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华镇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10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双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双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报告

(2023年12月28日)

廖天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双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政府工作总结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双华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求突破、乡村振兴见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质、基层治理上台阶、争先创优求突破、防范风险守底线等重点工作,现将2023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焦镇域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一是深化镇域经济“自我造血”功能,揭牌成立强镇富村实业有限公司,择优挑选了7位懂产业、懂技术、懂市场,具备一定实力和奉献精神的产业能人担任各村“产业村长”,进一步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二是实现“四上”企业零的突破,《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出台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迎难而上,成立了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专班,9月底,辖区铭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营业额达到202万,其“四上”企业的申报已于12月份通过国家审批;兴盛加油站营业额突破500万,拟于2024年1月申报。同时,引进河北亿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裕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获取“阳光”收入。三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赏花经济催热乡村旅游,举办首届李花节、荷花节,李花节期间到双华镇赏花踏青游客就达到2万余人次,销售农副产品和拉动其他各类消费超100万元,6月,李果的价格翻了一番,农民增收近100万;同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田园综合体。在原有天堂山枫华茶旅园的基础上,深挖农耕文化,分片区打造田园综合体,于2023年3月引进鼎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约350亩土地谋划打造集稻虾共作区、莲子种植区、南药种植区、党建广场、农产品加工区、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四是多点开花,深耕富民产业,致力于打造“三万三千”产业工程:五村连片板栗1万亩,七村联动三华李1万亩,茶叶1万亩,“丝苗米+红薯”1千亩,“精品蔬菜+金银花+莲子”1千亩,苗竹1千亩。五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镇内14个村发展光伏产业,项目面积达6033.75平方米,总投资634.812万元,其中上级资金解决420.152万,贷款金额214.66万元,建成总容量1302.59KW,全部于2023年3月建成并运营,预计年收入约62.4万元,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1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

(二)聚焦重点任务,乡村振兴更具活力。一是“百千万工程”有序开展。成立镇级“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全面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力做好“强”“兴”“富”“和”“美”五篇文章,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双华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对4户返贫监测户及70户脱贫户“量体裁衣”开展帮扶措施,推进落实2023年上半年就业、产业、教育奖补合计125630元发放工作,协助办理民政临时救助83人9万多元,今年4月顺利圆满地通过了省级巩固脱贫攻坚后评估检查。三是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月初完成禾沙村村牌坊及门口公园等景观点打造,7月初双富桥顺利竣工通车,桥面宽度由原4米拓宽至9米,单车道变双车道;福全村央地桥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工通车;乡贤筹资兴建的文体服务中心11月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老区群众的办事环境;建成并开放1个长者饭堂;全年完成道路硬底化约5公里,扩宽道路约24公里;12月初,投资200万元对圩镇主干道2.5公里进行沥青路面铺设,投资28万元扩宽并提升入口大道,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三是推进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风貌提升,制订出台《关于印发<双华镇乡村风貌提升奖补工作方案>的通知》(双府〔2023〕11号)文件在华东村打造一条乡村风貌示范带,目前已改造的有35户;有序推进双华镇“数字乡村”的建设工作,在全镇7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及光纤网络全覆盖,建成5G基站3座,实现矮畲、富美、大陂、双华村、圩镇基本覆盖。着力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绘就镇村各美其美新图景!

(三)从严守好自然资源,绿美双华更有成效。一是深入推进绿美双华建设,全年累计植树达5000多株,镇域森林覆盖率高达79.58%,其中,苏区村、军营村、冰塘村获评广东省森林乡村,辖区内古树名木39棵实现挂牌全覆盖,落实一树一档,保护率达到100%;天堂山大峡谷栈道440米正在修复中。7月,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二是坚持国土管理“零容忍”的态度,强化巡查监管,发现占用耕地、林地、河库以及未批先建等违法用地行为43宗,强力推进卫片执法图斑整改2个。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全面完成矮畲、军营村的垦造水田任务;完成25.86亩违法占耕图斑整治,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三是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投入15多万元有效解决部分撂荒地耕作条件差的问题,下拨14多万元鼓励经联社、农业大户流转土地推进复耕复种全年完成复耕复种559.23亩,全镇种植水稻24355亩,种植红薯635亩、马铃薯425亩、玉米707亩等粮食作物。

