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五华县:努力迈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时间:2023-03-02 来源:五华县郭田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书记访谈

  日前,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畅谈该县如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奋力开创五华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局面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图片


  记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请您谈谈五华如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朱少辉:我们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与落实省、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起来,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做到“认真学、深思考、快行动、见实效”。

  一是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通过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全县传达贯彻大会,举办专题研讨班,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培训、宣传宣讲,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二是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和党中央“九个深刻领会”部署要求,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五华的赶考之路。

  三是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紧扣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和省委书记黄坤明来梅调研讲话及省委、市委系列会议精神,认真思考、系统谋划推进五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实践路径。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会,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记者:梅州当前正全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五华的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将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地方情况实际积极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少辉:接下来,五华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具体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项目为王、实业为上、民生为重,增动能、激活力、补短板,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努力迈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一是更足信心融湾先行。五华将充分发挥苏区融湾“最前哨”优势,做到思想上、行动上、落实上快人一步,加强“苏区+湾区”政策研究,着力在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方面,拿出五华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把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

  二是更强决心攻坚项目。坚持项目为王,以“产出思维”谋项目抓项目,强化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统筹,全力推进高铁经济产业园、梅蓄二期、三渡水抽水蓄能电站、华润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型储能产业园、智能机械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完成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1.94亿元。

  三是更大力度大抓产业。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加强产业布局,壮大电子信息、五金机电、制酒制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以上。强化平台支撑,抓好园区提质增效,探索建设“飞地园区”,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瞄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头部企业和珠三角地区进行靶向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引进更多“打粮食”项目。

  四是更高标准振兴县域。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旺镇、文旅名镇、农业强镇、特色小镇,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抓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社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做强茶叶、丝苗米、蔬菜、高山红薯、稻虾共作、生猪养殖、预制菜等特色产业;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是更加精准优化环境。强化“用户思维”,深入践行“办得更快、服务更好”“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服务理念,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通过优服务、提效率,留企业、留人才。深入开展“绿美五华”行动,落实市“1+N”人才政策,实施长乐人才振兴“八大行动”计划,打造更加绿美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越的人才环境、更加昂扬的干事环境。

  六是更为用心改善民生。坚持以“小财政”办“大民生”,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就业提质,关注“老弱病残妇幼”群体,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繁荣发展文旅体事业,用工匠精神发展足球事业,擦亮“球王故里·足球之乡”品牌。

  记者: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五华如何以高水平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

  朱少辉:五华将以更严要求强化党建。继续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建赋能工程,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四强四优”模范机关、“五型五好”党组织创建,抓实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服务工作,积极创建“无信访村(社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现场走马

  从春天出发 向未来迈进

  从春天出发,新的耕耘已经开始,奋进的脚步向未来迈进。连日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五华县的生产车间、项目现场、乡村振兴一线,看到的是一幅幅真抓实干、激情奋进的画卷,感受到的是春光无限的朝气蓬勃。


  图片


  五华奋力开创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局面。

  走进河东工业园,亩均年产值超300万元的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梅州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正进入建设收官阶段,项目将于今年6月全面投产,将为五华培育壮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向前迈进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占地20亩,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年缴纳税收700万至8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王劲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供电片区供电能力,有力带动和促进五华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


  梅州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进入建设收官阶段。

  坚持项目为王、实业为上,是五华全力迈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的“C位”法宝。在总投资120亿元的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地下100多米处开挖二期项目主厂房,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梅蓄项目副经理詹才峰介绍说,梅蓄项目二期工程于去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今年开春以来总体进度明显加快,计划2025年可全面建成投产。届时,梅蓄项目两期8台机组共240万千瓦投产发电运营,年税收约2亿元,项目的效益和前景相当可观。


  图片


  广东金西湖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车间生产同样忙碌不停。广东金西湖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纽扣、针线、坯布、服装”等生产于一体的企业。公司落户五华8年,从一开始租借厂房到如今投资1亿多元建成占地30亩的高标准厂房,一步步做大做强。在新厂房,只见布料穿过全自动吊挂流水线,工人们手扯布片缝纫,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件件成品校服,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昭示着公司产品产销两旺。“目前订单饱和,预计今年产值能达5000万元,同比增长70%,我们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十足。”公司负责人蔡伟达说。


  图片


  广东汉光超顺预制菜中央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预制菜。

  在位于五华县工业园区内的广东汉光超顺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预制菜中央厨房,工作人员正在赶制预制菜,菜品包括梅菜扣肉、肉丸、大盆菜等。“公司去年紧抓预制菜产业风口,上线2条生产线,产品种类达30多个。”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超说,预制菜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去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接下来,公司将以安流蔬菜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多镇连片种植芥菜,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


  华城镇兴中村150亩胡萝卜迎来丰收。

  与项目建设和实业发展相得益彰的是,五华全县广袤乡村(社区)也在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春天故事”。在华城镇兴中村,150亩胡萝卜正迎来丰收,预计产量可达100万斤,利润约20万元,越来越多元的产业项目,不断扩宽了村民的增收路径。在水寨镇西河社区,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服务的“一张网”兜起了百姓大小事,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华城镇维新村,村民通过“数字华城”及时反映出行难问题,仅半年,一条扩宽的硬底化道路便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原来的村道一半是泥路,一半是破烂的硬底化道路,出行相当不便。”维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汝权说,群众反映问题后,当地党委政府立即行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深刻体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如今,五华正从春天出发,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胜景。

  

精彩故事

  “五华是我们的福地”

  ——广东金西湖实业有限公司搬进新厂房正式告别租借厂房历史

  今年正月十六一大早,广东金西湖实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搬进了位于河东工业园、投资1亿多元建成的高标准新厂房,正式告别了租借厂房的历史。

  回望公司落户五华8年的初衷和历程,公司负责人蔡伟达难掩激动之情。“我是福建人,我爷爷年轻时在五华做生意赚到了家族的第一桶金,所以对五华特别有感情,五华是我们的福地。”蔡伟达说,投资五华,一开始靠的更多的是感情和父辈的引导,后来一步步做大做强,并决定在这里增资扩产,靠的就是实打实的信心和政府用心用情的服务。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五华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蔡伟达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的良好服务助其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建设,成功跑出了增资扩产的“五华速度”。“今年除夕,为了帮助我们早日搬进新厂房,当地政府还协调派出技术人员,帮我们及时完善网络等办公条件,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的细节,让我特别感动。”

  如今,新厂房的投入使用,也给公司带来了新气象和新动力,全体员工正信心满满忙生产。据介绍,公司接下来准备在现有100多名员工的基础上,再招聘100名员工,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来源:掌上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