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5-07-16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
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梅州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林业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29日

梅州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林业生态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是强化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 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全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保障。为切实做好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根据《广东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4〕4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策部署,通过划定林业 生态红线,统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和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构建生态基础稳固、生态内涵丰富、生态容 量逐步提升的林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承载力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划定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

    将具有珍稀濒危性、特有性、代表性及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以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显著和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湿地划入重点保护红线范围,强化管理措施,坚守生态屏障。

    (二)坚持保护为本。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牢牢把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要求,坚守生态底线,夯实生态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三)坚持实事求是。

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应基于我市现有各类森林、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充分考虑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禀赋的实际情况,与受保护对象、经济水平和监管能力相适应,突出重点,确定目标,分类施策,确保划定的林业生态红线得到有效管控。

    三、控制目标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市林业生态红线由森林、林地、湿地、物种等四条红线组成,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是:

    (一)森林红线。

    全市森林保有量不低于1767.14万亩(含非林地中的森林)。强化森林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3.95%,森林蓄积量达到7208.7万立方米,维护全市国土生态安全。

    (二)林地红线。

    全市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811.66万亩,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在55%以上;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控制占用征收,确保林地利用有度、管控有效。

    (三)湿地红线。

    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42.51万亩。保持现有湿地数量不减少,逐步建立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维护全市淡水资源安全。

    (四)物种红线。

    全市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9%。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开发,严格保护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全市物种安全。

    四、保护区域

    为有效落实林业生态红线控制目标,按照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将全市林地、湿地划分为Ⅰ、Ⅱ、Ⅲ、Ⅳ级共4个保护区域等级。各等级保护区域范围如下:

    (一)Ⅰ级保护区域。

    Ⅰ级保护区域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予以特殊保护和严格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特有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 缓冲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内的林地;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重要水源涵养地、饮用水源地  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林地;土壤侵蚀达到严 重侵蚀程度的林地;森林分布上限与高山植被上限之间的林地;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

    (二)Ⅱ级保护区域。

    Ⅱ级保护区域是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包括除Ⅰ级保护区域以外的一、 二级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林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内的林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 路)、重要河流(韩江,梅江,汀江,琴江、宁江、五华河、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等)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林地;重要湖泊水库(合水水库、梅西水库、清凉山 水库、益塘水库、虎局水库、长潭水库、青溪水库、多宝水库等)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林地;城市规划区内坡度25°以上区域的林地;天然湿地。

    (三)Ⅲ级保护区域。

     Ⅲ级保护区域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区域。包括除Ⅰ、Ⅱ级保护区域以外的生态公益林林地;未纳入Ⅰ、Ⅱ级保护区域以外的国有林场林地;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天然阔叶林以及国家、地方规划建设的优质用材林、木本粮油林基地范围内的林地;人工湿地。

    (四)Ⅳ级保护区域。

    Ⅳ级保护区域是需予以保护并引导合理、适度利用的区域。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区域以外的各类林地、湿地。

    五、管控措施

    林业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必须认真执行,严格管理。坚持实行用途管制、分级保护、保障重点、节约集约制度,严格控制占用征收林地和湿地,严禁随意砍伐林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各等级保护区域管控措施如下:

    (一)Ⅰ级保护区域。

    实行全面封禁管护,禁止各种生产性经营活动,禁止猎捕野生动物和采挖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原则上禁止改变用途。对计划建设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等省 级以上重点线性工程项目需穿越Ⅰ级保护区域的,要在通过项目建设合法性、必要性、选址唯一性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权威专家评审等有关程序,并制定将环保风 险降至最低程度的相关技术措施后,按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二)Ⅱ级保护区域。

    实施局部封禁管护,鼓励和引导抚育性管理,通过补植套种和低效林改造,改善林分质量和森林健康状况。严格控制商品性采伐,区域内的商品林地要逐步退 出,并划入生态公益林管理范围。除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征收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用途。湿地因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征占用的,须按占补 平衡原则恢复同等面积的湿地。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Ⅲ级保护区域。

    严格控制占用征收有林地,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设施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其他项目 用地。重点商品林地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生态公益林林地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胁或损害下,允许适度经营和更新采伐。鼓励人工恢复、增加湿地 面积。

    (四)Ⅳ级保护区域。

严格控制林地、湿地非法转用和逆转,控制采石取土等项目用地。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潜力。

    六、工作组织

    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从2015年1月开始,至2015年12月底完成,共分4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

    各县(市、区)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组织业务培训,制定技术方案,收集有关资料,开展前期调研。根据省下达的林业生态红线目标分解任务,结合自身生态、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县级林业生态红线划定目标。

    (二)划定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

    各县(市、区)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图库、湿地规划等有关成果资料为基础,结合外业调查核实,划定林地、湿地保护区域等级,并落实到具体的 山头地块,形成县级林业生态红线基础数据。县级林业生态红线基础数据在征询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后,于2015年6月30日前,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审定 报市林业局汇总。

    (三)汇总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

    市林业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县级林业生态红线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形成市级林业生态红线数据。市林业局将市级林业生态红线数据征求各县(市、区) 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后,于2015年8月31日前将市级林业生态红线数据报省林业厅汇总。

    (四)建库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省林业厅综合各市数据建立全省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参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市林业局聘请 专家团队,组织技术力量,建立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形成全市林业生态红线一张图,全面完成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七、划定成果

    (一)建立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

    通过建立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确定全市及各县(市、区)林业生态红线的数量,落实林地、湿地等地类的保护等级、界线范围、空间位置等各项因子,实现”以库管线”。

    (二)形成全市林业生态红线一张图。

    通过调查核实,将林业生态红线中的林地、湿地等落实到山头地块,结合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手段,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林业生态红线的现势性、时效性和精准性,实现”以图管线”

    八、工作要求

    (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我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由市林业局负责牵头,会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 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法制局等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各级、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参 与,共同完成。

    (二)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我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基础性工作主要在县一级。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参照省、市做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三)筹措资金,落实经费。

    市林业局在2015年市级财政预算2000万元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林业生态红线技术培训、数据调查、软件开发、建库制图等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保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操作,确保实效。

各级、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广东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操作细则〉的通知》(粤林〔2014〕135号)的要求,统一技术标准,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按时保质完成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任务。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各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梅州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15年6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