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涓涓,大河满满。五华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以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五华打法,在县镇村之间“开渠穿井”,让整个“水系”充盈丰满。作为百万人口大县,五华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建机制、树典型、强保障、聚合力,锚定进位目标,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五华谋定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镇级国企“强镇富村公司”全覆盖,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县16个乡镇,激活了“百千万工程”一池春水,成为乡村共富的新引擎。与传统的合作社相比,国企“强镇富村公司”由专业能人运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仅专业度更高,资本也更加厚实,运营更加规范,可以说是合作社的升级版。
【水寨镇强镇富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剑波:整合自己镇域内的资源和一些相关的服务项目,整合好之后,我们再来考虑散发到各村去,集约好各村的资源,达到“强镇富村”的一个功效。】
【水寨镇党委书记 黎辉文:先把公司的“强镇”功能发挥出来,就是在强化镇域经济、保障镇级公司整个资产运营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拓展。在公司“强镇”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再开发“带村联农”的功能,把各个村的资产、资源的优势项目,整合到公司里面来共同运营。】
五华县水寨镇强镇富村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去年镇公司经营性收入700余万元、净收益250余万元,预计2024年经营性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
华城镇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从曾经的老县城到规划中的高铁新城,该镇如同一根弓,将镇中心区域拉成了满月形状。一个交通便利、城绿交融、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高铁新城,依稀可见。
【华城镇党委书记 曾映贤:提高镇域发展格局,深入调研和评审论证, 提高规划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加快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狠抓人居环境生态整治,抢抓典型镇村建设机遇,积极营造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的良好氛围。】
以“典”带面,全域开花。五华县聚焦镇域发展,将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作为推动华城镇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重要抓手,全面优化城镇功能,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发挥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产业村长、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新农人……一年来,五华县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围绕这些新鲜的话题,五华的乡村发展有了不小的变化。五华在全市率先推行“产业村长”工作,全县聘请了237名(次)“产业村长”,累计带动3000多农户就业。该案例是梅州唯一被省委深改委评为“激发经管团队活力”的典型。
张春梅是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红山村的“产业村长”。这几年来,她通过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种养业,大力推广“山上果药茶、山坡猪牛鸡、山下鱼鸭鹅”的生态种养方式,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带动乡亲们耕山致富。
【产业村长 张春梅:我们一开始是一个小户来养,几百只几百只来养,现在我们的年出栏量能达到10万只左右。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有3500元以上。】
“百千万工程”关键在人、在干。乡村需要人才更有针对性地出谋划策、献计出力,为乡村发展揽住“才气”。安流镇连续三年举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乡村人才“破土而出”。
今年的擂台赛现场有17家企业参赛,项目以农业类、服务业类、工业类为主,涵盖养殖业、水稻种植、制衣和电子加工业等多元产业。他们图文并茂、有理有据介绍了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经验做法,以及下一步谋划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思路。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宝剑连续三届担任安流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主评委,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共同富裕带头人”行列,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宝剑: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呢我们(参赛企业)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去参与其中,助力“百千万工程”。】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合力干、群众主动干,五华形成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浓厚氛围,让“百千万工程”惠及千家万户,万千乡村换新颜。广大群众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自己的家乡自己来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周江镇峎头村,从高空俯瞰,崭新的柏油路平坦通畅、整洁漂亮,串联起家家户户。行走在村道上,车辆驶过,往日的颠簸和尘土飞扬都消失不见,村里修新路,对村民而言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
【村民 缪铁恩:主动向身边的亲人,自己的兄弟们(自发捐款) 整个一家人自愿参与捐款也有一万多元,到目前为止,村容村貌也是得到了完完全全的改变。】
【村民 缪土姐:对这一次峎头村村道的升级改造,我们作为老村民也好 包括村里的其他群众也好,都觉得很满意。】
在河东镇走马村白塘片区路段,一条平坦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环村而建,直通村外,两边沿路建设的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照亮”了该村的乡村建设之路。
【村民 周炳泉:这条路顺利修好了,中途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大家同心协力共同修好了。】
【村民 周育源:路都修好了,许多群众都非常热心为公益,道路畅通 灯火通明,大家都十分满意。】
去年受台风“苏拉”“海葵”影响,河东镇黎塘村洋塘大桥被洪水冲断,影响了周边群众的日常出行,给群众带来极大地不便,在广大乡贤、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实现了桥梁重建通车。
【乡贤 李立新:我虽然移居香港,但是我也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家乡的事就是我的事,当我了解到洋塘大桥要重建,我第一时间响应,捐款30万,同时我也发动其他乡贤积极捐款。】
除此之外,五华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远远不止于此,当前,五华各镇村坚持以群众路线实施推进“百千万工程”,动员广大乡贤、村民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与受益者,有效地将乡贤、村民力量转化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