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4月21日转水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转水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转水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转水镇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的总基调,围绕市、县和镇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按照建设“美丽转水·宜居名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经济、建项目、优环境、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2017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良好发展。
(一)狠抓政务服务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攀升
2017年,全镇经济稳步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亿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13%。
农综实力不断增强。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至2017年底已全面进入审核公示阶段,力争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此项工作。巩固发展新丰寨农业基地、輋维流塘排柚类基地、益塘水产养殖基地,提高耕山致富能力。做好每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核实工作,大力推广早、晚两造优质杂交稻及水产养殖技术,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及检疫性病虫害防控工作。
招商引资稳步发展。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发展品牌果蔬种植与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的高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功引进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黄龙村集约土地680亩,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汉光超顺基地;引进梅州生长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矮车村集约土地科学种植番薯。
旅游经济效应日益凸显。发挥特色旅游专业镇优势,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银企农”、“三变”等模式,大力支持新丰寨旅游文化产业园和黄龙汉光超顺基地发展壮大;配合推进益塘美景里程景区和热矿泥山庄升级改造,打造“山、水、田、泥”特色旅游品牌;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镇村面貌,拆旧补绿建绿,集约土地,以点带面整域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带,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小镇。
(二)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狠抓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我镇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四个统一”工作原则,全程监管征地拆迁补偿款发放,全力推进红木二期产业园、枫林塘变电站、县垃圾减量厂、黄龙弃土场、热矿泥山庄升级改造、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人武部和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公安战训基地、客天下花海租地等9项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县垃圾减量厂、黄龙弃土场、枫林塘变电站的征地拆迁工作,其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积极争取交通部门的项目支持,推进辖区内省道、县道、旅游公路、桥梁和村道硬底化等建设,完成19公里的道路扩宽改造和水泥硬底化铺设工程,黄龙桥已于2017年5月份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镇域交通路网。
水利建设持续加快。对青塘、新华、青西3个村长9.5公里灌溉渠道、小流域开展“三清”工程。对五华河电排电灌站9宗设施设备进行加固修复。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完成厂区主体结构建设及装修、设备安装、工艺管道、绿化等工程。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其中转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己铺设到黄龙新大桥;华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涉及我镇12个自然村,已完成长源村管道铺设工程,目前正在青塘村铺设,接下来将对新华、新民、青西3个村进行施工建设。完成维龙村一期内涝整治工程,有效解决了影响该村生产生活的内涝问题。
(三)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镇容村貌大大改善
立足实际,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加大镇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力度,美丽乡村初具规模。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力培育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以推进“5+2+3”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整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其中,新丰村已通过省级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示范村验收。2017年全镇共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沟渠池塘4073处,完成任务数的87%;拆除废旧猪牛栏、露天厕所、旧危房、残垣断壁3280处,完成任务数的88.4%;整治垃圾、生活污水、水污染2961处,完成任务数的89.5%。同时,加强后续管理力度,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长效机制,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其中黄龙村垃圾中转站已建成运营,购买垃圾清运车3辆、垃圾桶600个,聘请专职保洁员68名,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质量大大提升。
绿色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完成森林抚育1万多亩。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和“严防严管严打”行动,发挥综合应急队伍、护林员、镇村半专业扑火队伍作用,着重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处罚野外违规用火案件8宗,罚款3700元,行政处罚2例森林火警肇事者,罚款38000元。抓实林地管理职责,制止挖山建房、破坏林地建坟行为12宗,处罚7宗,罚款16080元;处罚盗伐滥伐2宗,罚款1100元。完成辖区15万多亩森林资源清查和“5+2+3”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村道两边第一重山共8000多亩景观林带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全面提升绿色生态环境。
资源管理日臻规范。结合县“十大专项整治”,依法有序开展土地“三乱”整治。超额完成322户的削坡建房边坡整治任务。依法拆除违章建筑17宗,复耕推填土3宗。拆除圩镇沿线铁皮瓦和帐篷3000多平方米。落实“河长制”,强制拆除非法采砂点4个,扣押非法采砂车辆5台,抓获非法采砂人员3名并移交县水政部门处理;强制调离河道内船舶17条,系固套牢有证船舶3条,有效保障河道安全。
(四)全面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日益完善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全面落实扶贫领域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政银企农”、“基地+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扶贫等精准帮扶模式,引导全镇有劳力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汉光超顺基地、新丰寨等获得分红和务工收益,落实381户贫困户“以奖代补”种养项目,村级微小型项目、就业培训等各种帮扶措施正在全面实施。落实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规范临时救助、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审批程序,全年救助 254人共168万多元;全面落实困难对象救助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41户2431人,五保供养234人。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需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21户,其中104户已验收合格;推进244户人居泥砖房改造工作,其中133户已竣工,31户已开工。全面发动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受理养老缴费约4000人,申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数900多人。完成8000多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生物特征采集及资格认证工作。镇公共服务中心和22个村(居)公共服务站为群众代办业务共11200多宗,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社会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持续开展每月重大隐患上报和整改工作。完成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已装视频监控151个,实现民主法治建设、“平安村(居)”创建全覆盖。受理矛盾纠纷165宗,成功调处161宗;接收社区矫正服刑人员131人,解除94人,在册服刑37人;落实精障人员监护责任人258人。查处治安案件28宗,破获刑事案件31宗,社会形势总体平稳。
