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棉洋镇二0一五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5-07-2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关于印发《棉洋镇二0一五年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企事业单位:



《棉洋镇二0一五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棉洋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8日

















棉洋镇二0一五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府【2007】68号)、《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1】672号)的精神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实施编制实施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全面部署,突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底,据野外勘查发现全镇有六个村八个点存在严重地质灾害点,危险点数处,这些灾害点在外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灾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2015年梅州市汛期天气趋势预测



预计,2015年我市汛期(4-9月)总雨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开汛期预计在4月中旬后期,较常年略迟;降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5、6月,龙舟水为偏重年景;登陆或严重影响的热带气旋个数接近常年。今年阶段性的灾害天气比较突出,需关注中小河流洪涝、山区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对我市的影响。



预计2015年梅州市汛期总雨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前汛期(4-6月)大部偏少一至两成,后汛期(7-9月)正常偏多。汛期内降水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降水集中期出现在5、6月份,龙舟水为偏重年景,降水集中期间可能发生洪涝和山洪灾害。开汛期预计在4月中旬后期,较常年略偏迟。



2015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大约3~4个,接近常年,其中至少1个强度较强,初旋可能出现在6月中旬,终旋可能出现在9月中旬。



2015年我市阶段性的灾害天气比较突出。前汛期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季节,需注意防范雷电、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突发性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涝、山区地质灾害。



三、2015年地质灾害防御重点



根据棉洋镇历年地质灾害发生分布状况以及地质、地貌、岩石类型和汛期发生的特点,确定棉洋镇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区:



一是在建的汕湛高速公路,省、县道公路及乡村道路工程,由于劈山开路,改变了原始地形,汛期大量雨水的渗透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汛期防控的重点。



二是全镇削坡建房建立的调查数据库中显示,削坡建房分布广,涉及面大,受威胁群众多,是汛期巡查的重点。



三是棉洋镇竹坑村、荣华村、中新村、平安村、葵岭村、溜沙村六村八个地质灾害点,属泥石流分布区,风化土较厚,一般10-50CM,村民削坡建房普遍,水土流失较严重,易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其它灾害点也有同样的情况,易发生滑坡崩塌。



四、防御方案



(一)成立镇地质灾害防御领导小组。



1、成立镇地质灾害汛期灾情指挥机构。



组  长:曾维强   



副组长:曾映贤



成  员:廖赛增、李汉文、刘道信、陈伟华、杨帆豪、刘翠玉、陈标文、胡山忠、张广秋、张盛开、刘兴文



根据灾害情况,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已掌握的情况、线索,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和上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划定重点、防御地段及重点隐患进行调查,核实具体点的位置、类型、规模、成因、危害等情况。



2、成立镇地质灾害汛期灾情应急抢险机构。



组  长:曾映贤  



副组长:廖赛增、李汉文、刘道信、陈伟华、杨帆豪、刘翠玉、陈标文、胡山忠、张广秋、张盛开



成  员:胡定安、廖柏叶、李汉高、刘进亮、张新强、刘德新、宋梅兰、谢汉涛、张国基、李展祥、胡国乃、刘文金、曾文炎、刘兴文、胡锦东、宋志明、曾威龙、周益恒、龙党平



根据调查情况,落实防范措施:搬迁或避让或工程治理,制定预警信号和抢险救灾方案等。做好汛期应急调查工作,在汛期要加强对划定的地质灾害预防重点区和危险点的检查,检查地表建筑物、矿山及地下水是否发生异变,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二)加强监测与巡查。



1、重点灾害点、隐患点和重要防御区段,由村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制订防灾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分工负责,工作到位,落实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方法及要求,具体为:老桥江片地质灾害点由胡国乃、宋梅兰同志负责监测巡查;老棉洋片地质灾点由张新强、刘文金、曾文炎同志负责监测巡查。各村在汛期必须有专人值班巡查,同时制订避险线路。



2、根据调查情况,落实防范措施。



3、监测期间如发现重大变异情况,各村应采取应急措施并要求及时上报(电话:4552139,4551563)。



(三)抢险救灾。



1、如有灾情发生,突发地防灾小组要立即按预定方案和分工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各村要迅速组织人力查明灾害问题,灾害范围,活动情况,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加强现场监测;国土部门参与指挥安全抢险救灾;抢险队伍须迅速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卫生部门要组织急救人员抢救伤员;民政部门要迅速做好救灾安置工作;公安部门要做好灾害发生后的公共秩序维护工作;交通水利、通信、电力部门须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有关基础设施,并优先保证抢险救灾的急需。



2、做好善后工作,统计人员伤亡情况,调查评估灾害损失,提出灾害治理措施。



五、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村必须按县政府[2015]41号文的要求,抓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国土部门组织各村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勘查、预报及防治工作措施的跟踪落实。



(二)加强监测预报,实行专防和群防相结合。



地质灾害防御重在监测预报,灾害监测预报由镇组织专业人员或部门负责,群防群测工作,在专业人员或部门的指导下,由各村组织实施。各村要尽快建立本区域内监测预报组织,确定人员,建立联系制度和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监测及各项基础工作。



(三)加强做好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工作。



镇地质灾害汛期防御领导小组要专门通过广播、电视、观看录像带、印发地质灾害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各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灾害意识、减灾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救自护意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四)从源头上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发生,除自然地质作用外,大多数都与人类的一系列工程活动有关,即人为诱发。现有矿山必须做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审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五)落实包户责任。



把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御责任落实到镇村干部身上,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对全镇8个县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1763户,受威胁人口7890人,全部发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明白卡和避险卡》,如遇台风暴雨天气,全镇依山建房的农户1763户,全部发放台风暴雨通知,由包户干部负责必须发放到户。





附:2015年棉洋地质灾害严重隐患点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