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骐骥队满怀热忱,奔赴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彩绘龙村焕新颜・童心课堂筑未来”主题实践活动。这支年轻的队伍以实际行动扎根乡土,在助力乡村美化、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足迹。
走进龙村,单调的村舍白墙曾是村落颜值的“短板”。骐骥队队员们顶着酷暑深入巷道勘察,将客家风情、传统孝德文化等元素融入创作构想。分工协作间,颜料在指尖流转,一幅幅生动的文化图景在白墙上渐次铺展:孝亲敬老的温馨场景、客家民居的独特风貌与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致交相辉映,冰冷的水泥墙被赋予了鲜活的文化温度,成为凝聚乡愁的“文化风景线”,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
(骐骥队墙绘作品局部)
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骐骥队精心打造“传本土乡音・承指尖非遗”义教课堂,让客家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课堂上,队员们用客家方言讲述蕴含本土智慧的经典故事,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手工中国结”课程中,方胜结、盘长结等传统结式的编织技巧被耐心传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美学魅力。龙村镇志愿者协会的积极参与更让活动添彩,他们分享客家文化故事,协助课堂组织,让文化传承的合力愈发强劲。
(骐骥队义教课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针对龙村特色农产品三红柚,骐骥队与当地村委召开调研座谈会,围绕“一村一品:三红柚文化IP推动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主题深入研讨。队员们多次走访种植基地,把脉种植痛点,挖掘品种优势,并为三红柚量身定制品牌升级方案——从设计独具客家特色的文化IP形象,到推出贴近年轻消费者审美的创意包装盒,让传统农产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同时,队员们还用镜头记录龙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三红柚产业发展现状,制作的纪录片成为展现龙村新风貌的“移动名片”。
(骐骥队开展实地调研)
两周的实践转瞬即逝,但骐骥队播下的种子已在龙村扎根。从彩绘墙面的文化温度,到非遗课堂的传承火种,再到三红柚产业的升级构想,这支队伍以青春之力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让“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在龙村落地生根,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青春奋进曲。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骐骥队”
审核|魏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