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在五华县持续升温。近日,南方医科大学“虫生”说起团队作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五华县转水镇蛇塘村开展“健康科普进五华,惠民服务助安康”主题实践活动,将医学专业力量转化为乡村健康服务实效,为当地“百千万工程”注入健康动能。
便民服务进农家,健康关怀零距离
7月15日至17日,团队聚焦村民健康需求,在蛇塘村铺开多维度便民服务网。队员分组入户走访,为村民测血压、查血糖、验尿酸,让村民在家门口掌握自身基础健康状况;转水镇圩镇客厅门前的服务点里,队员们发放肝吸虫病防治手册,开展健康认知与行为调研,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叮嘱“健康科学吃鱼生、生熟加工要分开”,填补了村民对肝吸虫病的认知错误。
截至活动结束,团队累计服务150余人次,收集调研问卷100余份,不仅让健康关怀直达民心,更为当地乡村健康管理提供了扎实数据支撑。
图1 团队成员入户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服务
图2 团队成员在转水镇圩镇客厅门前开展健康科普与便民服务
粪检筛查筑防线,专业护航保健康
针对五华乡村饮食习惯中潜在的肝吸虫感染风险,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重点推进粪便样本检测。
7月16日,队员在服务点详解肝吸虫病危害与筛查意义,发放粪检盒并指导村民留取样本;7月17日,团队用携带的显微镜搭建临时检测台,细致涂片、调试焦距,逐份筛查肝吸虫卵。最终完成7份样本检测,未发现异常并及时反馈村民,为肠道健康筑起“早筛早防”屏障,也为当地肝吸虫病精准防控提供了专业数据支持。
图3 团队成员进行样本涂片
图4 团队成员用显微镜检测样本
科普课堂润童心,健康理念植心间
结合夏季登革热高发、儿童易感染虫媒疾病的特点,团队在转水镇第一小学开设特色科普课堂。通过漫画讲解蚊子传播登革病毒原理、带领制作驱蚊香囊,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牢记“防蚊灭蚊”要点;设计健康素养闯关游戏,围绕诺如病毒防治等知识互动抢答,在欢笑中提升健康素养;用显微镜展示微观下的肝吸虫标本,用“吃生鱼片长虫子”的趣味故事,加深对寄生虫病的警惕。
生动的课堂让健康知识扎根童心,为乡村下一代健康成长筑牢意识防线。
图5 团队成员在转水镇第一小学开展健康素养科普
图6 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制作驱蚊香囊
此次“虫生”说起团队的五华实践,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服务乡村的生动注脚,更是校地协同守护群众健康的具体实践。下一步,转水镇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健康合作,吸引更多医学人才投身乡村健康事业,将高校专业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健康服务升级的强劲动力,为“百千万工程”在五华的深入实施增添健康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