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岐岭镇人民政府 > 走进岐岭
岐岭简介
时间:2021-04-1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岐岭由来

  岐岭镇因从河源市龙川县蓝关入五华县境界都是山岭陡峭,故名岐岭。

  岐岭概括 

  岐岭镇位于五华县西北部,五华河源头,东邻华城镇,西北接龙川县,南连潭下镇。岐岭又名丞相岭。《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五十三:“丞相岭,在兴宁县西四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循广二州分水岭也。唐大历中,宰相常衮除潮州,途经此岭,土人因以为名。’《新志》有岐岭,在长乐县西五十里,接龙川县界。按:宋初兴宁治长乐县。盖丞相岭,即岐岭也。”元末陈友定在岐岭采矿,得银数百万,后名岭为宝山。岐岭高60余丈,周30里,山势分歧若树屏,故名岐岭。长乐初建岐岭始设乡,清末属西楼管辖;民国初年属第二区,民国36年(1947)3月与孔化、清溪合并为西楼乡,属第一区。1955年设岐岭区,1957年改为乡。1958年合并乡,双头并入岐岭乡成立岐岭公社,后又一度分合。1972年岐岭公社分出双头公社(1983年11月改设区,1986年改设镇)。1983年11月岐岭公社改设区,1986年11月改设岐岭镇;2004年10月双头镇并入岐岭镇后区域沿袭至今。现辖罗经、朝阳、皇华、北源、荣贵、合水、凤凰、荣福、龙寨、联安、清溪、孔目、王化、鲁占、黄塔、塔星、龙岭、华源、荷梅、龙水、大蒲、双山、礤下、赤水25个村委会和岐岭、双头2个居委会,辖区面积154.6平方千米。2019年年末,全镇有7.85万人,镇级财政收入6183.61万元。

 红色岐岭

  岐岭是开国中将曾国华的家乡,是一块被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1926年,古大存等领导的五华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县农会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而大户地主则顽抗不减,甚至凑集地反武装围攻农会。9月29日,双头地主勾结国民党五华县警卫基干大队长张九华部和龙川铁场地反武装数百人“清剿”石碣围。当地农军在县农军常备大队长曾伯钦带领下英勇反击,将敌围困毙敌二三十人,缴获步枪20多支,农军大获全胜。1929年3月,闽粤赣边五(华)兴(宁)龙(川)革命根据地成立,区域包括岐岭、双头、新桥等地,它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后来遭到国民党多次“围剿”,革命根据地丧失,党组织活动逐步停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2月,中山大学毕业的岐岭王化村的共产党员钟靖寰回乡在河口县立二中建立了五华县重建中共地方组织的第一个支部,5月奉中共广东省委指示,成立中共五华县工作委员会。同年11月,三多齐小学成立了五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至1939年夏,全县发展中共党员120余人,建立第一区委会(华城、岐岭一带)、第二区委会(转水、水寨、横陂一带)和第三区委会(南部上山一带)。重建后的中共五华地方组织,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冲破五华国民党右派制造的反共逆流,发动学运斗争,击退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1941年春,中共岐岭支部组织社会力量创办皇华小学,同时,建立了中共皇华小学支部。1942年春,中共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和副特派员饶璜湘在抗日烽火中创办了革命学校皇华中学,先后培养吸收80多名师生加入党组织,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和造就了大批党、政、军优秀骨干。解放战争时期,五华党组织逐步由隐蔽转向公开进行斗争。1945年8月,中共后东特委宣布恢复成立中共五华县委员会。1946年9月,中共党组织在大田、三多齐开辟地下交通站,继续坚持隐蔽斗争。1947年6月,五华武装政治工作队回五华活动,进行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先后3次袭击岐岭警察所、多次烧毁岐岭三多齐公路木桥,还设立岐岭合水流动税站,解决了粤赣边支队和地方武装的后勤给养问题,打破了敌人经济上的封锁。1949年3月,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钟俊贤(三多齐人)、副司令员郑群等10多人,联合发表《告五华同胞书》,随后率队先后解放了棉洋、双华、郭田、水寨等地。至5月初,龙村、华阳、梅林、周江、长布、大田、小都也相继解放。5月17日,县城华城和平解放,五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长期的革命斗争,在岐岭大地留下了曾国华将军故居和石碣围战斗、火烧三多齐木桥、合水税站、荷梅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众多红色革命旧址,全镇先后有59位烈士为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210412153614.jpg

