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造新生,安流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启乡村振兴“金钥匙”
时间:2025-09-15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安流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创新实践、精准施策,将沉睡的土地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农用地规模化流转、建设用地优化重组、避险搬迁安全有序推进及宅基地灵活退出机制,安流镇正书写着土地高效利用与乡村焕新的精彩篇章。

图片1.png

  农用地整理:规模化流转,唤醒土地新活力。安流镇深耕农用地整理,以“百亩方”“千亩方”项目为引领,推动耕地集中连片。低坑村先行开展“千亩方”项目,一期建设规模363亩已全面完工,项目二期建设规模207.42亩,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为20.45亩,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助力农业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双福村“百亩方”项目建设规模404.42亩,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预计新增耕地75.89亩,为现代农业发展铺平道路。 

图片2.png 

图片3.png

       建设用地重构:整合资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面对农村宅基地闲置与低效利用问题,安流镇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提出货币补偿、安置房等多种补偿方式,满足村民不同需求。以石门村作为试点,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制定搬迁方案,拆除老旧闲置宅基地,规划新建公寓,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时,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将原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套厨房、饭堂、卫生间和休息室、老人娱乐活动室等基础设施,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原工商所改造为农贸市场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市场活力。

图片4.png

图片6.png

  避险搬迁:扎实推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针对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安流镇实施避险搬迁工程,以石门村为重点,通过建设用地腾挪,优先保障受威胁村民的住房安全。搬迁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愿相结合,制定详细搬迁方案,确保搬迁过程安全有序。

图片7.png

图片8.png

       生态保护修复:涅槃重生,重塑山水底色。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统筹开展5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空间。实施水环境提升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争取到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和省级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通过建设生态壅水坝、进行水生植物修复、进行河道清障等,系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施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和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程,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约2247.21亩,真正实现“废地复绿、矿山重生”。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工作亮点与成效: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安流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亮点纷呈。规划引领方面,完成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为整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创新模式上,通过“土地整治+规模种植”、“土地整治+新村建设”等多种模式,破解土地利用难题。产业导入方面,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引进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公司,促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资金统筹上,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11.png

        安流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规划引领、政策融合、多元投入,初步形成了“整治促整合、整合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接下来,安流镇将继续以“保护好资源、活用好政策、选择好产业、促进新发展”为愿景目标,大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地方生态价值产品转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等,走出一条以土地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新路。

  编辑:黄睿杰、李慕嫦

  审编:古伟财

  审核:张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