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华县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1年9月10日在五华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8次会议上
五华县审计局局长 钟冠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0年,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部署,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着力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功能作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完成审计项目20个,查出违规资金675.52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7.68亿元;审计作出处理应缴财政资金642.81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43.46万元,应调账处理资金2517.78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执行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一核两区三组团”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从审计情况看,2020年县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支管理总体规范。
——拓财源促增收,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围绕重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做实做细项目库,积极对接资金扶持政策和项目,增加了各类转移支付补助和债券额度;依法治税,挖潜堵漏;加大土地资源的整合,提升土地利用效益。2020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5亿元,增长5.06%;县本级税收收入完成7.11亿元,增长0.47%;非税收入完成3.44亿元,增长16.03%;新增债券资金15.54亿元和抗疫特别国债2.84亿。
——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三保”优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三保”优先,突出重点,积极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2020年,财政安排“三保”支出55.21亿元,教育支出5.4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27亿元,社会保障支出7.49亿元。
——持续跟进促整改,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对上一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细化整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县审计局按项逐条跟踪督促。截至2021年6月底,对2019年度审计查出的81条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已整改到位71条,整改完成率87.7%,其中:采取上缴国库、统筹使用或加快拨付进度、调账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11.80亿元(其中上缴财政资金318.27万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项。
一、县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积极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了县财政局组织实施的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50个县直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和3个镇财政管理情况。审计结果表明, 2020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支管理总体规范。
(一)县级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对2020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草案编制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据县级决算草案反映,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2.67亿元,总支出83.6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30.45亿元,总支出30.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504万元,总支出488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总收入10.57亿元,总支出9.09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预算编制和审批方面。一是未将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指标完整编入年初预算,涉及金额6.87亿元。二是县级预算调整方案未按规定报送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2.预算执行方面。一是未及时将部分非税收入缴入国库,少列财政收入1.48亿元。二是采取“以拨作支”等方式多列、虚列财政支出1052.51万元。三是年初代编预算7717万元未批复下达。四是未及时分配下达上级转移支付资金7.38亿元,其中未分配细化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34亿元。
3.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一是2020年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新增财政挂账支出3382万元。截止2020年底,应由财政列支的款项长期挂账累计金额52.44亿元。二是未及时安排使用盘活收回的财政资金492.57万元。三是违规将财政资金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涉及金额1.52亿元。
(二)县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了50个县直一级预算单位2020年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一是有2个单位年初预算编制不完整,涉及金额7.30亿元。二是有3个单位年初预算未按规定编列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基层单位,涉及金额6771.04万元。三是有3个单位未按规定批复下属单位预算,涉及金额6.78亿元。四是有2个单位无预算或超预算列支项目经费,涉及金额76万元。
2.财政资金管理方面。一是有14个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不严,向实有资金账户划拨资金,涉及金额1.02亿元。二是有3个单位违规扩大开支范围,涉及金额339.74万元。三是有2个单位未及时将公证费等非税收入上缴国库,涉及金额100.29万元。四是有28个单位部分公务支出未按规定实行银行转账或使用公务卡结算,涉及金额116.80万元。
3.“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等方面。一是有14个单位“三公”经费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涉及金额231.94万元。二是有7个单位会议费、培训费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涉及金额15.88万元。三是有4个单位部分公务接待费支出无接待清单,涉及金额9.94万元,有3个单位一张公函接待多餐,涉及金额3.05万元。四是有8个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台账。
(三)镇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市、县审计局分别组织对龙村、潭下、郭田等3个镇财政收支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财政收支方面。一是有2个镇未按规定将承包款、店租等非税收入上缴财政,涉及金额68.68万元。二是有1个镇违规发放津补贴,涉及金额133.47万元。三是有2个镇违规扩大支出范围,涉及金额319.85万元。四是有1个镇无公函列支公务接待费用,涉及金额1.15万元。五是有2个镇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涉及金额5446.27万元。
2.政府工程投资方面。一是有2个镇的4个工程项目未按规定履行立项审批、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等基本建设程序,涉及金额1173.31万元。二是有3个镇的21个工程结算未送相关机构审核,涉及金额728.93万元。三是有2个镇的23个工程多付工程款39.25万元。四是有1个镇未按合同约定提前支付工程款,涉及金额34.80万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主要组织开展了2020年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粤菜师傅”工程等情况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方面
一是未按规定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贴息资金审核发放情况。二是部分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发放对象不符合规定,涉及金额1.43万元。三是有1个单位基础建设资金使用进度较慢,资金使用率仅为58.84%。
(二)“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面
一是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考评员人数不符合考核规范要求。二是“粤菜师傅”中式烹饪专业两年招生均未完成目标任务(2019年完成84.5%、2020年完成79%)。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审计情况
2020年,主要开展了郭田、潭下等2个镇2019至2020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使用情况,水寨、河东、转水、郭田、双华等5个镇19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分为2个EPC包)建设情况的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全面落实贫困户“8+1”任务,突出抓好危房改造、省定贫困村集中供水工作,全县92个相对贫困村、20242户66561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出列和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审计情况方面
1.针对扶贫资金投资存在安全风险、收益收回不及时等问题,推动各镇村完善合同协议和风险定期评估机制,促进扶贫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贫困户的收益分红及时到位。
2.针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进度缓慢等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和加快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二)新农村示范村工程建设方面
