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15年五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6-04-11 来源:五华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1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工业新城、宜居五华”为目标,抢抓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以及广州对口帮扶的机遇,扭紧“三大抓手”,坚守“两条底线”,大力推进“两新两特两重点”,全县经济运行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经省、市核定,初步核算,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6.43亿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6亿元,增长4.0%,拉动生产总值(GDP,下同)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8亿元,增长11.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29.3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61.99亿元,增长11.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23.3:29.1:47.6调整为今年的21.9:29.1:49。县内人均生产总值11722元,比上年增长9.2%

2015年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注册3717户,比上年增长15.72%;注册资金2.1亿元,增长44.4%;新增从业人员5343,比上年增长23.97%。新增私营企业560家,比上年增长27.85%;注册资金2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1%;新增从业人员14669人,增长45.48%。全社会从业人员46.85万人,比上年增长3.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60人,比上年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2.42%,与去年持平。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涨1.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虽然当前五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面深化改革和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工业经济总量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和工业企业质量有待突破;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缺口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亟待增强。

二、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精致高效现代农业转变。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业增加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粮食总产量32.36万吨,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稻谷28.06万吨,增长0.2%;甘蔗7311吨,比上年增长4.6%;烤烟2414吨,比上年下降6.5%;花生产量为7582吨,比上年增长10.1%;大豆产量为3792吨,比上年增长1.3%

 

主要农产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2015年实绩

比上年增长 %

谷物

287439

0.3

   其中:稻谷

280607

0.2

花生

7582

10.1

大豆

3792

1.3

甘蔗

7311

4.6

烤烟

2414

-6.5

木薯(鲜)

27389

0.6

茶叶

1012

5.6

水果

81063

7.5

肉类产量

57480

0.09

    其中:猪肉

42953

-1.2

生猪年末存栏头数

447963

-1.1

耕牛年末存栏头数

28086

-5.8

全年肉类总产量57480吨,比上年增长0.09%,其中:猪肉产量42953吨,下降1.2%。生猪年末存栏447963头,下降1.1%,耕牛年末存栏28086头,下降5.8%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8153吨,比上年下降3.0%

全年林业完成人工新造林16.4万亩,年末森林覆盖率70.15%,比上年提高0.62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累计达78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县级森林公园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产值与效益相得益彰。2015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完成工业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口径)26家,实现总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增加值13.2亿元,比增15.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15年实绩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16173万千瓦时

-28.3

涤纶纤维

65393

6.2

饮料酒

3945

-34.9

中成药

5080

47.4

家用电热器具

404.2万台

41.0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销售收入增长较快,经济效益稳定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口径)实现销售收入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3.95亿元,增长40.1%。全年工业用电量18696万度,增长15.2%

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3个,实现总产值31.6亿元,增长21.7%,建筑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94亿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60%。其中,交通投资24.46亿元,增长3.4倍;工业投资34.22亿元,增长56.6%,其中技改投资13.94亿元,增长13.8%;房地产投资9.45亿元,增幅达49.9%;其他投资1.81亿元,增幅21.4%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名称

本年实际(万元)

去年同期(万元)

对比增减(%

总计

699440

437150

60.0

交通业

244620

56016

336.7

其中:高速公路

203095

47708

325.7

工业投资

342181

218463

56.63

其中:技改投资

139425

122482

13.83

房地产业

94517

63046

49.92

其他投资

18122

14933

21.3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种运输形式竞争有序,综合运力进一步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5.36亿吨公里,增长12.4%,完成旅客周转量4.85亿人公里,增长11.4%。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246公里,比上年增加124公里,增长4.0%。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由上年的96.7公里增至本年的100.27公里,比2014年底增加3.57公里,增长3.7%

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0276户,比上年增加5.1%。通讯网络快速发展,全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43374户,比上年增长4.3%

旅游事业是我县重点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紧紧抓住城市化进程和深梅旅游路线扩展的契机,推出了以山、水、泥为特色的旅游项目,扩展了以热矿泥温泉山庄和益塘水库、七目嶂等为生态旅游景点的线路,打造以“长乐古城、生态五华、养生胜地、田园山水、乡野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我县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接待人数、收入双双大幅增长。2015年共接待游客4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1%,全县旅游业总收入达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六、商业、外贸、财政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 201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3.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城乡分:城镇实现零售总额58.07亿元,增长11.1%,农村实现零售总额22.94亿元,增长8.9%

