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为盘活撂荒水田提供新路径
时间:2021-10-25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静一动,勾画出了稻田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而这也正是矮车村“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

图片

  稻虾田航拍图

  在矮车村澄岭背可以看到,昔日长满杂草的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为“致富田”,水田里栽种了禾苗,四周开挖了深水沟,深水沟里放养了活蹦乱跳的虾苗。

图片

  呼呼作响的增氧器

  矮车村村支书钟彩文说,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土地耕作人员逐步减少,土地撂荒问题日益突出,看着昔日良田变成荒田觉得很可惜。于是在今年8月通过联系乡贤钟兴文,邀请其投资引进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澄岭背集约撂荒水田约50亩发展“稻虾共作”养殖项目,为村里撂荒水田复耕寻找出一条新路。

图片

图片

  据养殖场经理兼技术人员季涛介绍,“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能让水稻和罗氏沼虾相得益章。一方面,水稻吸收利用养虾产生的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净化水质和底质,同时为罗氏虾脱壳提供躲避场所;另一方面,虾的排泄物可以作为天然肥料,虾的打洞、爬行等日常活动可以疏松土壤结构,改善土质,真正实现一地两用,一田双收。

图片

  饲养员往稻虾田里撒饲料

  稻虾田里的水稻叫五香粘,品种优良,预计亩产可达800-1000斤,而虾根据虾苗大小,快的一个月就可以上市。“这不,8月底放的虾苗,国庆期间就已经上市了一批,市场需求大,供不应求。近期也准备加大投入,将养殖规模由现在的50亩扩大到200亩”,季涛一边乐呵呵地说着,一边让工作人员把网捞虾。

图片

图片

  巴掌般大小的成虾

图片

  正在开挖的稻虾田

  矮车村通过“稻虾共作”养殖项目示范引领,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实行规模化经营,实现荒地变良田,扎实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生态种养新模式,为农民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