一是有1个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未按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EPC总承包和监理招标公告。二是有2个项目的招标文件以不合理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三是有1个项目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对中标单位作弃标处理。四是有1个项目的合同双方擅自改变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签订合同,导致多支付工程预付款1594.29万元。五是有2个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单位未按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六是有2个项目的监理单位现场管理履职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多支付工程进度款251.13万元。
四、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审计情况
2020年,省审计厅组织对梅州市社会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情况进行了审计,针对重点事项抽查了五华县。县审计局组织开展了五华县华强学校(教学楼、运动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决算项目,五华县2017-2019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岐岭镇、转水镇等2间中心小学2019年度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等专项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五华县及相关部门单位能够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养老保险基金方面
一是有1家企业应划转未划转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涉及金额129万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缓慢,有137名县属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未办理跨制度养老保险转移手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未按新办法发放待遇。三是违规向死亡、服刑人员账户发放养老保险待遇,涉及28人,金额8.04万元。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方面
一是有3家医院违规虚报医保基金195.07万元,其中:有1家医院违规多收检查费16.87万元,有2家医院串换诊疗项目多收费178.20万元。二是有1家医院违规线下采购药品19.32万元。
(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方面
一是有1个单位违规使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资金,涉及金额2.63万元。二是有32名残疾人员违规同时享受两种待遇,涉及金额0.74万元。三是未及时停发死亡人员救助资金,涉及13人1.75万元。
(四)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方面
一是2间学校保教费、代管款项未全部纳入单位会计账核算反映,涉及金额180.73万元。二是2间学校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涉及金额103.88万元。三是2间学校违规发放教职工误餐、班级管理费等补助,涉及金额4.36万元。四是2间学校购买复印纸、工程维修等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涉及金额127.68万元。五是2间学校多付工程款,涉及金额4.31万元。
(五)民生工程建设方面
一是项目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涉及金额23.86万元。二是多付工程款,涉及金额14万元。三是未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五、绩效审计情况
主要开展了专项债券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绩效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和单位争取利用专项债券资金来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方面
一是县绿色能源科技中心项目因调整投资模式,仍在走相关调整程序,截至2021年2月,有1亿元债券资金仍未安排使用。
二是县人民医院层流洁净工程升级改造、县中医医院升级建设等2个项目已于2020年5月收到债券资金,截至2021年2月底支出进度不到30%,仍有5062万元未安排使用。
(二)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等资金使用方面
一是益塘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2000万元,按规定要求2020年底需完成开工建设任务,截至2021年3月底仍未开工建设。
二是广东香雪智慧中医药产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资金2211万元,截至2020年12月底,总投资完成率为45%,资金投资支付率为90%,两项资金管理指标均未完成100%的目标任务,未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三是县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县突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经费、农村饮用水调查等4项专项资金当年预算执行率低于15%。
六、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以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国有资源资产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目标,重点组织对县属国有企业、县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镇和单位重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较好地履行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绩效。
(一)县属国有企业资产审计情况
组织对县交通集团、县新金叶发展公司等2家县属企业进行审计,2019年底账面资产总额4967.21万元、负债总额1506.02万元、所有者权益3461.19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家企业少计收入91.66万元。二是1家企业公款私存,涉及金额29.13万元。三是2家企业违规发放高温补贴等合计5.93万元。四是1家企业土地产权不清,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涉及金额60.91万元。五是2家企业公务接待费报销未附派出单位公函或接待清单,涉及金额18.48万元。
(二)县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组织对50个县直一级预算单位和3个镇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有23个单位少记固定资产,涉及金额1366.01万元。二是有3个镇未经批准对外出租出借国有资产。三是有1个镇应收未收承包款及出租收入266.94万元。四是有12个单位政府采购事项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涉及金额262.54万元。
(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市、县审计局分别组织对龙村镇、潭下镇等2个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个镇超批复多征土地324.17亩。二是2个镇未建立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系统。三是1个镇违法占用耕地29宗面积55亩,涉河违法建筑3宗面积161.2平方米。四是2个镇对违法用地建设小产权房巡查监管不到位,共有16宗私建小产权房,占用土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涉及建筑面积15.49万平方米。五是2个镇未按规定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六是2个镇的镇辖区3家自来水厂未取得取水许可证。
七、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2020至2021年审计年度,县审计局共移送问题线索2起,移送事项主要是:一是涉嫌虚开发票套取资金;二是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和签订合同。
八、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不够精准,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违规扩大开支范围,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遵守财经法纪意识不强,内部控制缺失。三是“先谋事、后排钱”理念尚未牢固树立。未能提前做好项目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论证等准备工作不扎实,“钱等项目”现象依然突出,导致资金沉淀闲置。四是项目监督管理不够到位,违反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违规进行政府采购等问题时有发生。综合审计反映的情况与问题,提出如下审计建议:
(一)严格预算编制管理,推行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编制和安排的科学性,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提高预算和财政分配的严肃性,预算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做好预算绩效监控,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预算管理水平,推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政府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加强支出监管,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全面清理已发生的财政垫借款,及时收回核销,切实减少暂付款挂账规模,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三)加强国有资源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资产管理,盘活利用好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的执法检查,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和落实民生政策。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压实项目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强化项目实施进度的跟踪管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摸排情况,及时协调处置,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确保程序合法合规、手续完整齐全。
对本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县审计局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对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已作出处理意见;对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下一步,县审计局将按照县委审计委员会、县政府的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整改,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规定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审计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指导和监督,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推动五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完毕。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