曾国华故居


图片1.png

  石碣围战斗旧址


图片21.png

  1929年3月成立的五兴龙革命根据地,其区域包括岐岭、双头、新桥等地 


图片22.png

五华县党组织重建后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三多齐小学

 

  腾飞岐岭

  岐岭镇地处韩江源头,地势属山区,水质独特,酿酒历史已有千余年,素有“米酒之乡”美称。盛誉省内外的国优名酒“长乐烧”,酿造技术发轫于晋,成熟于明、清,纯青于今,得名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71)。清道光二十五年的《五华县志》记载:“县属出产烧酒甚多,长乐烧著称,岐岭为最佳”。其用得天独厚的粤东名山——玳瑁山,穿石而出之甘泉,融客家先民与今人的智慧,加之精湛酿技,使长乐烧酒更胜一筹。全镇酒类作坊有数十间,酒类生产规模达到7000多吨,酒类企业从业人员21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50多人。岐岭出产的白酒以味香,质醇闻名世界。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省级“酒类专业镇”“酒业技术创新专业镇”“中国广东客家酒镇”称号。

 

图片3.png

  客家酒镇——岐岭

  【长乐烧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岐岭镇凤凰村,是广东省最大的白酒企业,厂区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20多人。长乐烧酒系列选用新鲜糙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特种饼粬为糖化发酵剂,汲取粤东名山——玳瑁山下130米深的地下岩层优质泉水酿制,以“蜜香幽雅,醇厚绵柔、舒适引口,回味怡畅,醉不上头”独特风格闻名遐迩,以清澈透明,窖香馥郁,纯厚柔甜,回味悠长的独到风格,被消费者赞誉为“客家人的仙酒”,主要以白酒、黄酒、滋补酒3个系列38个品种为主。


 图片4.png

  长乐烧酒业有限公司花园式厂房

 

图片5.png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乐烧酒全家福


  【眉山水泥】眉山水泥有限公司是五华境内唯一的一家水泥厂,该公司于2013年10月始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对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现已成功转型成为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眉山牌”425R、525#、525R等商标号优质水泥,产品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认证。并连年评为免检产品、广东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50家水泥质量最佳企业。“眉山牌”水泥以质量赢得市场,以信誉赢得用户。


  图片20.png

  眉山水泥厂


  【华源泉】2010年9月,引进广东佰仕伟业有限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在岐岭镇华源村兴办矿泉水厂,现拥有17.6L桶装水和388ml、588ml瓶装水生产线,生产的“华源泉”属罕见的天然自涌弱碱泉水,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健康好水七大标准特征。这和中国高端品牌的昆仑山、西藏5100 、巴马丽琅属于同一类型的珍贵天然泉水。

图片16.png

 源泉矿泉水


  生态岐岭

  近年来,岐岭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大自然馈赠的优势资源,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205国道和梅河高速公路岐岭段营造20多公里“绿色景观廊道”,形成“和风舒畅满眼绿”景象。同时发展精致高效特色农业为主导,加大“名优特稀”水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油茶、无核黄皮、板栗、柠檬、茶叶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扶持王化村无核黄皮种植基地和龙寨油茶种植基地,打造耕山致富典型,着力将芭蕉芋、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气候及地质类别大力发展烟叶种植,年均烟叶产量达25多万公斤,生产的烟叶经省烟草公司专家验收评估为全省“一级烟”。



