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05-0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河东镇人民政府镇长  邓日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东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河东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市“123456”工作思路和县“一核两区三组团”发展战略,抢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政策机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整改落实,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年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18.62亿元,镇级财政收入1.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450元。

  ——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成立河东土储工作专班,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大力推进河东绿色生态工业小镇、华兴东路、增塘土储板块、美术馆、寨顶巷历史商街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天云岭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首期建成开园并启动二期建设;完成垦造水田任务220多亩,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亭岗金柚、琴江香占优质稻、林石村小龙虾、黄坑“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推进丝苗米产业园建设,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以发展梅州柚优势产业为契机,新开垦禾尚田金银花基地约700亩,在平东、林石等村备耕柚果产业1000多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约30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和联岭、桂田、增塘、油新、下陶等村道路硬底化55公里,完成罗塘、黎塘等村“畅返不畅”和窄路面加宽工作。完成油田圩镇1.7公里水沟工程、年度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桂田水库供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任务,EPC项目在全县率先完成县级验收。

  ——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绿化美化深入开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等人群,在天云岭、幸福山等地植树造林500多亩、4万多株;积极发动各村(居)群众开展“植树栽花、搞靓屋夸”活动,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同时利用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助推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油田片依托国道G355、大嵩河,积极打造油新、化裕、和民等“三村联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目前工程总进度达70%以上,2021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将把沿线村打造成“一河两岸、美丽宜居、休闲农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南片依托蕉州河,大力推进林石、枫林、黄坑、黎塘等多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完成林石村全长2.8公里沿河景观大道建设,10月成功举办了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生态治理全面加强各村(居)持续推进“两美”行动、再掀“三清三拆三整治”热潮,城乡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进一步健全。一年来镇级河长巡河678人次,村级河段长巡河968人次,巡河发现“四乱”问题19宗并跟踪整改到位;大力整治偷采河砂工作,整治无证非法堆放经营河砂点9处,捣毁偷砂道路3条,打击处理非法偷采河砂5宗。狠抓森林防灭火工作,重新添置一批防火阻燃服、风机、水枪、宣传喇叭等应急储备物资,查处野外违规用火案件15宗、行政拘留1人,依法查处违规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5宗,罚款8万多元。抓好卫片执法图斑点整改,53个卫片图斑点全部复耕复绿到位并完成上级验收,5388个占耕摸排图斑数据按时完成上报、复核、公示。城乡环境不断优化。抓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建成污水处理池45个、运营33个;抓好露天焚烧秸秆和县城禁放区16个村(居)烟花爆竹燃放污染防控,大力推进“126”整治工作,一年来组织村建、市场监督、城监、应急等部门整治圩镇“六乱”40多次,制止农村“两违”行为100宗,拆除违建房屋17宗2510平方米,进一步规范了圩镇秩序,有力扭转农村未批先建不良风气。

  ——重点民生进一步改善。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大力实施扶贫项目,加强建档立卡有劳动力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通过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资产帮扶、政策兜底等一系列措施,全镇2014户贫困户6229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61元。文教卫生事业全面进步。持续完善镇村文化宣传阵地,成立了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6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镇;大力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叶定思同志荣获“2019年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张勇鹏同志荣获“2019年度五华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再坑村张燕芳家庭荣获“2020年梅州市文明家庭”称号;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筹集700多万元成立河东镇教育发展基金会,营造重教重学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院软硬件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按照“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实行日排查、日收集、日报告制度,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四个一律”、建立“一人一户一车一档”、落实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广大医务工作者、镇村干部、志愿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确保了河东无疫情发生。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低保、五保核查,取消低保五保户22户123人,新增低保五保户26户132人,落实办理残疾人残疾各种证件及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发放护理补贴48.2万元、生活津贴15.3万元,实现“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完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软硬件设施,完成900多名退役军人登记信息采集、建立档案800多套,获评省“五星级”示范服务站。

  ——社会治理进一步深入。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一年来解决上级转办案件257宗、调处群众矛盾纠纷364宗;持续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对辖区内登记在册的658名患者做到救治到位、监护到位。继续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投入和线索摸排力度,处理上级转办线索17条,有力打击了涉黑涉恶犯罪行为。牢固树立“一失万无、万无一失”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全镇安全生产领域大整顿、大检查,严厉打击各行业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切实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2020年,全镇综治信访、扫黑除恶、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均在县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强化思想建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持续引导广大政府部门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做足做实各项理论学习功课,持续提升广大干部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增强清正廉洁意识。强化组织建设。以“组织力提升”为主题,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重点项目征地建设等落实重点工作方面的核心引领及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选举程序稳妥推进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以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深刻汲取曾志权、李华楠案教训,以案为鉴,令行禁止,持续净化政治生态,镇村干部底线意识、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村级巡察为契机、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强化“两违”线索排查,2020年全镇立案查处7宗,处理违纪党员7人,日常谈话16人,谈话提醒58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工作规则、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完成乡镇体制改革,完善9大办、5大服务中心、1个退役军人服务站机构设置,成立行政执法大队,承接下放镇级权限,优化政府职能。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马上办”和审批服务便民化,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河东发展的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虽然我镇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有序平稳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发展基础来看我镇财政收入小、财源税源不宽,镇域综合竞争力不强;从民生改善来看目前镇村公共设施落后,文教卫体等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充分;从维护社会稳定来看法制教育和普法宣传步伐缓慢,群众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不稳定因素还时有发生,同时受财力、项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涉及民本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政府自身建设来看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接下来我镇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23456”思路举措和县委构建“一核两区三组团”科学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工业新镇·绿色河东”。

