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县财政局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
五华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5-08-05 来源:梅州市五华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五华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311日在五华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五华县财政局局长  张 裕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反映,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449186万元,增长32.96%,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9297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999万元;上年结余11092万元;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1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1.17%,增长27.85%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主要税种划分:增值税完成6286万元,增收844万元,增长15.51%;营业税完成7503万元,增收2218万元,增长41.97%;企业所得税完成2901万元,增收849万元,增长41.37%;个人所得税完成779万元,增收264万元,增长51.26%;资源税完成1509万元,增收717万元,增长90.53%;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679万元,增收332万元,增长24.65%;契税完成4688万元,增收2850万元,增长155.06%(详见附件1)。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税收与非税收入占比划分:税收收入32353万元,增长27.44%,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03%;非税收入10766万元,增长29.10%,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4.97%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6698万元,增长22.55%,其中:教育支出115192万元,增长19.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536万元,增长27.2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9374万元,增长31.39%;农林水支出53703万元,增长12.28%;交通运输支出24889万元,增长98.33%(详见附件2)。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券转贷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总计449186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增设预算周转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支出总计41118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8004万元(其中:上级追加专款结转下年支出37869万元),净结余135万元。

二、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支预算执行情况。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323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32.52%,同比增收10168万元,增长45.90%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4035万元同比增支13120万元,增长 62.73%(详见附件34)。

(二)收支平衡情况。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收入总计6095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04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916万元(其中:上级追加专款结转下年支出6535万元),净结余381万元。

三、2014年主要财政工作

2014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两新两特两重点”发展思路和打造“工业新城、长乐之乡”的目标任务,坚持“勤勉工作、公平待人、公正办事、廉洁理财”工作理念,全力以赴抓收入,积极主动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强化监管促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一)发挥职能广聚财,财政收入来源逐步拓宽

1.财税征管工作得到加强。积极主动介入税收征管,突出抓早抓实,紧盯税收入库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收入征管问题,确保税收收入按时入库。全年国税完成地方库税收收入6837万元,增长15.61%;地税完成地方库税收收入25516万元,增长31.03%。健全非税收入征缴平台系统建设,加强收入征管,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应征尽收,增加政府可支配和调控的财力。

2.融资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拓宽融资思路,创新融资模式,破解融资难题,全力推进融资工作,全年融资63428万元。其中:华侨实验中学BT融资23000万元;通过齐鲁证券发行私募债券融资20000万元;通过国有土地储备资源,争取土地储备融资9000万元;通过其他方式融资11428万元

3.土地收储效益大幅增长。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盘活闲置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全力保障土地收储保障经费,全年筹集21293万元用于保障土地储备工作,收储土地1045亩,向市场供应经营性土地638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6819万元。

4.争取上级支持收入显著增加。以省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原中央苏区县为突破点,从特殊政策层面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争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15807万元,同比增加9153万元,增长137.50%。深入研究上级激励型财政政策,配合各部门认真填报各类考核数据,使综合增长率位居全省前列,争取省激励型财政机制奖补资金16000万元,同比增加6000万元,增长60%。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和省、市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一次性财力补助5500万元。

(二)围绕经济促发展,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1.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采取财政扶持启动,土地运作推动,向上争取促动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17708万元,不断完善园区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征地2756亩,新增平整园区土地面积1300亩,建设园区道路1.3公里,完善绿化、亮化道路3.8公里,园区全年实现税收入库6830万元。

2. 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全年拨付1690万元,加大对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同时大力向上争取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节能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全年共计上报项目30个,争取项目资金1851万元。

3.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县城扩容提质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年筹集33281万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拨付10716万元完成了员瑾堤、澄湖堤升级改造和市政配套设施;拨付9290万元打通了水中堤、上坝堤道路,加固和美化亮化了两岸河堤;拨付3041万元用于亲水公园二期征地拆迁等费用;拨付6974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列工程;拨付440万元推进建设水寨肉联厂;拨付825万元保障了长乐大桥、蓄能电站等前期工程建设。

4. 全力支持重点工作开展。紧紧围绕县重点工作,多方筹集资金8448万元,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推进。其中:拨付996万元用于“洁净家园、美丽镇村”及创卫工作经费;拨付安置补偿资金879万元,妥善解决了种子公司转制问题;拨付921万元完成了鱼苗场、科研所整体搬迁;拨付260万元用于整治县城机(电)动三轮车;拨付839万元用于信访维稳专项支出;同时拨付4553万元确保了市七运会等其它方面工作支出需求。

(三)深化改革善创新,财政支出结构得到优化

1.惠及城乡,三农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入8800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溉水圳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二是碳汇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投入资金6800万元,保障了碳汇造林任务的完成。三是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投入资金16000万元,加快推进了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四是惠农政策有效落实。通过“一折通”直发模式,全年共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7734万元。

2.关注民生,社保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困难群体补助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拨付17949万元,分别提高了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孤儿补助等补贴标准。二是理顺了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拨付2387万元,将五保对象人均供养标准提高至每年5897元,保障了敬老院工作的良性运行。三是底线民生资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将优抚、百岁老人补助、医疗救助等民生资金全部纳入社会化发放,确保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全年实行社会化发放的社会保障资金达25000万元。四是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全年拨付450万元,培训劳动力18552人、转移就业14050人。

