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华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通过全链条保护、高水平创造运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全县新增专利授权量242件(含发明专利10件),注册商标1589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3017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增至6家,知识产权事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统筹推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五华县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五华县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作方案(2024-2029年)》等政策文件,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创新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完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2024年为22家企业提供精准维权服务31件,处理投诉举报31宗,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0宗,构建起“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同保护”的工作体系。
二、创新培育,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
通过专利导航服务平台建设,组织26家企业完成专家入库及专利评价,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2024年新增地理标志培育产品4个,“五华红薯”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新桥腐竹入选省级培育名单。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布局大赛等赛事,广东长乐烧酒业获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制作《丝苗米》等3个地理标志专题片,推动品牌价值转化。
三、精准施策,破解知识产权发展瓶颈
针对队伍专业化不足问题,开展版权执法、商标培育等专题培训5场次,提升行政裁决能力。针对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现状,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70万元。针对社会意识薄弱问题,开展“三进”,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委宣传活动,营造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锚定目标,开启2025发展新征程
2025年,五华县将着力实现“四个提升”。专利商标申请量质齐升,新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活力提升,质押融资金额较上年有所增长;保护力度提升,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计划开展主题宣传培训2次以上,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从制度创新到成果转化,从严格保护到价值赋能,五华县正以知识产权为引擎,加速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强县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