶贫双到”工作组、县公安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以“村民筹集一点、政府筹集一点、乡贤赞助一点”的方式,筹得13万多元经费,成立大沙村治安联防队,由此奏响了大沙村的平安曲。
为了便于集结联防队员,大沙村在村道旁电线杆上和其他制高点,一共安装了13个高音喇叭。每每有紧急救援、危难帮助或其他紧急事项时,值班村干部通过村委办公室的声控台发出“集结令”,高音喇叭能将声波覆盖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联防队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至指定地点。平时,则利用高音喇叭开展法律法规、防火防盗防抢等宣传,增强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联防队员在家门口巡逻
目前,大沙村义务治安联防队有队员37名,全部为村中政治觉悟高的在家青壮年,治安联防队队长由村支书邓远泉兼任。大沙村有3个自然村,治安联防队每个自然村由一名副队长带队,每个联防队员都配有迷彩服、红袖章、手电筒和橡胶棍。
在村道上,在校园周边,在市县重要佛教场所、香客如织的平安寺,在重大节日或有重大活动时,都可以看到这些联防队员巡逻的身影。外出巡逻时,他们驾驶自家摩托车或徒步巡逻,他们没有固定工资,每次巡逻,联防队会象征性地给予10元左右茶水费或油费补助,有时没有补助也照样出勤,随叫随到。“加入村联防队,在家门口巡逻执勤,我非常乐意,治安好了,我们群众生活的安全感也强了。”村联防队员邓木宏如是说。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大坝派出所辖区人口4.85万人,民警10名,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大沙村治安联防队的成立,大大弥补了警力不足的现状。同时,县公安局治安部门和大坝派出所不定期对联防队伍开展巡逻执勤、危难救助、消防安全等业务培训,提高联防队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力地发挥了联防队作用。如2012年10月,联防队员发现村中曾某有私藏枪支,及时将线索报告给大坝派出所,派出所根据举报在曾某家中缴获非法火铳2支及若干火药、钢珠丸,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又如2013年11月,大沙小学突遭一名武疯子捣乱,原来是一名村民突发精神病,联防队员及时赶到学校,将这名武疯子控制住并协助派出所送精神病院治疗……
“邻里守望、齐抓共管、看楼护院、保护家园”,这是五华县公安局帮助大沙村成立治安联防队伍的初衷,如今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笔者从大坝派出所了解到,该村刑事案件2011年发案3宗,2012年1宗,2013年零发生。当地群众深感治安好了,安全感提升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大沙村组建的义务治安联防队成本低、效能高,缓解了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和谐了警民关系,也正是五华县公安局实践梅州市公安机关正在实施的“民意警务•客都模式”战略部署的例子之一。或许不久的将来,像这样的联防队伍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当地的村村寨寨……(五华县公安局魏清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