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梅州五华到西藏林芝,山河阻隔,相距3700多公里,海拔高差3000多米,但是这挡不住梅州对西藏的对口支援。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教师古振宣于2022年8月5日,跨越3700多公里的距离来到林芝一中,肩负起一名援藏教师的神圣职责,在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勤勉耕耘,不懈奋斗,书写出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古振宣老师深知,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够不愧于来援藏支教的理想初心,刚到林芝一中,他立即转变“帮扶者”的思想,快速融入林芝一中,他主动与当地教师、学生结对结亲,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帮助、思想上互相碰撞融合。他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遵守援藏队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专业上深研细钻,在交往交流上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他担任林芝一中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积极做好临时党支部宣传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广东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发扬老苏区精神 深研教学结硕果
古振宣老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他跨级承担高三和高二两个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20节。其中,他所任教的林芝一中2024届高三(19)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充分了解区情校情学情的基础上,他一方面通过默写、听写概念等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每周原创一份适合该班学生的试卷进行测试、巩固,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反复复的讲练。经过一年的努力,在2024年高考中,高三(19)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学生丁郎朗这样评价他:“古振宣老师对每一节课都很认真,他不会浪费每一节课,总是有办法让我们都有所收获,我们全班同学都是他的死忠粉,他的课我们从来都不会缺,我们最喜欢他的课!”
深入“青蓝工程”。2023年5月,古振宣老师被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教育局聘为高中生物学特约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长,这意味着他不仅要抓好教学工作,更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生物教学骨干队伍。他积极参加并协助市教研室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研教学经验,两年来共指导11名年轻教师上市级公开课,通过组织开展反复试讲、磨课和同课异构活动,加深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有效促进当地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古振宣老师分别送教到林芝市墨脱、波密和察隅县,共计说课2节、听评课17节、参加交流会议6次、开讲座1场,指导“国培”返岗对象3人开展课堂教学,和当地中学的生物学备课组共同备课,带动当地教师的课堂备课、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达到良好的送教效果。2024年4月-5月,他对林芝市三所高中2024届高三生物学复习备考工作进行教学视导,撰写了3篇共计一万多字的高质量教学视导报告,在全市视导反馈会上作了2次指导性发言,此次视导活动旨在规范教学,示范引领,提质增效。
援藏期已经过了三分之二,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脚下、尼洋河畔,古振宣老师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坚守着他的初心和使命,继续用责任书写担当,用忠诚铸就信念,待援藏期满,相信他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