3.竭力创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以创强为契机,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带动社会多元投入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全面完成了教育创强经费保障任务。全年筹集12786万元用于横陂、周江等五镇教育创强工作,确保教育创强通过省督导验收。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山区教师待遇。拨付7854万元,按山区教师人均每月不低于700元的标准,足额配套资金,落实山区教师岗位津贴。三是启动了华侨实验中学建设。通过BT融资模式,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学校,拨付前期建设资金220万元。

4.稳步改革,医疗卫生更具活力。一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拨付2200万元,加强疾病控制应急体系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保障城乡居民健康。二是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拨付35516万元,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目标。三是加快推动医改工作。拨付1671万元,用于补助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医改进程。四是认真做好农村已离岗接生员、赤脚医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共计发放生活补贴1892万元。五是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全年拨付1444万元,实施医疗救助4975人(次)。

5.重视计生,保障稳定低生育水平。一是加大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全年投入人口计生事业经费6602万元,同比增长7.23%,使人均计生事业经费达到61.6元。二是及时落实人口计生配套资金。对专项资金实行专帐管理,及时拨付人口计生配套资金120万元。三是落实计生奖励资金。拨付奖励资金210万元,奖励农村计生家庭1456人。

(四)强化管理促改革,财政资金使用不断规范

1.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强化。一是加强了专项资金检查,纠正违规行为,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二是进行“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三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对使用省级专项资金的10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自评资金1023万元。四是介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全程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严格做好工程预决算审核。全年审核工程项目478个,核减4070万元,核减率10.90%五是强化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管理。对全县173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一物一卡”的形式进行信息化管理,摸清全县国有资产家底,涉及资产总额279415万元。

2.财政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一是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了预算编制改革,细化预算科目,将预算编制细化到“项”级。制定了《县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县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性文件,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年 “三公”经费压减805.89万元,减幅18.41%。二是加大了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共计统筹整合使用6300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效益。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国库直接支付范围,全年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18635万元,同比增长142 %。四是继续加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年财政预算14970万元,实际采购额14320万元,节约率4.36%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迎难而上,务实苦干,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县本级收入少,对上级财政依赖程度仍然很大;支出需求增长迅速,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困难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财政改革任务重,管理亟待加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任重道远。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2015年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015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预算法》和上级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稳增长、强管理、惠民生、重节约、提绩效”和改革创新贯穿于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精准度,规范预算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全力保障重点支出,着力改善民生,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2015年预算安排的总体思路是:积极稳妥、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提高绩效、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坚持依法理财,确保收支平衡;坚持民生优先,突出保障重点;坚持勤俭节约,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坚持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硬化预算约束,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规范管理,强化债务风险防控。

(二)关于2015年财政预算编制改革创新的情况

2015年,根据新《预算法》,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贯穿于预算编制的全过程,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加大政府预算衔接力度。2015年预算编制大力完善全口径预算,促进政府预算体系之间的统筹衔接。将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五项基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二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按全口径要求分别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细化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三是调整预算编制办法。调整定员定额办公经费预算标准,严格核定专项经费预算。四是提高预算编制精准度。认真编制2015年预算,确保年初预算到位率;全面考虑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及政策因素,预计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尽可能列入年初预算的安排,严格预算科目、级次编报。五是进一步提高预算刚性。转变收支管理观念,科学合理编制收入预算,确保预算收入的编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强化预算约束,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六是推进预决算公开。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并细化公开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和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三)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1.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总计300250万元,包括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9588万元,上级转移性收入250662万元。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5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9588万元,比2014年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39673万元,比2014年增长22.63%;非税收入9915万元,比2014年减幅7.90%(详见附件5)。

上级补助收入。2015年安排上级转移性收入250662万元,比2014年增长40.59%。其中:税收返还性收入825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64981万元,比2014年增长45.55%;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403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收入39513万元,比2014年增长59.48%;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6435万元,比2014年增长45.93%(详见附件5)。

2.按照“积极稳妥、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298250万元,比2014年预算增加82774万元,增长38.41%(详见附件67)。

按支出经济分类:

1)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安排134040万元,比2014年增加26000万元。主要是提高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增加支出18500万元,增编人员工资以及预留调资款750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15892万元,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经费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300元支出1725万元,专项业务经费支出14167万元,其中“三公”经费安排支出1694万元,比2014年预算压减5.30%

3)专项资金安排148318万元(含上级提前告知专款116435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残疾人生活津贴等底线民生支出,以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555万元,比2014年增加13929万元,增长89.14%,主要是财政供养人员提高津补贴标准以及工业园区建设增加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10682万元,比2014年增加3753万元,增长54.16%,主要是公检法部门办公办案方面增加支出。

3)教育支出91756万元,比2014年增加11908万元,增长14.91%,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生活津补贴标准增加支出。

