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士兵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五华县安流镇退役军人李广贤不改本色
时间:2024-11-26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在部队,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他本色不改,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他就是五华县安流镇福西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李广贤。

  从小崇拜军人渴望军旅生活

  “我从小就崇拜军人,向往军旅生活。”李广贤对军人的理解很朴素,就是保家卫国。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2009年,高中毕业的李广贤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毅然报名参军,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圆梦,成为海军的一员。

  进入军营后,李广贤满怀憧憬。海上的生活很“浪漫”,但更多的是“惊天骇浪”。

  “一出海训练就是半个月以上,晕船是所有舰艇官兵面对的首要问题。”李广贤回忆说,自己一度被呕吐、头晕、无法入睡等症状折磨得苦不堪言。在舰艇上,有一句顺口溜形容晕船的感受: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久久(九九)不停,十分难受。

  在吐到没有力气且浑身难受的时候,李广贤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力坚守战位。此后,李广贤和战友也加强针对性锻炼,总结出一套应对晕船的经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使命,搏击风浪也是其中一部分。”李广贤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展现了军人的风采。

  由于在部队综合表现优异,李广贤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且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退役时,李广贤还被评为“十佳退伍兵之星”。

  “从军两年,我圆梦了,也无悔了。”短短两年时间,李广贤在磨砺中经风雨、长才干,实现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培养了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也让他受益无穷。

  退役后,李广贤坚持“退役不褪色”,事事走在前、危机冲在前、困难帮在前。

  今年6月,安流当地一个小水库出现险情。李广贤闻“汛”而动,二话不说加入应急处置队伍,最终成功处理险情,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员、退役军人,不论哪一种身份,我必须迎难而上。”李广贤说到做到。

  返乡创业促进村民就业增收

  退役后,李广贤先是在广州工作了几年时间。2017年,李广贤回到家乡五华县安流镇福西村,成为一名村干部。“我在农村长大,有感情,也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李广贤怀着一腔热忱开辟“新战场”,续写军人荣光。

  当时,村里仍有贫困户30户 90人。为了带领小山村致富奔小康,李广贤和其他村干部想了很多办法。经过调研考察,李广贤利用村里有大量山地、是畜禽养殖适养区的优势,结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政策,于2019年7月开办五华县安流镇广贤养殖农场。

  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技术瓶颈、销售渠道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没有技术,我就去参加培训;没有销售渠道,我就去走访相关企业,想方设法开展合作。”李广贤凭借着军人的坚毅和果敢,克服各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发展至今,养殖农场面积50余亩,鸭舍2000多平方米,养殖蛋鸭8000多羽,一天能生产鸭蛋700多斤,年产值100多万元。李广贤介绍,如今的农场集蛋鸭养殖、鸭蛋深加工、自主品牌和电商销售网络于一体,走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并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溯、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太好吃了,吃完还要回购”“鸭蛋个头够大,质量很好”……在京东的门店,李广贤的咸鸭蛋颇受欢迎,以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产业发展起来,村民的生活也跟着好起来。李广贤的养殖农场雇佣了5名工人,均是当地村民,每人年收入约3万元。在“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带动下,福西村及周边有10多户农户参与蛋鸭养殖,李广贤对鸭蛋进行收购,免除农户的销售之忧,“鸭蛋生财”成为福西村的现实。

  2021年,李广贤被评为安流镇首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作为一名村干部,带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广贤表示,希望接下来能打响山鸭蛋的品牌,带动村民的“小鸭蛋”闯出大市场,成为村民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