  图片6.png

  岐岭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图片7.png

  岐岭特色农产品南薯粉丝


  人文岐岭

  岐岭于宋熙宁四年(1071)设乡,建置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现代以来,人文荟萃、贤才辈出,中共中央九届委员、开国中将、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员曾国华就是其中杰出代表;革命前辈钟俊贤、赖燕如、钟鑫耀、钟靖寰等,他们早年秘密参加革命,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还有热心公益的爱国华侨美国檀香山商会会长钟木贤等;科技教育界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高级农经师刘达华,国家一级注册高级建筑师何孟章等。文物古迹有中国传统村落凤凰村和始建清代的县重点保护文物联安村合水口六层培风塔,大眉山和嶂坑古道,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等,皇帝“八夜”到清溪的民间典故传说流传于粤东。以“长乐烧米酒制作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遗产3项。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全镇有文艺表演队5支,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各1个,文化文场和体育场所齐全。岐岭人民历来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全镇现有中学3所,完小7间、教学点10间,中心幼儿园1间。教育教学成绩显著,高考每百人考入“3A”以上人数连续四年居县前五名内。2013年3月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近年来,岐岭镇充分挖掘大眉山、樟坑千年古驿道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时代记忆,以古驿道保护修复为抓手,逐步开发“古驿道+产业”等生态旅游文化项目;全力推进曾国华将军故居修缮项目,不断从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大眉山、樟坑古驿道岐岭大眉山、樟坑古驿道在2018年冬被评为广东省15个重大发现的南粤古驿道之一,该古道因历史变迁、地貌改变,现分为皇华大眉山古道和荷梅樟坑古道两段,初勘全长约22公里。相传秦朝末年,南越王赵佗置郡龙川佗城时,为管理龙川、五华开辟从龙川老隆至五华华城而成,南越王赵佗曾多次策马来往,后使之成为“官道”“商道”。该路过去熙熙镶壤,民国期间,公路开成,该路返归冷落。大眉山古道和樟坑古道均保存良好,两段均有保持良好的石阶路各约2公里,据省、市文物部门考证,是我县众多古道中保存最好的文物遗迹之一。



  

图片8.png


  大眉山古道


  【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据《华南农业大学校史》载“1944年底至1945年初,日寇进犯粤北,企图打通粤汉铁路,1945年1月16日,中山大学在仓促间分数路疏迁,部分师生由代理校长金曾澄率领,经乐昌、仁北、龙川抵达梅县设校本部,农学院部分师生则迁往五华县岐岭镇。”1945年3月五华县农学院复课,教师有黄枯桐、黄仲文教授等,院务工作由简浩然先生代行。”当时师生共约有一百多人,分两批住在涂屋和新苏屋,时间一年半左右。当时,民国五华县政府每月筹借农学院学生谷粮和副食费,名额50名,后因前来五华县复课的农学院学生日渐增多,又将筹借名额增至100名。现涂屋旧址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左右,结构为上五下五两栋出水,共有8间,虽部分倒塌,主屋仍然保留较好。苏屋旧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左右各四间,后经扩建,增加四间泥砖房,部分墙体已倒塌,主屋保存较好。另外在大坝里(现皇华中学地段),建有教学点与中山纪念亭,今均已拆除。目前,县镇村三级正制定完善修缮保护实施方案,深化农学院办学旧址历史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认真做好史料搜集、整理、考证等工作,加快推进旧址修缮保护、宣传,将旧址活化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等工作相结合,一体谋划、连片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图片17.png

 


  1945年中山大学东迁办学的校址分布图


  

图片9.png


  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


  双头中学 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双头峨琅山下的望楼岗,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山区初级中学。五华县双头中学,县一级学校,是一所山区初级中学。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学位于岐岭峨琅山下的望楼岗,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山区初级中学。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皇华中学 

