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资源更均衡 学位更充足
发布时间:2020-09-07 09:09:33来源:梅州日报
“现在我是五华县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新学年如期开学,五华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玉茶校区的学生周可唯自豪地说。原来,水寨镇玉茶小学经过五华县教育教学改革华丽转身为县第一小学校区,该校的学生在城郊也享受着县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今年,五华县着力盘活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子,通过顶层设计,以强校扶弱校结对援教的模式,系统解决大班额、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增加了约1万个优质学位。
开学第一课讲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新学年的第一节课,五华县第三小学五年级(1)班的教室里传来了诗词朗诵声,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谢莹莹正在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她通过引用诗词、典故、名人故事、名言警句,采取课堂讨论、学生谈感受等形式,生动形象地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再一次教授给每一位学生。“我觉得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餐吃饭的时候要吃多少就盛多少,而且要吃完,一粒都不能剩。”学生李雨晨谈感受时说。
五华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开学第一课,图为县第三小学老师谢莹莹通过诗词、典故等讲授勤俭节约的意义。
五华县第三小学校长宋杜文告诉笔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课是新学年该校每个班级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主题课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以“小手牵大手”模式,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弘扬好。
据了解,主题班会课除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容外,防疫、安全教育等也是内容之一。笔者走访五华各中小学校发现,红外线热成像测温、排队等候有序通过、家长不可以进校园、健康信息申报卡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全部到位,值日老师也早早站在校门口维护秩序,引导学生不集聚不拥挤。“开学前每个教室都清洁消毒一遍,打开窗户通风透气,而且都备足防疫物资,包括口罩、免洗洗手液、体温计、塑料袋、纸巾、废弃口罩收集桶等。班主任还会认真观察每一名到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现精神不佳的都会进一步询问相关情况。”宋杜文表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一项都不能少,这也是安全开学的最大保障。
五华严把疫情防疫关,图为县第三小学学生有序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测温。
增加约1万个优质学位消除大班额
五华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是历任教育局长和各学校校长最为头疼的问题,拿出有效举措解决“大班额”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在暑假期间,五华县教育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积分入学制度,以制度管束入学中出现的“打招呼”乱象。
据五华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积分入学主要分按户籍入学和纯积分入学两种类型,学生按照学区划分在网上申报,通过学校初审和县教育局审定公示通过后,才能录取报名。“控制得比较理想,现在一年级的有10个班,每个班约45人。”五华县第一小学校长李钧说,制度制订得比较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也大力支持,顶住了各方面的“打招呼”压力。
除了制度的刚性约束,五华县更着力从根源上找问题,把提升学位供给能力作为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治本之计。该县通过扩建教学楼、升格10间城区小学、盘活闲置教育教学设施、引进民资民力办学等措施,新增加优质学位约1万个。“新建了一栋教学楼,有13个教室、3个功能场所,新增学位大概500个。”李钧指着刚落成的教学楼说,新增学位有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据介绍,目前该校有学生4500多名,基本消除了困扰多年的“大班额”问题。
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五华县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以强校扶弱校的模式,推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成立五大教育集团,其中县第一小学挂钩水寨镇玉茶小学、县第二小学挂钩河东镇沙渴小学、县第三小学挂钩河东镇下坝小学、南山小学挂钩水寨镇第一小学、县第五小学挂钩水寨镇澄湖小学。”五华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人财物全面托管的模式,希望全面提升被托管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华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图为县第一小学一年级课室,约45名学生在上课。
曾剑锋是五华县第一小学的副校长,按照集团化办学模式,他被派到玉茶校区担任主要负责人。“要把县第一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设置等全部带进玉茶校区,从制度安排着手,让玉茶校区的老师有归属感、学生有自豪感、学生家长有幸福感。”曾剑锋表示,玉茶校区将与校本部实现无缝衔接,日常运作全部纳入校本部管理,让学生在每个角落、每节课都能找到身处校本部的感觉。
“这里的孩子比较淳朴,接下来我要把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设计日常教学。”语文老师李会容来到玉茶校区就投入到紧张的备课中。她表示,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增加课外阅读量,引导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
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教育教学成效并不能立竿见影,但原水寨镇第一小学、南山小学上坝校区负责人周利强已经尝到了甜头。他告诉笔者,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该校区乘集团化办学的东风,投入约500万元,修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1个少年宫(含9个功能场室12个专项),其中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少年宫已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校园品位。此外,南山小学校本部向上坝校区派出11名年轻的骨干教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其中还有2名教研组长,上坝校区也选派4名教师在校本部跟班进修。“这些骨干教师来了后弥补了学校学科短板,促进校区各学科齐头并进,在校区内形成了教研互动。”周利强表示,他对上坝校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