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跨越发展。“六个一百”和“孕育村风民风”工程有序推进,新丰、益塘、矮车、维龙、青西、里塘、輋柯、黄梅8个村级文化广场已通过县验收,完成黄龙村级文化驿站及1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创建。顺利通过省对镇教育创强复评验收工作,华民中学在2016-2017年度全县初中综合排名中位列第4名。22个村“公建民营”卫生站及镇卫生院新综合住院大楼均已动工,其中三源等6个村卫生站、镇卫生院中医馆已建成;提前完成县下达的献血任务;为群众免费办理各类证件达900多份;超额完成免费孕前检查任务,居全县第一。完成县下达的93个征兵送检任务和57个自然村历史人文普查任务,镇文艺队在省、市舞蹈比赛中分获铜奖、银奖,转水酒饼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严守纪律落实监管,行政效能持续增强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从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重一大”集体决议制度,大大缩减了行政成本。从严监管涉农领域资金和农村“三资”,提高集体“三资”运营效能,招投标项目共64宗,交易金额2461万元。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和信息公开,做好村账镇代理工作,规范办事行为,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源自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归功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和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转水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关心支持转水镇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转水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本领恐慌”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创新办法不多;二是挖掘经济增长的途径少,发展底子较薄弱;三是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四是综治信访维稳压力较大;五是村与村发展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这些问题,唯有依靠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解决。
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围绕市“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县“一核两区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美丽转水·宜居名镇”,重点抓好以下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特色产业抓发展,谋划乡村振兴
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精致高效农业发展,科学推进耕山致富和农业产业现代化,把山、地、河等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通过招商引资,集约土地进行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五华县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林产品附加值,实现强农富民。
抓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支持热矿泥山庄升级国家4A级景区,推进汉光超顺、新丰寨、益塘美景里程景区发展壮大,强化新农村示范建设,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完善乡村旅游配套,鼓励发展农家乐,增强综合效益。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产业招商,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实现“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做好已落户企业的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二)立足项目建设强基础,优化发展条件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2018年县委、县政府68项重点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密切配合牵头单位,确保县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继续推进红木二期产业园等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及租地工作,完善好安置区的水、电、道路和绿化等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前谋划、做好规划,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推进我镇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配合做好青西、黄梅、三源、新民4个村崩岗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营造和谐山水人文环境。
(三)立足新农村建设促优化,推动环境改善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5+2+3”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充分调动发挥村民理事会和人民群众积极性,把新华、流洞、輋维3个村列为2018年省级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示范村,以点带面整域推进全镇的绿化美化工程,确保早日全面建成新农村。狠抓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治脏、治污、治乱”三个重点,着力整治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畜禽污染和“六乱”现象。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长效机制,倡导群众按月缴交垃圾收集费,早日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营工作,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水平,实现镇村环境美丽洁净。
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打响污染治理攻坚战,对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露天焚烧秸秆等污染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开展“绿满五华”大行动,对矮车河流域、新旅游专线两边近8千亩景观林带进行升级改造,做好以兴华高速公路为主的绿色廊道建设,抓好黄梅水库的镇级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强化《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执行力度,加大火案征破力度,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铁手腕打击违法用地、违章建筑、非法采砂等行为,严格落实“河长制”,保障河道清洁安全。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持续推进削坡建房专项整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立足发展共享增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
完成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相对贫困户住房、教育、医疗“三保障”和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确保贫困户教育、医疗、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实施产业帮扶长效机制,推进转移就业、大病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实现稳定脱贫。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实现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惠及民生。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转移就业人口、拓宽就业渠道。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初信初访案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整治黑恶势力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完善镇村“网格化联动联防”体系,使用维护好“平安村(居)”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重视法学考试工作,通过以考促学,提升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加强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增强法律观念,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整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一村一文化广场”工程,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建达到全覆盖,到2020年全面完成文明镇村创建任务。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奖教奖学制度,提高教育效果。建设里塘足球公园,发展体育事业。推进转水卫生院升级改造一期工程,早日建成住院大楼,完善镇卫生院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发展中医事业。加快建成“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创建卫生强镇。
(五)立足自身建设提水平,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狠抓镇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与扫黑除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相结合,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育发展村民理事会,孕育良好村风民风。规范镇公共服务中心、村公共服务站的管理和运行,优化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从严抵制“四风”问题。紧盯涉农重点领域,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塑造“高效、规范、务实、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奋力前进,排除万难,苦干实干,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成“美丽转水·宜居名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