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布镇 | 撂荒土地复耕,让“沉睡”土地“活”起来
时间:2022-07-13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随着一株株荒草的倒下,一块块新土被翻起,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入春以来,长布镇将全镇范围内的撂荒地进行科学治理,通过采取多形式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昔日的沉睡的荒地正在一点一点地变为肥料充足的良田。

图片

图片

  长布镇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大力培养农机手,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能力,撂荒复耕共投入机械、农机180个台班机次,已备耕好1800多亩待播种、耕种。

  通过复耕复种,一批昔日的抛荒地如今重现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复耕景象。看到过去无人问津的土地,变成如今抢手的“香饽饽”,种了一辈子水稻的村民开心不已。

图片

图片

  田间大多数水稻已谷粒饱满,不久也可喜获丰收。而泛黄成片的稻谷,除了暗藏村民即将丰收的喜悦外,还将村庄装点得如油画小品般美丽,浓郁的乡村气息让人赏心悦目,景色醉人。

图片

图片

  “又到玉米丰收时,满村尽带黄金甲”。玉米地里,饱满的玉米挂在玉米秆上,今年第一轮的玉米已经喜获丰收,不少村民已经开启第二轮玉米种植。

  走在乡间道路散步时,还能见到邻里之间赠送玉米的景象,“我家玉米今年大丰收,给你家送一点,可甜了!”

图片

图片

  长布镇通过多渠道提高村民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镇村两级干部要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扛在肩膀,各村(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二是摸清底数,分门别类对标对点(图斑)建档,逐一销号,采取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大后小、先优后劣进行复耕复种,采取镇村干部包片包块包干责任,多门思路多创新,采取适种品种,因地制宜进行复耕复种,坚决杜绝非粮化;三是加大宣传发动,广泛宣传“一年撂荒取消地力补,两年撂荒村委牵头、村民小组主导进行免租集约”,同时开展悬挂宣传标语、微信及电话通知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复耕复种,营造浓厚的农业生产氛围。

图片

图片

  长布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行租赁制、股份制、托管制、代耕制等多种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小块田”变成“大块田”,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防止农村土地撂荒。

  土地是农民的根,也是农民致富的基础。现如今的长布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可耕种的良田,复耕复种撂荒地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将荒地蝶变为致富田、丰收田带动村民增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