对外经济工作成绩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251万美元,增长15.9%,外贸出口总额182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1584.76万美元,比上年回落42.46%;一般贸易出口16685.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86%。实际利用外资实现53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7.36%

2015年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7.07亿元,比上年增长40.3%

七、金融

金融业快速发展,存贷款余额实现同步较快增长。2015年末,全县国家银行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21.2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2%。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70.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7%

人保、人寿保险费收入1.42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22%。其中:人民保险保费收入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人寿保险费收入1.0亿元,比上年减少34.6%

八、教育、科技、文化

教育事业在“教育创强”的带动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投资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办学质量持续稳定提高。全年教育财政拨款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县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100人;普通中学55所,在校学生77123人,减少7.8%。其中:高中学生31744人,减少7.0%;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4784人,比上年减少12.4%。全县共有小学160所,在校学生92483人,增加745人,同比增长0.81%;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与上年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与上年持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100%,与上年持平,高中毕业升学率92.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在2015年高考中,全县入省大专A线以上人数达4589人,入围率为43.4%,入本科线以上人数2096人,入围率19.8%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科技队伍有所减少。我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916人,同比减少2%。全年申报国家专利例222例,授权例151例,其中发明专利申报6例,授权3例。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各种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广场文化丰富多彩。2015年我县的两个专业剧团以及各业余剧团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扩宽演出市场,广泛深入农村山区巡回演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全年两个专业剧团和县文化馆一条龙业余剧团送戏下乡演出168场,为山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电影行业在多种文化竞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调动电影队的积极性,出动宣传车广泛宣传,送影下乡,每周周末在县府广场和清水公园播放电影,全县合计共放电影7648多场。图书馆现有藏书13.2万册,进馆读者11万人次,图书流通量9万册次。县城文化广场业余演出26场次。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到2015年止,全县共建调频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站16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个,有线电视用户6.85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8%,对推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卫生、体育

医疗卫生事业有新的发展,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医疗设备日益先进,医保网络逐步扩大,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2个,床位256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02人,其中:执业医师1009人,增长6.7%;执业助理医师1054人,增长7.3%

一年来,全县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或双休日在县城举办大型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棋类、健身竞走等大型群众活动28场次,精心组织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和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主场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终于冲甲成功,成为全国唯一县级拥有甲级球队的县。

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体育爱好者的文体生活。体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以全民健身为主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全县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体育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明显。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城市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7人。2015年加强了对11个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和5个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全面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16.4万亩建设任务和 “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3.3万亩种植任务完成森林抚育31.7万亩。改造提升了31.8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启动了水寨星湖岭、河东天云岭县级森林公园,潭下宝山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双华高山寨、横陂贵人嶂、梅林松桂园等7个镇级森林公园建设。

 1210日,五华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工作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有38个单位被省授予“广东省无烟单位”称号,县城116个单位被评为卫生单位,64个居民小区被评为卫生社区。县城18个行政村被评为市卫生村,6个行政村被评为省卫生村。兴建了长乐公园、上坝公园、狮山公园,改造了一江两岸河堤,提高了县城品位,树立了五华县城的新形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63929人,比上年增加100807人,增长7.4%。其中,常住人口为1080842人,比增0.4%。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75804人,占总人口的12%;乡村人口为1288125人,占总人口的88%。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62338人,女性为701591,性别比为108.7%。出生率为13.42‰,比上年下降1.1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65‰,比上年提高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76‰,比上年下降1.16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五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3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7元,比上年增长8.3%,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8元,比上年增长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社保工作稳定发展,社会保险人数稳中递增,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121.6万人,增长0.6%。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40.7万人,增长1.8%。年末,全县28578人参加失业保险,比增7.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52717人,比增3.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359人,比增4.2%;有28113名离退休人员享受了社会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5.8%

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61672人,其中城镇485人,农村61187人。全年共发放医疗救助2744.85万元救助81073人次。目前,全县各乡镇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说明: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县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各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运用的有关价格指数来源于市统计局物价调查科的反馈数据,仅供参考。

4、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报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报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新口径)。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本公报中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上年《五华县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

6、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县交通局;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县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县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成果、专利数据来自县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和电影数据以及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县文广新局;体育数据来自县体育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卫生数据来自县卫计局;户籍人口及非农人口来自县公安局;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环境保护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其他数据来自市、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