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布镇锚定“文化强镇”目标,以红色基因厚植精神根基、以志愿服务凝聚群众力量、以优质供给激活文化活力,推动“红色+志愿+非遗+传播”多元融合,走出一条具有长布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红色基因赋能,打造革命文化传承高地
长布镇致力于打造“文化强镇”,通过红色历史的传承、志愿服务的推广以及优质文化的供给,实现了“红色+志愿+非遗+传播”的深度融合。以福兴村和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五华元坑的革命遗址为依托,将保护革命历史遗迹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开创了“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旅游”双模式发展路径。不仅让革命故事得以生动讲述,还带动了了周边农家乐的消费,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志愿服务为基础,构建全民共享的文化生态
为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态系统,长布镇创新性地推出了“公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涵盖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及客家家礼学堂等多种特色课程。这些课程由乡贤担任讲师,吸引了超过180户家庭的积极参与,目前已开展培训13次,480余人次参加。公益课堂不仅丰富了乡村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优质文化供给,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长布镇通过“文化惠民+非遗传承+国学浸润”的三位一体供给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次举办送戏下乡、非遗展示、广场舞交流等活动,惠及多个村庄;同时开展《中国人中国字》等国学诵读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全年举办各类镇村级体育赛事35场次,引导村民参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乡村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石榴花》引领,构建全方位文化传播网络
《石榴花》文学报创刊于2005年5月,由我镇文学艺术爱好者自发组织和编撰出版发行,是梅州市唯一的镇级文学报,曾被广东省作家协会评为镇级文学创作“先进单位”,是我镇一块闪亮的文化品牌。开设了多个专栏,如“榕树下”、“诗情画意”、“百千万工程”等,累计出版58期,发行量突破30万份。“百千万工程”政策宣传板块更是架起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文学艺术家们深入参与各村采风创作,不仅展示了长布镇的自然风光和社会变迁,共同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文化振兴画卷。
长布镇将继续深化“文化+”战略,强化红色精神的基础作用,凝聚志愿服务的力量,通过优质文化供给促进全面发展,并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范围,力求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