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三年答卷:黄狮新村的移民家园蝶变 映见广东乡村振兴鲜活图景
时间:2025-10-10 来源:五华发布 浏览次数:-
字号:

  在五华县水寨镇,有一个特别的村落——黄狮新村。它既是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的移民安置区,承载着410户、2000多名村民对故土的眷恋;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浪潮中,实现了产业、环境、民生的全方位跃升,让村民在新家园的获得感持续“加码”。

  图片

  从龙村镇的深山村落搬迁至水寨镇近郊,黄狮新村的村民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扎根新家园、增收有盼头”。“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村里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发展的“头号任务”,不断盘活125家门市、闲置土地和新村市场资产,逐渐打造起了康养中心、苗圃基地、羽毛球馆等特色产业,让“沉睡资源”摇身变成“造血引擎”。截至目前,该村本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已达约200万元,同比增长15%。

  图片

  【黄狮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刘胜堂:引进梅州市宝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苗圃基地、羽毛球馆、集贸市场转型康养中心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8万元。建成后可直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带动周边餐饮和店铺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图片

  优质企业的快速落户,离不开“百千万工程”带来的营商环境升级。作为黄狮新村在2024年引进的企业,梅州市宝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温翰华告诉记者,在县镇村的积极推动下,项目从签约到运营仅用了100天。

  图片

  【梅州市宝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温翰华:最直接的是在政策审批和用地协调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让项目能快速落地。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发展农旅融合吸引了更多的客流,也让我们在对接更广阔的市场资源时,获得了更多关注和帮助,(同时)提升了村里的整体面貌和基础配套设施。】

  图片

  村民对新生活的期盼,从来少不了“住得舒心”——这既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打底,也离不开深入的人居环境整治。黄狮新村积极谋划,实现了村主干道柏油路全覆盖,建成了2公里休闲健身驿道,还优化了环村外环路街区;村里分阶段种植秋枫、黄花风铃木等苗木3100余株,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村庄”。与此同时,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还组成“攻坚队”,对全村26条巷道开展全域清理,清运垃圾60余吨,乱堆乱放、卫生死角逐渐清零。这样的变化,让村民们打心底里欢喜。

  图片

  【村民 刘嫩娇:2024年黄狮新村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始,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提升做得非常好,现在出门是平整漂亮的柏油路,路灯通亮。休闲驿道打好后,绿化带的山茶花也开得特别美,我经常带着一家老小去散步。】

  图片

  【村民 刘申桂:我当然会积极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村里做好了环境的大整治,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好,(生活上的)变化非常大。以前我在蓄能电站的原村落居住时,去一趟镇政府(步行)都要一天来回。现在住在这里,房屋整齐、道路宽阔,大家都感觉十分满意。】

  图片

  对于移民村来说,“记住乡愁”是凝聚人心的关键。黄狮新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村史馆,完整记录从龙村镇搬迁的历史变迁;修建了4座家族祠堂,让村民在新家园找到精神归属。正因如此,村里2023至2024年连续获评“无信访村”,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持续提升。

  图片

  从龙村镇的深山村落,到水寨镇的移民新村,再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黄狮新村的蜕变,是广东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切片。产业兴旺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环境蝶变让乡村颜值升起来,文化传承让乡愁记忆留下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百千万工程”正让移民新村的村民,在新家园里收获稳稳的幸福,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图景。

  图片

  【黄狮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刘胜堂:接下来黄狮新村将从以下方面着力:一、强化党建引领,围绕“群众深入参与园林式家园创建”和“全方位发展村集体经济”两大特色典型,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借助投入运营的园艺中心,计划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创建3A旅游景区,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在加强生态建设方面,高标准规划村庄绿美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庄的生态环境和宜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