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流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红山村“微改造”焕发乡村新活力
时间:2024-09-03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决策部署,安流镇迅速响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起来,全面铺开农房风貌提升工作,致力于绘制一幅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作为典型示范村,红山村全面展开了一场以提升乡村居住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的“微改造”行动。

       一、高度重视,快速响应,科学规划引领新风尚

        安流镇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农房风貌提升的推进会议,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通过建立“镇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镇、村二级主体作用,号召镇驻村工作组和村(社区)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人员,通过镇村两级紧密联动,确保每位干部都能深入群众,实现改造工作的无缝对接与全面覆盖。同时,坚持规划引领,依托专业规划设计院的指导,力求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以“低成本、高效益、精细化”为目标,精心雕琢乡村新貌。

       二、精准施策,破解“赤膊房”难题,精细改造显成效

        面对资金与时间的双重挑战,红山村勇于破局,以创新思维精准锚定“赤膊房”改造这一难点,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通过全面排查,广泛动员镇村干部深入每家每户,确保废旧房屋拆除、“赤膊房”风貌提升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坚持政策引导、党建引领,深入宣传政策,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推动成立“百千万基金”,为农房提升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镇村干部亲力亲为,为最大化节约资金,针对困难家庭,采取“村委买油漆,主家搭竹架,干部上墙刷”的工作方式,采用“五步法”——压檐口、亮墙身、加脚线、描腰线、画门窗,对农房外立面进行精心整饰。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三、保留特色,融合创新,展现乡村独特魅力

        在改造过程中,红山村始终秉持“尊重传统、融合创新”的理念,注重保留红砖房特有的乡土韵味,同时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近日,在志愿者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首户困难家庭农房的风貌提升项目顺利竣工,成为了乡村新风貌的生动写照。改造后的农房,原先裸露粗糙的墙面被换上了细腻雅致的新装,同时巧妙保留了红砖房独有的乡村风情。建筑整体选用红色作为主色调,不仅与村名“红山”相呼应,寓意着留住乡愁、美丽长存,更寄托了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景。

图片3.png

       四、广泛动员,深入推广,共筑和美乡村

        乡村的美丽蜕变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安流镇积极动员村民与镇村干部携手并进,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力军,增强村民责任感,激发村民主人翁精神,促使村民自发地投入到整治自家庭院、美化生活环境的行动之中。同时,广泛动员青年干部,组建成立一支100人“百千万志愿者”突击队,广泛汇聚各方力量,针对村内环境问题,采取“点线结合、全面覆盖”的策略,开展“大兵团”清洁作战行动,全力补齐农村环境卫生短板弱项,确保环境整治无死角、全覆盖。此外,安流镇还通过召开会议,将红山村首户改造的成功案例广泛宣传和推广,包括施工图纸、工程造价、风貌效果等,为其他村(社区)农房风貌提升提供有力参考。

       五、展望未来,持续深耕,打造安流典范 

        下一步,安流镇将继续深耕农房“微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落地,不断提升农房建设品质与风貌水平。安流镇将以红山村的成功经验为引领,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精治理”农房风貌改造的“红山路径”,为打造现代化新农村树立“安流典范”。同时,安流镇也将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的力量与智慧,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