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这场主题活动解锁红色育人新实践
时间:2025-11-24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字号:

  为着力提升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思政育人能力,探索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创新路径,11月21日,团五华县委联合县教育局、县少工委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开展主题团(队)活动。团县委书记张育聪带队,全体人员循着红色足迹、探访振兴实景、感悟奋斗精神,在沉浸式学习中凝聚育人共识,在实践体验中夯实育人根基,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五华团课、队课样板积蓄青春力量。

  

  活动首站走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松口镇横东村。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漫步,错落有致的客家民居与生机盎然的庭院相映成趣,配套完善的休闲设施让乡村生活更具质感,真切感受“百千万工程”为乡村带来的蝶变。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横东村依托生态优势、盘活客家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引发了在场团干部、辅导员对“如何引导五华青少年融入家乡发展大局”的深入思考。“作为基层团干部,我们要把家乡的发展故事搬进课堂,让青少年直观感受‘百千万工程’的成效,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来自萃文中学团委书记赖国栋说。

  随后,大家走进客家人下南洋历史文化馆与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松口古街的青石板路上追寻先辈闯荡南洋的足迹。火船码头的侨批、老船栓等文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客家人“敢闯敢试、爱拼敢赢”的精神内核。这座“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从千年侨港蜕变为农文旅融合的活力古镇,让大家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先辈开拓故事与家乡蝶变历程融入团课、队课,引导青少年看清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时代进步的深层关联,让拼搏基因与家国情怀在青春心中扎根。

  金秋时节,雁洋镇南福金柚公园硕果飘香。漫山遍野的柚树上挂满金黄果实,清甜果香弥漫山间,走进金柚种植基地,详细了解梅州金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感受特色产业为苏区振兴注入的强劲动力。县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朱秀娟表示:“要讲好五华苏区产业振兴故事,引导少先队员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培养扎根苏区、建设五华的责任担当。”

  

  活动最后一站,全体人员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梅县叶剑英纪念园与叶剑英故居。在庄严肃穆的叶剑英纪念馆内,大家怀着崇敬之心瞻仰叶剑英铜像,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叶剑英元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坚定理想信念。大家一致认为,要创新采用课堂宣讲、情景模拟、研学实践等多元形式,让红色基因与苏区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此次主题团(队)活动以“实景研学+精神传承+育人研讨”为三维载体,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听”转为“主动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实效。将红色资源、“百千万工程”实践、产业振兴成果转化为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团(队)干部讲好党的故事、家乡故事的能力水平。下一步,团县委将持续深化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模式创新,立足五华苏区特色、足球文化等本地资源,打造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特色的团课、队课样板,引导广大五华青少年在鲜活宣讲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五华苏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