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三大园”成农户增收“聚宝盆”,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时间:2021-11-05 来源:转自掌上梅州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9月底,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2021年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荐名单的公示》,其中梅州市五华县蔬菜产业园入选。至此,五华县共有茶叶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蔬菜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五华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全县有耕地面积61.65万亩,土地总面积和耕地面积均位居梅州市第一。近年来,该县依托好山好水等资源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尤其是通过紧抓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机遇,不断拉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农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农业优质品牌,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推动乡村经济提档升级。

产业园区竞相发展

资源要素集聚明显

  低垂的稻穗高唱着丰收的赞歌、茁壮的茶树书写着增收的希望,阳光温棚里蔬菜生长旺盛、果实累累……11月的五华大地,稻谷飘香,菜绿满园,茶遍满山,处处呈现着农业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过去,五华人民守着“八山一水一分田”,零星种管水稻、茶叶、蔬菜等作物,与天斗、与地斗,效益一直较低。“小、散、弱的传统种植,难以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需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五华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代农业产业园,就是在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营销”,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助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9年,五华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启动。自当年起,梅州市五华县茶叶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蔬菜产业园先后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其中,五华县茶叶产业园核心区为双华、棉洋、龙村等3个镇,辐射带动转水、周江、长布、等4个镇,园区茶叶种植面积约为6.1万亩,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82%以上;丝苗米产业园以水寨、河东、转水、岐岭、横陂5个镇为核心建设区,涉及6家农业企业;蔬菜产业园则力争到2022年建成全省蔬菜产业有机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园。

图片1.png

▲ 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丝苗米种植扮靓乡村,助农丰收增收。(郭思敏 摄)

  记者梳理五华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配套资金分布情况发现,省财政资金有效发挥了引领、集聚作用,带动地方财政、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建设,有效集聚了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关键要素。

  五华县茶叶产业园建设期间,新建加工厂房、仓储用房4600平方米,新增装备310台(套),产业园各功能板块布局合理,相对集中,连接紧密,生产、加工、物流、休闲等全产业链推进格局已经形成,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以五华县茶叶产业园建设为例,该产业园建设通过资金引领、集聚,带来了各种资源要素的集中,为当地茶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持续增添动力。

规模化标准化走深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在五华县横陂镇华阁村的一块稻田旁,74岁的魏周振正在认真查看水稻长势,紧张地进行秋收准备。在此处,魏周振流转荒地500多亩,种植高端丝苗米。他说:“我集约流转的土地,也是产业园的一部分。县里帮忙打通了水渠,购置了农机等设备,种植的粮食也都是订单生产,怎么会不挣钱呢?”

  去年以来,五华打出系列组合拳,积极引导丝苗米产业园参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流转撂荒水田进行集约承包复耕复种,让不少曾经的撂荒地重获丰收,五华丝苗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园示范和效益的双重引领下,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6.7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8.31万亩,丝苗米种植面积达31万亩,三大农业产业渐成规模。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规模化建设之外,标准化建设也是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广东九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五华县茶叶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企业,该企业位于双华镇公平村,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所有茶田都是人工开挖,采取有机种植,从未使用除草剂。”基地管理人告诉记者。

图片2.png

▲ 汉光超顺蔬菜产业园安流基地一片生机盎然。(郭思敏 摄)

  五华种茶、制茶历史悠久,“鸟舌茶”“单枞茶”“圆唇茶”“梅粘茶”等当地茶久负盛名。过去由于受加工能力限制,大部分茶青被贱卖,产业链极短。梅州市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五华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的种植大户,通过产业园创建获得奖补资金,茶叶加工终于可以摆脱此前设备不足、场地不足的困境。“3条生产线,一天可加工3万斤茶青。”公司负责人谢建旺指着眼前崭新的制茶设备兴奋地说,自己通过延伸产业链“变”茶青为茶叶,效益一下就提上去了,同时也更能牢牢掌握茶叶品质的话语权。

  驱车前往河东工业园,走进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丝苗米产业园施工现场,产业园雏形初现。“争取今年底完工,明年投产。”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元杰说,建成后,产业园将集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及国外贸易为一体,打造全产业链。

  而提起五华的蔬菜产业,就不得不提汉光超顺。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是一家集蔬菜工厂化育苗、标准化设施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中央厨房、科技研发、冷链物流配送、研学旅行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通过不断探索精深加工的路子,有效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销售。

联农带农效益显著

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创建以来,五华3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注重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3.png

▲ 当地村民在汉光超顺蔬菜产业园安流基地就业,增收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郭思敏 摄)

  “我在这里种菜,一天有100块钱的收入。”在汉光超顺蔬菜产业园安流基地,当地村民廖秋芳说,她本来在外地打工,得知蔬菜产业园开园招聘后,特意辞工回来应聘上班。“现在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家庭,生活很美满。”她说。据基地负责人陈志军介绍,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的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图片4.png

▲ 在五华县转水镇五星村,新农人刘百栋的红薯基地喜获丰收。(郭思敏 摄)

  在转水镇五星村,100多亩高山红薯长势良好,即将开挖,新农人刘百栋喜笑颜开。“在梅州生长地农业开发公司的支持带动下,基地早造种丝苗米,晚造种高山红薯,轮作种植,效益相当好。”刘百栋说,单是红薯,每亩就能净赚1500元。记者了解到,刘百栋口中的梅州生长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的参建企业之一,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丝苗米种植的同时,还在五华13个镇、47个行政村建设五华高山红薯示范种植基地6960亩,辐射带动该县种植面积达2.15万亩。

图片5.png

▲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优质农产品被源源不断送往大湾区。(张炳锋 摄)

  2019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梅州配送中心正式挂牌揭幕运营。截至今年7月,已有43家生产基地和2家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配送中心管理平台,累计进入平台交易总量达到10万吨,茶叶、丝苗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送往大湾区,全过程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自从茶叶产业园建起来后,这里游客多了,人气更旺,农民也增收了,都说产业园是‘聚宝盆’。”在五华县七畲径茶场,负责人李等祥说,随着茶场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茶场越来越漂亮,还成了旅游景点。

图片6.png

▲ 五华茶博汇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买茶新体验。(张炳锋 摄)

  走下茶山,记者来到粤东农批“五华茶博汇”,只见游人络绎不绝。店内,热水滚烫,茶香四溢,货架上各式各样的五华特色茶叶琳琅满目,游客品茶、购买茶叶,场面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