  【皇华中学1941年春,中共岐岭支部组织社会力量创办了皇华小学,派共产党员黄君亮任校长,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员,设在岐岭街背黄家祠。同时,建立了中共皇华小学支部,书记黄君亮。1942年春,中共后东特委取得国民党政府同意将皇华小学升格为皇华中学的合法地位,为中共地方组织活动提供场所。中共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经常到校指导工作,并派后东特委副特派员饶璜湘到皇华中学任教员。该校创办后,先后培养吸收80多名师生加入中共党组织。300多名毕业生和教职员中有220多人直接参加了抗日和解放战争,而且大部分是当时人民武装的骨干力量,对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该校迁至墟对面河畔大坝里,现学校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拥有综合大楼、教学大楼、教工大楼、学生宿舍等,还有标准的运动场。各种配套设施较完善,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2%,环境清新优雅,是兴学育人的好地方。


  


图片10.png

皇华中学

  

  民间文化  

  【清溪村竹马岐岭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溪村竹马”。俗话说得好“清溪竹马会转头“这就是夸奖了清溪竹马的艺术性和生动性。竹马是用竹子编成马架,外面用布围起来,人站在竹马中间用双手抓住竹马架,一边歌唱一边扭动,它是大平盛世的体现,每逢元宵节人民都进行舞竹马来庆大平。同时还有联安村老人康乐会的醒狮队、歌唱队,两个团队专门深入到岐岭的田头山村为岐岭人民送上精神食粮。


  舌尖岐岭

  岐岭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别具一格的丰富物产,也成就了味蕾极致享受的岐岭美味。岐岭自古以来美味就层出不穷,所以来到岐岭,能让你尽情的享受舌尖上各种美食、美味,领悟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舌尖美味。岐岭特产,除美酒长乐烧外,毛糕、酥烧和白芒坝油仁花生也是岐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岐岭毛糕岐岭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温润的气候,养成了当地人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食物——毛糕。毛糕其实质是豆腐头发酵后,长出白色绒毛,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毛糕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有机健康食品,味道纯正鲜美,深受各地食客青睐。制作毛豆腐关键,在于用自制发酵“酸水”来点卤,酸性物质同样可以让大豆蛋白凝固,但是“酸水”更大的意义在于伴随着点卤的过程其中的微生物们也随之流入,像种子一样被埋植进豆腐渣当中。


      【酥烧“酥”有松脆的意思,“烧”就是描述食物经过油炸之后的颜色,“酥烧”这个名字既形象又直观。将肥猪肉切成一片片,然后包裹上秘制的冬瓜片;紧接着按照比例将鸡蛋、水、面粉均匀的搅拌在一起,之后便涂抹在肥猪肉上;然后进行慢火油炸,炸至金黄色就出锅捞出。刚起锅冷却后的酥烧是最好吃的,酥脆香甜,满嘴流油。酥烧的食材又具备了客家菜“肥、咸、烧”等特点,因此不论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吃。在过去,人们生活条件较差,每逢过年过节,迎婚嫁娶,摆满月酒等等有重大喜事的时候,都会上这道菜。

图片13.png

  酥烧

  【白芒坝油仁花生】“白芒坝油仁花生”已有1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前,产品就已闻名广州、香港等地。白芒坝花生主要生产地为龙岭村白芒坝,半旱石灰岩风化沙质土壤,选种为龙生型多荚果迟熟花生,播种于春分前后,成熟期较其它花生迟50多天,于中秋节前后成熟采收。白芒坝花生埋得深,拔断了花生苗也难以带出花生来。得用带齿的小锄头来挖,特别费劲,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多也只能挖到一簸箕。白芒坝花生的制作过程也独具特色:一洗二晾三炒。这流传百世传统的手工、明火生炒加工秘方,具有香脆、可口,颗粒丰盈饱满,色泽好等特点。生炒制作的白芒坝花生全面保留了花生营养,风味醇厚天然,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锌元素和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是100%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客家酒镇、将军故里,这就是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