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镇位于五华县东北部,东临琴江河,北倚五华河,南接横陂镇,西与转水镇相连,东北与兴宁市新圩镇接壤,地处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453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6余万人,常住人口28万余人,居全县第一。
《五华县地名志》载:水寨地处琴江下游,地势低洼,四周水面环绕,故名。明代前,属清化都水寨乡。清末,属太平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二区署。1949年6月,揭陆华边行政委员会在此设水寨市。1950年7月,成立水寨镇,属水寨区。1954年,县治从华城迁至水寨镇。1956年5月,撤销镇建制。1981年10月,恢复水寨镇(乡级)。1983年10月,建区。1987年,改称镇。2004年10月,五华县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大坝镇并入水寨镇。
区位优势明显。水寨镇为县政府驻地镇,交通便利,国道G355(S120)、国道G238、进城大道等主要公路过境,县道X969、X945途经该镇,兴华高速公路、琴江大道、环城大道东延线、工业大道北延线等交通项目与周边地区辐射相连。
文旅元素丰富。辖区有奥体中心、威光体育馆等文化地标,2023年成功举办15场中超主场赛事。辖区内古民居、古建筑集中,坝美村璼公祠为广东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围龙屋,大布村慎德楼、七都村龙门第牌坊、黄井凤山堂等古民居均具有上百年历史,建于清代嘉庆十七年(1812)的坝心村联珠塔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沙村平安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0%以上。辖区内有蒲丽顶森林公园、老河道公园、罗湖森林公园等生态公园。
社会治理有序。推行全科网格治理机制,探索“党建+阵地+数字+治理+服务”模式,推行多网合一,整合各类要素形成全科网格。凝聚社会力量,突出党员带头、群众自治、组织共建。创新以奖代酬,制订积分管理、“暖心十二条”等激励政策。建强服务阵地,建成一批功能齐全的治理服务站。突出数字赋能,开发“数字水寨”平台实现治理信息化。
产业基础扎实。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划分“城”“乡”2个区域以及水寨、梓皋、大坝、玉茶等4个片区,结合地缘环境和资源禀赋划分一般发展村2个、集聚提升村2个、城郊融合村13个。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社区”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全镇现有31个农业产业基地,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共14家,2024年全镇2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2023年累计引进工业类项目3个、现代农业类项目1个、商贸物流类1个,总投资额合计23.72亿元;2024年成功签约引进杨傥服饰、宝盛新材料、宝盛通信设备、宝亚迪(梅州)自动化科技、多邦废旧汽车拆解等项目5个,总投资额合计8.15亿元,全年累计年产值3.48亿元、年创税7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