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五华“八五”普法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时间:2025-09-0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五华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县域实际,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深耕品牌,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构建法治社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我县先后有14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村入选全国示范村;“法盾护苗”行动为未成年人保护筑起法治之盾,“百名律师进校园”成为校园普法标杆,连续四年举办“124宪法日集中宣誓活动,等等

  一、坚持思想领航,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强化理论武装。五华县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核心任务来抓,全方面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关键少数带头学、国家工作人员覆盖学、人民群众跟着学、上下一起学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五年来,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54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1期,开展旁听庭审5次;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试4次,开展40期培训,2万人次参训,通过指尖学法发出普法短信17万余条

  健全工作机制。五华县委、县政府将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出台八五普法规划,每年将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成立由县委常委牵头以及14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八五”期间,28个单位参与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整合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等资源,组建200余人的专业普法骨干队伍,发动联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力量,吸纳党员干部成为普法志愿者。比如2024年成立由女法官、女检察官、女民警等组成的一米阳光巾帼志愿服务队,现已成为在校园、农村普法战线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精准实效普法,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开展“法盾护苗”行动。紧扣法盾护苗主题,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保护网络。创新百名律师进校园活动,100余名律师以订单式普法模式,分年定制课件,运用动漫、案例等趣味形式开展1500余场讲座,30万师生受益。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234名法治副校长实现84所中小学全覆盖,推动法治课程常态化、专业化,2名选手在省级微课比赛中崭露头角。点亮乡村法治星火,精准覆盖留守儿童,在梅州市首次启动“女童保护”一校一讲师工程,将防性侵安全教育课纳入五华县各小学的必修课程。

  深耕“基层沃土”,夯实农村法治根基推进法律进乡村,实现44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2245法律明白人活跃在乡村一线,助力修订村规民约、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乡村德治法治自治融合发展。

  服务“经济主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法治益企行动,组织民法典宣传、法律体检等活动,评估企业法律风险。举办法治益企行”“《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进企业等专题讲座,为企业防范风险、合规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普法特色品牌

  积极探索互联网+普法模式,构建五华发布”“五华新闻等新媒体矩阵,发布内容阅读量超500万次,转发分享超100万次。创新法治+文艺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品、五句板等本土艺术,创作《法盾护苗》动漫视频、《安全第一》小品、《天上不会馅饼,兼职刷单是陷阱》《公安巾帼志愿者喊话预防电信诈骗》等短视频,《森林防火意义长》客家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开展法治文艺下乡活动,让法律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传播。拓展普法阵地建设建成1个省级、5个县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个法治教育基地,16个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及447个村级宣传栏,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网络。八五普法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6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70余万份,惠及80余万人次。

  站在新起点,五华县将持续深化八五普法成果,创新普法形式,凝聚多方力量,让法治成为县域发展的鲜明底色,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贡献普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