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
时间:2025-02-1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一、单位概况

  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五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07年8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广东省九个稀有剧种之一。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五华县木偶团。2012年8月经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转制为公益一类性质的事业单位“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专门从事传承、保护、研究和展演工作,是省级传承基地。

  1、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拥有建筑面积:展演厅:330平方米。二楼办公室128平方米(内设:会议室、办公室、资料室、财会室、所长室),二楼演员宿舍,128平方,四间门店约120平方。共:770平方。

  2、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是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5人,在职人员15人,其中,艺术三级职称7人,艺术四级职称4人,普工3人,学员12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4人,是省级传承基地、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学习基地。传习所党支部现有党员5人,2021年,被评为“梅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3、五华提线木偶对外交流方面:从2012年至2016年连续五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选派赴法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巡演、授课、交流活动。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走出去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贡献。
    4、传承技艺培养人才方面: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2015年10月传习所完成四名新人的招录工作。对新人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一年多来的艰苦训练,现新演员基本可以担任简单的角色表演。
    5、2016年,我所积极送戏下乡,深入学校农村工矿、社区惠民展演80场次。并且每次在演出开场前,花五分钟的时间宣传当前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尤其是创文工作。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目标;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文艺演出跟宣传工作紧紧结合起来。
    6、2017年,提线木偶传习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做好送下乡、进校园、社区、惠民演出和参加各项重要活动展演及文化交流工作;制作复排一幕八场传统剧目《追鱼》制作排练提高《木偶书法》《木偶舞蹈》《化子进城》《水漫金山》等剧目,打造五华精品保留剧目,为五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7、圆满完成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专题展演,深受社会和各界人士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9年,传统大戏《金鳞记》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广陵杯”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荣获1个集体奖和4个个人奖;2020年,《沙家浜·智斗》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获评“优秀小型舞台艺术作品”;《球王故里茶飘香》荣获广东乡村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木偶书法》、《木偶茶艺》多次被省市指定重要场合展演。以“五华提线木偶”为项目,五华县被评为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目为“五华提线木偶”;五华第一小学被评为广东第三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2022年7月,参加在广州市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全省优秀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活动,展演提线木偶节目《金鳞记》、《沙家浜·智斗》、《北京的金山上》,获“优秀展演剧目”。
    二、领导分工
    所   长:李  浩   职责:主持全面工作;演出市场等工作。
    三、部门职能
    专门从事传承、保护、研究和展演工作。
    四、是否免费开放

   本中心场地暂未对外免费开放使用。

   联系电话:0753—443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