4)科学技术支出140万元,比2014年增加11万元,增长8.53%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69万元,比2014年增加731万元,增长77.93%,主要是省提前告知文化消费补贴专项资金增加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356万元,比2014年增加21932万元,增长47.24%,主要是提高低保、五保、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等底线民生方面增加支出。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8185万元,比2014年增加14707万元,增长33.83%,主要是提高城乡医保补贴标准增加支出。

8)节能环保支出236万元,比2014年增加38万元,增长19.19%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848万元,比2014年增加5460万元,增长228.64%,主要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和创卫等方面增加支出。

10)农林水支出10414万元,比2014年增加1376万元,增长15.22%,主要是财政供养人员生活津补贴提高增加支出。 

11)交通运输支出3976万元,比2014年增加124万元,增长3.22%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12万元,比2014年增加27万元,增长9.47%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84万元,比2014年增加18万元,增长10.84%

14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711万元,2014年减少359万元,减幅33.55%,主要是上级提前告知专款减少

15)住房保障支出1296万元,比2014年增加179万元,增长16.03%

1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507万元,2014年增加17万元,增长3.47%

17)预备费3000万元。

1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27万元。

19)其他支出9296万元,主要是增编人员工资以及预留调资款支出。

(四)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据《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从2015年起,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统计口径相应进行调整

201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等原则安排。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1500万元,其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2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00万元(详见附件8)。

201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1450万元,其中:征地拆迁和补偿支出2400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6000万元;城市环境卫生支出2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00万元;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支出1000万元(详见附件9)。

(五)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3893万元,比2014年增加18036万元,增长32.29%;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5968万元,比上年增加9162万元,增长19.57%。收支相抵结余17925万元(详见附件101112)

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52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7096万元,增长52.86%;支出20256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6364万元,增长45.81%。当年收支结余264万元。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337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10940万元,增长25.78%;支出35712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2798万元,增长8.50%。当年收支结余17661万元。

按照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2015年预算已知可支配财力全部列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民生项目及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受已知可支配财力的限制,有些支出项目无法列入年初预算,对未编预算的必需项目,将在预算执行中通过努力挖潜增收和争取上级支持的新增财力中,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解决。

五、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5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要求,以建设“工业新城,长乐之乡”为目标,紧抓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以及“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的机遇,突出“三大抓手”,全力推进“两新两特两重点”、惠民生、促和谐、强队伍各项工作,打好“跑项争资拓财源”攻坚战,抓好财政收入,强化财政监管,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着力提高理财能力和保障水平,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增质增量,在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可用财力上下功夫。一是突出重点,强化税源监控。进一步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收入进度和税源发展变化趋势,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二是应收尽收,强化收入征管。加大依法治税力度,着力挖潜增收。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目标责任,及早介入税收征管工作,坚持做到严征细管,确保税收按时均衡入库。三是严格规范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 “以票管收、源头管控”作用,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确保非税收入征管的规范有序。四是提高土地出让收益。保障土地储备资金,探索建立土地综合利用调节机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土地储备空间,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确保财政运行、重点建设等持续运转和发展保障资金。

(二)坚持借力发展,在争取上级支持、用好金融杠杆上下功夫。坚持拓展筹资渠道,适度融资,借力发展。一是向上级争取支持借力。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原中央苏区县振兴发展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广州对口帮扶的契机,深入研究上级政策,把准财政资金分配走向,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结合人口大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等县情实际,在确保享受普遍优惠政策的同时,从特殊政策方面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打好跑项争资攻坚战。二是向金融资本借力。积极加强政银合作,拓宽县域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借力金融资金撬动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整合国有资产、资源,培育新的融资平台,在融资工作上争取主动。积极包装整合城镇化建设项目,通过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打包向金融部门融资。做好土地储备开发各项工作,力促广州产业帮扶基金落实到位。加强和市城投公司的合作,着力突破安置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融资工作,力争更多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在保障重点支出、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牢牢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县城扩容提质“三大抓手”,不断创新和丰富财政支持发展的政策手段,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信贷、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一是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规划,千方百计筹集产业园区建设资金,为园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增强发展承载力,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产城联动。三是支持完善交通设施网络。全面贯彻“大交通”发展战略,着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公路网络,提升区位优势。四是推动大招商。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研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大公司落户。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五是积极扶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各项企业减税减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促进产业集聚,做强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企业,不断培植壮大财源。

(四)坚持有保有压,在提高保障水平、推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按照率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现代财政支出体系。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惠民工程,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的投入,推动重点民生持续改善,健全完善民生纾困保障体系。积极筹集资金,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津贴补贴标准,不断提高公职人员收入待遇。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刚性,强化支出控管,坚持勤俭理财,厉行节约,坚决压缩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财力,用于重点民生领域。

(五)坚持提绩增效,在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加快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按照上级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预算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等系列改革,推动率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二是探索政府多元供给机制。创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TBOT等融资方式,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创新财政资金奖补,完善信贷、担保和保险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按照“政府搭台、金融唱戏、服务企业”工作思路,将企业、银行、担保、产权评估集合,实现政、银、企和资源、资本敞开式无缝对接。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谋发展,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求。四是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创新财政监管模式,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五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全面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五华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奋进,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执行新《预算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努力增强财政保障发展能力,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推动五华的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