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梅林镇2021年学校
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镇属相关部门、梅林派出所、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村(社区):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紧盯校园安全防范不放松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当前校园安全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将校园安全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制度,落实措施责任,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有序。
二、严密防范,确保校园内部管理安全有序
学校应当履行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对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进一步修订涉及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安全工作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1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三、综合施策,推动校园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
教育、交通部门要加大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督促学校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履职尽责。一是教育、交通、交警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联合检查,坚决查处校车超载、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定期检修保养等校车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力震慑。二是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工作,教育、交通部门要督促学校做好校车安全源头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安全防范、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同时,各学校要对学生骑乘、搭乘摩托车、电动车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家长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切实提高家长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切实加强校园安防工作
学生上下学期间,梅林派出所要派出民警在校门口巡逻值守,加强重点地段和重要时段的巡逻监护;各挂村(社区)领导要不定期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志愿者到挂点村(社区)辖区内的学校巡逻;学校要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对无证保安员和超60岁保安员要立即整改,要成立护校队,学校放学时段,在校门口要加强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的站岗值守,要建立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三结合防范体系。
(三)切实加强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校长(园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加强对校园及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各项制度落实完善,从严打击“三无”产品和食品非法添加等行为。
(四)切实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工作
各学校要完善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制度、规程,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安全通道要求有双出口,安全出入口有警示标志,防火标志规范,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过期。在学校具备规模的场所要安装烟火报警系统及喷淋设施,公共场所应配备足量的自动应急灯,安排人员检查电器线路是否规范安装,并做好防漏电等保护措施。
(五)切实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
暑期将至,气温较高,进入学生溺水事故易发期。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防溺水的教育,采取“六个一”:签订一份责任书、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印发一份公开信、校园内开展一次防溺水专题宣传、观看一次防溺水教育视频、节假日发送一条提醒短信,进一步筑牢防溺水的安全防线。同时,要推动落实学生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建立健全家校联系互动机制,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编发短信、召开家长会、电话回访等形式,提醒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担负起防溺水的第一道防线。各村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危险水域进行安全排查,要加强校园周边溺水安全隐患点和高危水域的巡防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及时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六)切实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家校联手合力推进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现固提高“小手拉大手”活动成果,教育引导家长自觉将生活垃圾打包,并投放到指定地点,让学生影响和带动家长、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二是全面进行校园内外常态整治。积极组织教师、部分学生对校围墙外、校门口进行小广告清理、堆放垃圾、白色垃圾清运等,保持校园周边干净整洁,形成环境整治常态化。
(七)切实加强学生防电信诈骗工作
近年来,电信诈骗作案手法翻新快、侵害范围广,各学校要充分认识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梅林镇各学校全体师生及其所在家庭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骗宣传的综合覆盖率,要加强学生的防诈骗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学生防范意识。
各相关单位、责任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五华县梅林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