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珠江科技学院乡村集体经济实践团走进龙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深入茶厂,探寻采茶、制茶工艺,借直播带货、宣传视频之力,为茶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书写校地协作助农新篇。
一、溯源茶乡,探秘制茶工序
初入茶厂,他们未急于行动,而是遵循“探本真、融茶情”原则,深入茶园与制茶车间。跟采茶师傅穿梭茶树间,了解不同季节、茶种的采摘诀窍,体会“采茶如绣花”的精细;在制茶车间,从摊青、杀青到揉捻、干燥,一步步学习传统与现代工艺融合的制茶流程,倾听茶厂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愿景,力求后续推广贴合茶厂底蕴与茶人期待。
二、直播带货,让茶香飘向远方
掌握工艺后,直播带货提上日程。团队分工明确,选品组精挑特色茶品,打磨组优化包装、梳理亮点,直播组培训话术、演练流程。直播当天,他们展示茶叶外观、冲泡茶汤,讲述采茶制茶故事,让网友感受茶的温度;镜头后,运营组紧盯数据、及时互动,客服组快速响应咨询。虽遇网络波动、流量低谷等挑战,但凭借团队协作,一单接一单的成交,让茶厂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为茶企增收添力。
三、宣传视频,定格茶乡魅力
同时,宣传视频制作同步推进。他们用镜头记录茶园晨露、采茶身影、制茶场景,捕捉茶厂工人的专注与笑容。后期剪辑时,融入茶文化知识、茶厂发展历程,将制茶工艺与茶乡风情巧妙串联。从脚本构思到成片输出,反复打磨,力求每帧画面、每段解说,都能传递茶厂的匠心与茶乡的韵味,为茶厂留存宣传素材,助力品牌长远推广。
此次“三下乡”活动,他们以青春之姿,深入茶厂肌理。从工艺探寻到直播带货、视频宣传,都是高校实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尝试。既让团队成员在实干中成长,也为茶厂发展添翼,让茶乡茶香借助青春力量,飘得更远、传得更久,成为“百千万工程”中,校地携手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
来源|珠科数字货郎先锋队
审核|魏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