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县司法局 > 通知公告
五华县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4-02-01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2023年,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法治建设正确方向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会“第一议题”、局务会议重要议程,纳入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领导党员干部年度学法计划,健全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常态化机制,维护更新县政府门户网站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把学习贯彻融入“八五”普法工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全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组织干部职工政治轮训5次,开展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2次,“一周一课”学习例会23次。

  二是持续加强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作用。先后提请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七、第八次会议,研究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等文件,推进实施五华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指导落实全面依法治县与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做好迎接“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三是压紧压实推进法治建设责任。持续加大法治建设“述、评、督、考、责”工作力度,将法治督察列入县政府专项督查年度计划,轮流安排各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述法,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2022年度法治梅州建设考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牵头组织开展交通道路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取得成效。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推动政府依法履职科学决策。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年完成合法性审查送审稿216件,其中规范性文件17件,向市政府、县人大报送备案9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66份,公布废止和失效文件35份。行政决策程序更加规范,贯彻执行《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目录公开制度,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执行情况作为法治建设督察、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全年审查重大行政决策3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4次,公开征求意见20次,举办听证3场,专家评审13次。

  二是全面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化。实现全县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聘任法律顾问全覆盖,健全完善公职律师(县政府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联系县领导工作机制,新聘5名法律人士为县政府第三届兼职法律顾问,积极为县领导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和法律意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评估等方面作用。

  三是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文明。持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一统筹四统一”职能,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协同配套机制,创新开设“每月一课堂”常态化学习平台,协调县直执法单位通过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实操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乡镇执法业务指导培训,组织160多名基层执法人员参加专题培训;推行行政执法公示信息通报制度,全县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公示执法线上办案数量累计7507宗,数量居全市第一;组建第一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业人才库,常态化专业化开展案卷评查,全年完成案卷评查200宗;创新简报信息制度,发布执法典型案例9期,更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提升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效能。进一步规范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全面升级改造县行政复议中心,优化案件分类和审理方式,建立案件研判讨论机制,加强类案集中化审查,实行三重审查核对模式,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审查效率质量。全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6件,受理办结82件,按时办结率100%。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做到“应出庭尽出庭”“出庭又出声”;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协作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全年召开庭前会商研判会议70次,办理行政应诉案件73件。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抓好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按照《五华县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主动按时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等政府信息,及时开展政策解读或转载有关政策解读信息。全年我局通过政务公开栏主动公开信息253条。

  二是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做好政府网站网民留言解答及梅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围绕高频事项及时更新解答内容、丰富解答形式,不断提高政策咨询服务水平。全年办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17件。

  三是自觉接受巡察监督。全力做好县委巡察组对局党组的巡察工作,制定落实《中共五华县司法局党组关于落实县委第四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完成巡察反馈的四个方面24个问题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0项。

  (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一是健全调解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覆盖医疗、交通、金融、婚姻家庭、山林土地、环境等领域;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联调”多元化解机制,打造综治统筹、司法调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的联调联动工作模式;加强诉调对接,挂牌成立了派驻县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

  二是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攻坚月专项工作,全面排查化解重点社会矛盾纠纷,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全年累计调解矛盾纠纷3255件,调解成功3235件,成功率为99.4%,我局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优化涉企法律服务。整合律师、公证、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搭建“线上线下”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健全“法律助企”机制,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解决方案。

  (五)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县464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室)平台运行,加快推动实体平台、“12348”热线和广东法网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加强涉企法律服务保障,加强“线上线下”企业法律服务平台管理运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在五华县工业园区挂牌设立“五华县司法局律师慧企工作点”。

  二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全面落实刑事辩护全覆盖,重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法援服务工作。目前,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14宗,接受并解答法律咨询2500人次。公证服务有序恢复,正式开通“远程公证”业务,实现部分公证事项线上办理。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管理,引导驻村律师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全县98名法律顾问进入417所中小学开展“百名律师进校园”普法活动,法律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三是普法宣传工作亮点凸显。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普法进校园”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百名律师进校园”“关爱女童·护苗成长”线上签名等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认真做好迎接“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圆满完成省对我县的实地评估;高质量组织开展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全面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举行全县新提拔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仪式;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新增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全年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5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万份,普法人数20多万人次。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回顾一年工作,我局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部署和群众期盼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统筹协调法治建设还不够有力,在凝聚工作合力上还需下功夫;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仍存在下放事项“放得下接不牢”、县镇执法衔接协同不畅等问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还需加强,涉企法律服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完成“规定动作”、做强做优“自选动作”,进一步查缺补漏、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深入推进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压推进法治广东建设考评、法治梅州建设考评中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三是提升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讲好五华法治建设好故事,营造崇尚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五华县司法局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