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荣华村锚定“三年初见成效”核心目标,从村容村貌提质、农业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全面发力,探索出一条突围破局的特色发展路径,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全面提质”的华丽转身,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的转型升级,成为棉洋镇乡村振兴版图中亮眼的示范标杆。
风貌蝶变,擦亮宜居乡村新底色
沿国道G238线驶入荣华村,道路两侧农房外墙统一换上温暖雅致的米黄色“新装”,鹿坑路段旁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崭新村标巍然矗立村口,主干道整洁开阔、通行顺畅,村庄面貌已然焕然一新。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荣华村创新推行“光伏+农户+企业”发展模式,按照市县关于农房风貌管控工作指引,将特色墙绘与镇域特色产业标识有机融合,打造出浸润棉洋文化韵味的乡村景观长廊。同时,荣华村村委积极组织开展常态化“大兵团作战”式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产业振兴,激活强村富民新动能
在“百千万工程”的强劲推动下,荣华村坚持党建引领核心不动摇,聚焦土地资源整合、精准招商引资、绿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是创新“党建+基地+企业”联动模式,集中流转扶贫茶园与连片耕地,精心打造150亩优质茶叶基地与85亩标准化烟叶基地,引入专业企业规范化运营,实现“技术赋能+市场护航”双轮驱动,年租金收益达6.2万元;二是盘活村委会与村小学建筑屋顶闲置资源,高标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5万元稳定收益;三是推进“百亩方”高标准农田集约化利用,依托国道沿线优越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引进乡贤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产业,构建“产供销”完整产业链条,持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2025年,荣华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5.8万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稳中有进的发展目标,为村庄基础设施升级、民生服务优化筑牢了资金基础。





民生提质,密织幸福生活保障网
“以前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如今全村道路都实现了硬底化,主路也铺上了平整沥青,晚上出门随处可见路灯,老人小孩还能去石桥公园散步玩耍,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谈起“百千万工程”带来的真切变化,荣华村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通过全面推进道路升级改造与排污管道铺设工程,昔日坑洼不平的“搓板路”变身平整顺畅的沥青路,“白改黑”工程跑出民生“加速度”;经过番禺区帮扶工作队的牵线搭桥,爱心企业向荣华村慷慨捐赠77盏路灯,直接安装至村内大小村道,不仅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更稳住了民生“恒温度”;在镇党委政府的规划下,过去杂草丛生的石桥片荒地,经平整绿化、添置休闲设施后,摇身一变成为小巧雅致的口袋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邻里闲谈的热门去处,守住了民生“幸福感”。




如今的荣华村,村容整洁靓丽、产业蓬勃兴旺、民生服务贴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实实在在、清晰可感。接下来,棉洋镇将继续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动摇,持续深化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质增效,积极引入惠农利农优质项目,不断完善民生公共服务设施,以“百千万工程”为画笔,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