(四)聚力补短板惠民生,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一是持续推进文教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奖教奖学力度,镇级发放奖学金14多万元,组织召开教育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优秀师生近100人,全镇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发动乡贤校友捐资,稳步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完成竹山小学运动场的改造提升,华拔小学新建一栋综合楼。此外,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富美村陈华家庭获评五华县“文明家庭”,富美村张幼霞家庭获评五华县“最美家庭”,富美村张清平家庭获评五华县“书香家庭”,华东村张小平家庭获评五华县“美丽庭院”,乡风文明有力提升!二是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双华参保人数达31614人,完成率96.95%,全县排名第一!落实公共卫生保障服务,组织120名适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为辖区60周岁老年人全部免费办理银龄安康意外险,为镇内1100名妇女赠送“两癌”保险,协助理赔1人。三是奋战防汛救灾一线,3月入汛以来,我镇以“五个到位”确保了辖区内群众损失减到最小,尤其是在双华受灾较为严重的“8·29”强降雨及“苏拉”“海葵”期间,镇村干部昼夜奋战防汛一线,连夜转移群众总计近500人次,守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五)全力保安全护稳定,社会治理更显精细。一是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围绕无信访村(社区)创建活动目标,将全镇科学划分一级网格17个,二级网格77个,三级网格158个,新增平安监控摄像头200多个,打造全科网格示范点3个:矮畲、禾沙、社区,对辖区发生的小事由各村(社区)网格员提前介入处理,对村级未能化解的提交至镇综治中心,由镇村组成联调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共上报到镇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共42宗,化解41宗,调解率达97.6%,全镇未发生非法到省进京上访案件。二是加强巡查宣防,全面提升辖区群众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5人全部已劝返回国,于3月30日实现“两卡”人员首阶段目标清零,双华镇第二季度电诈案件环比第一季度下降66.67%,第三季度实现全镇电诈0发案,实现电诈警情和立案同比“双下降”,全镇无重大刑事案件及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全方位优化安全环境。研究制定了《双华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双华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实。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共开展安全检查156次,排查隐患236个,立即整改166个,限期整改70个,同时,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治理,及时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六)致力转作风提效能,政府效能更为高效。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利用“4·15”国家安全日、“5· 28”民法典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大节日,强化普法宣传,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向镇人大作报告,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数字双华”小程序开设政务服务、法律援助等板块,丰富法治建设信息获取渠道,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作风建设成效显著。结合双华实际,广泛开展“五个一”党内活动、“五个一”专项行动,完善“五个一”工作机制,持续紧盯隐形变异“四风”和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成功获评“四强四优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大力支持党代表、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重视基层武装建设,认真抓好民兵、兵役工作。工青妇、统战、宗教、侨务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依法监督下取得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和辛勤劳动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受市场、土地、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外加三年疫情影响,经济发展亟需提速增效,镇域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持续造血能力不足;二是城乡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薄弱环节,“赤膊房”美化行动成效不够显著,“三线”整治还未开展,村容村貌有待提升,红色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成效不明显;三是民生保障有待加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的事情仍需加快推进。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拿出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双华镇将一如既往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以及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把资源、政策和机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推动双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百千万工程”,着力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立足本镇企业实际,拟培育文颂源家具销售有限公司、正泰光伏子公司为“四上”企业;全力争取专项债资金支持,编织出一条镇域旅游示范带,以“红色热土·森林小镇”为形象定位,以红色文化核心区为发展中心,以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的精品线路为发展纽带,谋划打造出一条“红色产业+美食产业+康养产业+特色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抓住强镇富村公司、强村富民公司、乡贤理事会成立的良好契机,吸收乡贤企业入股,成立产业发展基金会,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二是聚焦风貌提升,着力提升城乡环境。围绕“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要求,争取年初就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的建设,适当扩大圩镇规划范围至周边矮畲、双华、大陂、富美等村的部分区域,谋划推动圩镇建设提质升级,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治改造和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加快推进圩镇“三线”整治,高效谋划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科学设计摊位布局、场内线路、排水沟渠,推动市场软硬件提档升级,打造综合化、规范化农贸市场;在沿线村落高质量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开展农村“赤膊房”美化,建设美丽庭院示范带。
三是聚焦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积极推广“惠民保”等补充医疗保险。加强多元化社会救助,持续完善社会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就业,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精准服务水平。强化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和预警管理,高度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提升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力度,积极协调解决第一小学学位紧张问题,全力协调改善山区学校及教学点的教学条件,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持续做好双华镇城乡医保普通门诊“镇村一体化”工作,优化村级卫生站服务职能,提升村级公共医疗水平。
四是守牢资源保护红线底线。深入实施绿美双华行动,持续擦亮“绿色品牌”、用足用活“绿色资源”、共同缔造“绿色生活”,在守护好一方山水的基础上,继续发力,集中力量乡贤在矮畲村一河两岸、沿线村落种植黄华风铃、樱花、银杏等树种,打造一批绿美图景示范点。深入实施国土、林业、河道违法行为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从源头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流程,落实建房全流程监管。
五是坚持务实高效原则,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突出政治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不折不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镇党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政务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自觉接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锻造过硬作风,坚持事不避难、少说多干,旗帜鲜明激励担当作为,以实行全科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干部执行力、抓落实能力,推动全镇上下比学赶超、竞标争先。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长期“过紧日子”,坚决防范敷衍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高效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苏区振兴正当时,笃行实干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描画双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