  围绕上述思路和要求,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加快推进华兴东路、长乐大道建设,带动下一、高榕、河口等沿线20多个村与河东绿色生态工业小镇一起融入县城发展,推进联增大桥建设、谋划建设联增大道,带动增塘、走马等村融入琴江新城发展;扎实推进省道S226河东段、S239平南段、丰华高速河东联岭互通至平南圩镇连接线等道路改造工程。实施琴江河碧道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不断改善城乡生活条件。优化整改长乐农贸市场,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迁建,谋划油田、平南片区农贸市场建设,做好500千伏、110千伏油田输变电工程用地扫尾工作,配合推进5G基站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

  (二)突出产业兴镇,提升经济实力。

  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筑巢引凤,抓好绿色生态工业小镇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排污、供电等配套设施;积极主动融入“双区”建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疗用品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布局加强招商引资,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进驻园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依托“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金字招牌,抓好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水田复耕复种,扩展种植琴江香粘优质稻,集约撂荒土地加快打造禾尚田金银花、茶亭岗梅州柚等基地,规划建设金柚公园。三是培育发展以国大畜牧生猪、林石小龙虾为重点的“菜篮子”、以大昌粮贸琴江鲜米为重点的“米袋子”、以茶亭岗金柚和英特泰特色农业基地生产水果为重点的“果盘子”、以油田优质矿泉水为重点的“水缸子”等富民兴村产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让优质产品资源走出河东、推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三)突出双城联动,打造亮丽名片。

  一是加强城区规划。规划建设观灯广场和长廊,提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坝迎灯会”知名度;强化城区宜居环境、商贸旺地、产业集聚功能,加快长乐戏院、粮仓、农机厂、三号山头等地块征储和老城改造步伐,谋划增塘土储板块建设商住地标性建筑,与对岸水寨镇相互映衬,形成“双城联动”格局,提升我镇区位优势。二是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发挥河东城区提质增效主战场作用,以长乐大桥(河口)至河东堤走马段约8公里的堤路建设为依托,扎实推动县美术馆、寨顶巷历史商街等项目建设,对古码头、古民居、古村落实施修旧如旧工程,发展琴江夜游“夜经济”,全面焕发“水寨古墟”“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活力。三是抓好城区环境。配合县水务部门推进县城污水管网工程河东片区建设,加快县城污水管网二期圩镇朝阳桥排污圳改造;巩固和提升“双创”工作成果,完善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处理体系,持续开展圩镇“六乱”整治、加快圩镇规范化建设,完成油田圩镇升级改造,解决多年街道“臭水沟”问题。

  (四)突出乡村振兴,锻长板补短板。

  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帮扶,让贫困人口真正“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结合各村资源禀赋,规划发展一批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扶贫示范村,多方式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逐步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低收益”村。二是因地制宜、分片打造河东、平南、油田“三片齐飞”。平南片依托丰华高速公路平南出口,谋划升级黄泥寨温泉旅游产业,完善黄坑集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农旅观光体验园,培育发展林石南药仙人草、小龙虾、兰花基地,以蕉州河为纽带推进林石、枫林、黎塘等新农村村建设,串珠成线,以点带面连片;河东片依托融入县城发展优势打造商住旅游业,同时打造天云岭省级森林公园、花卉产业园、长乐文化广场和琴江水世界,带动河口、牛石、黄湖、赛洞、布头等村发展休闲旅游业;油田片依托河东绿色生态工业小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五华)配送中心建设及兴华高速河东出口,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推进油新等村发展草莓、西瓜、百香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三是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道硬底化、集中供水、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两美”行动、“126”专班工作,开展“无违建村”创建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抓好碳汇造林、残次林改造,落实林木种管护责任,坚决遏制森林火灾,加快打造天云岭森林公园(二期),完善幸福山、黄基山等休闲森林小公园,不断提升城乡绿色生态环境。狠抓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和县城范围禁放烟花爆竹工作,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加强资源管理、打击非法偷采资源行为,着力建设美丽、整洁、干净的宜居家园。

  (五)突出共建共享,普惠民生福祉。

  一是建立健全镇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河东第五小学综合楼、化裕小学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学位不足问题。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二是严格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建立“基本保险+大病保险+保尚保”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综合保障能力。三是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把“境外输入、市外输入、冷链输入”三个关口,严防死守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压实镇村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责任,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六)突出高效治理,促进社会稳定。

  一是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聚焦初信初访化解工作,集中攻坚一批疑难复杂信访矛盾,做好重要事件节点信访维稳工作,精准把控各类基层风险隐患,及时化解、防控社会矛盾纠纷和涉访涉稳突出问题。二是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巩固提升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套路贷”等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刑释解戒、社区服刑、问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非煤矿山、道路安全、建筑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突出政府建设,提升行政能力。

  一是改进政府职能。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指尖办”,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增强政府机关干部职工“八种本领”,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考核,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执政水平。二是提升法治水平。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扩大《民法典》学习宣传覆盖面,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社会公示、听证和合法性审查,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效率,坚决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深化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不断提高行政透明度。三是坚持清廉自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守牢廉政底线,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新的一年有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心聚力建设“工业新镇·绿色河东”,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