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体检意识的提高,胸部CT检查尤其是低剂量、高分辨率CT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肺结节体检检出率高达80%,已经是现代人的多发病、成为国人不可忽视的问题。检查出肺结节应该怎样应对?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等于肺癌?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一些检查出肺结节的患者带着心中的疑虑,多头跑腿、四处求医,奔走于影像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多个科室,只为寻求一个安心的答案。
为提高肺结节诊疗水平和肺癌的早防早治,医院于2022年10月下旬起每周一上午,在门诊部2楼专家诊室设立肺结节专病门诊,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志宏教授牵头成立,呼吸科、胸外科(蔡松旺教授远程会诊)和CT室戴燕彬主任等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该门诊为梅州地区首个肺结节专病门诊。门诊的宗旨是:对肺结节进行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并全程健康管理;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为肺结节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有效减轻患者恐慌情绪,科学规范管理患者。
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门诊2楼243室肺结节专病门诊
星期四,门诊2楼243室呼吸专家门诊
肺结节门诊接诊对象:1.体检、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结节或多发肺结节的患者;2.肺结节患者,经多次就诊,仍性质不明,存在诊治疑问者;3.收治学科不确定或肺部疑难影像,初诊医师认为有MDT(多学科联合会诊)指征的患者;4.其他疾病伴发肺结节需要多学科讨论的患者;5.各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初诊和复诊患者;6.肺癌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肺部病变对比评估;7.肺癌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肺癌进展或结节再发需要会诊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8.怀疑恶性胸腔积液。
专家简介
黄志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暨南大学全英授课教师。从事呼吸与急危重症的临床工作近30余年,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和慢阻肺、肺结节、肺癌等疾病诊治,擅长呼吸急危重症的救治。2003年SARS期间战斗在临床第一线!2020年春是全国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其中一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呼吸危重症与呼吸治疗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感染学组成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羊城好医生”和“抗疫好医生”,2020年获得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的荣誉称号,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18年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2022年6月挂职任五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每周一上午肺结节门诊、周四呼吸专家门诊。
蔡松旺:医学博士,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胸外科工作近20年,具有扎实的胸外科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胸部肿瘤诊疗中倡导综合治疗的使用(包括术前新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以及术后各种辅助治疗),致力于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运用,擅长微创下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纵膈肿瘤切除等手术,年主刀胸外科3、4级手术超过500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著10余篇。暨南大学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部创伤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食管疾病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创伤管理专委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药教育协会肺肿瘤中西医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戴燕彬:医学影像科主任,放射医学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梅州放射学会委员,从事放射诊断30多年,曾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例诊断均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肺结节科普知识
什么叫肺结节?
肺结节,在肺部影像表现为直径≤3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
根据肺结节大小不同:
▶直径<5mm称为微小结节;
▶ 直径5mm-10mm称为肺小结节;
▶ 直径11mm-30mm称为肺结节。
根据胸部CT判断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成分,可将肺结节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PSN)。
肺结节都是肺癌?
经常会有患者拿着单位的体检报告问医生:“我这个肺结节是不是肺癌呀?”
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通过体检或肺癌筛查项目做胸部CT发现肺小结节
95%以上都为良性
且良性的肺小结节是不需要临床干预
更不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
很多肺结节是岁月留下的瘢痕
就像脸上长了一颗痣
是肺部陈旧性改变或者良性结节
▶直径小于5mm的小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小于1%,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心,定期做CT检查观察它的变化情况即可。
▶ 5-8mm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2-6%之间。
▶ 8-20mm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18%左右。
▶超过20mm即2cm以上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会明显增高,可高于50%。
肺结节可抗炎吸收吗?
抗炎治疗“就是用抗生素治疗。
针对胸部CT首次发现的肺部炎性阴影的肺小结节可以考虑行抗生素治疗5-7天、或7-10天,有明显炎性表现的肺结节阴影抗炎治疗可延长为2周,之后过1-3个月再次复查胸部高分辨CT看看肺部结节是否已消失。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目前不建议第一次发现肺结节后马上手术。同时抗炎治疗后的复查随诊非常重要,因为要经过一个观察窗口期。
如果可以用抗生素能使肺部结节消失,那就没有必要做外科手术。
但对于肺部陈旧病变,特别是高密度的钙化结节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陈旧性病变的结节通常在胸部CT上表现钙化、密度高,这类结节往往不需要抗炎治疗,也不要外科手术干预,它就是岁月在肺上留下的痕迹,就和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头发一样,不需要处理。
肺结节该怎么随访呢
▶ 针对<5mm的肺小结节,需要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老年男性,吸烟,肿瘤家族史等),无高危因素,可不随访,若存在有高危因素,建议年度复查胸部CT。
▶ 针对5-10mm的肺小结节,医生会根据结节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有无毛刺、分叶和胸膜牵拉,是否有引流支气管、血管征及空泡征等综合判断肺结节的危险程度,并根据肺结节是低危还是高危,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等,最终决定复查的间隔时间,因此一定需要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密切随访。
▶ 针对≥10mm的肺结节,则应该尽早诊治,如果不能确诊,建议进行肺结节多学科会诊(MDT)。
该如何预防肺癌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为78万,因肺癌导致死亡的人数约为63万,且目前肺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有所增加。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肺癌的发生呢?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年龄40岁以上,且吸烟史≥20年以上,每天≥20支以上,或每天吸烟的支数×烟龄≥400以上,戒烟时间<15年;
•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
•既往有肺部疾病史(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有环境或者高危职业暴露史。
▶尽量远离各种环境职业致癌因素
•吸烟是国际公认的导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定不要抽烟,并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的暴露;
•注意防护各种室内外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等);
•避免各种职业暴露(煤炭、石油、化工、水泥等粉尘、毒气、辐射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远离癌症性格,如长时间爱生闷气、性格郁闷或急躁爱发脾气等。
•调整好生活的节奏,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并定期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