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岐岭镇人民政府 > 走进岐岭
岐岭镇——曾国华故居简介
时间:2023-04-06 来源:五华县岐岭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岐岭镇——曾国华故居简介

     

        曾国华故居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凤凰村江隆排上新屋。曾国华(1910—1978),曾用名曾玉泮,岐岭镇凤凰村人。1924年离开家乡五华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历任红一军团十一师战士、班长、排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担任东渡黄河开路先锋。1936年5月起任红一军团五团副团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随八路军转战晋察豫和山东各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解放军第三师副师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七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1949年10月后,历任陆军第13兵团及第15兵团参谋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陆军第49军军长。1951年11月任空军军长。1954年后,历任东北军区、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8年12月至197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曾国华将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中央红军反“围剿”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 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参加了东渡黄河、平型关大捷、郯城大捷、四保临江、广西剿匪、抗美援朝和人民空军的创建,南征北战四十余载,革命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白山黑水,经历大小战役100多次,多次负伤。1955年9月,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4月任中共九届中央委员。


       曾国华故居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五开间三堂两横屋一围龙,坐南向北,共有40个房间,11厅,8个天井,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灰砂夯筑,木樑构架,悬山或硬山瓦顶,白墙灰瓦,大气恢宏。中堂石柱托樑,有屏风;下堂正门左右各一条石柱穿斗举架;下堂石础圆木柱镶嵌屏风;樑架由瓜墩及木雕饰件,彩绘,樑桁瓦桷漆红;上堂地底用青砖铺筑;天井用鹅卵石铺垫;屋外大小石门框设四方孔套硬木闩杠,门框、门槛、门墩、檐头、台阶均用花岗岩石打制;门前有禾坪,约200平方米。2020年,五华县委、县政府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名人故(旧)居保护修缮,筹集资金对曾国华故居进行修复,基本恢复建筑原来风貌;还采用图版、文字、场景、光影、声像、雕塑等传统和现代科技表现手段对曾国华的革命事迹进行综合布展,让革命先辈永恒的革命精神分别有了永驻留念之处。


       曾国华故居于2010年12月被五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五华县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9月被中共五华县委宣传部公布为五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被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五华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2020年3月被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3月被列为梅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7月广东省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