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调整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审意见的请示
时间:2014-08-25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梅州市水务局:

     根据五华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编制的《梅州市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调整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经研究提出如下初审意见:

 一、项目背景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和清洁水源的迫切需要, 2008年初,五华县水务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五华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于2008年08月编制完成了《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省厅审批(粤水保〔2009〕200号),2010年1月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梅市发改农财〔2010〕4号文《关于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同意立项。2010年06月由梅州市水务局《关于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梅市水保〔2010〕13号)对项目初步设计作了批复。2012年1月该项目列入五华县示范县项目,工程总投资1751万元,主要工程项目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7平方公里,加固河堤5.3公里及农业综合整治等项目,工程计划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石方036万立方米,混凝土0.1万立方米。2012年底按基建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进场施工,至目前止,已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7平方公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面光灌溉圳4.5公里,河堤整治建调水坝9座。现河堤加固部分由于龙村圩镇部分的高程已达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且河堤加固要新筑河堤,占用农田面积大,经多方征求镇村意见,科学分析,从项目生态环保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初步确定对本项目作调整设计,即取消原河堤筑堤加固和固床陂,优化为河堤顶冲部分护堤加固,结合河道疏浚,提高行洪能力,充分发挥工程投资效益,遵循这一优化原则,对梅州市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进行调整设计。

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概况

龙村河小流域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五华南部,流域面积28.6km2,河流两侧远处属山区,地势陡峻,近处为平原涝区。流域多年平均气温2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2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该区域全部属于龙村镇管辖范围,从上游樟华村委会到下游的三湖村委会,包括樟华、龙村、金龙、古潭、石溪、湖中、塘湖、三湖等8个村委,总人口2.688万人,总耕地面积800hm2,人均耕地0.029hm2/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龙村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床下切、岸坡崩塌。近年来,由于众多的开发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河砂,河砂超采而导致河床下切,造成中下游河段跨河建筑物基础裸露,危及农田安全;河堤崩塌而危及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龙村河水土流失严重,崩岗多,造成自然生态恶化,农田被泥沙冲毁,圳道淤积,水土流失危害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河道滩涂及河中淤积地严重,使河道变窄,行洪能力变小。

四、建设任务

项目区经过治理后,预期达到总体目标是:河床及岸坡稳定、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①河道综合整治。对河道存在河床下切和河岸坍塌问题,河道综合整治措施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河岸护坡、建调水坝等。拟在塘湖中小学河段建9个调水坝,用于稳定该河段的河床;修筑护岸工程长1525m,位置在龙村镇范围,龙村大桥以下左岸金龙村左0+000至左0+825桩号长825米,右岸0+000至右0+700桩号长700米,即对顶冲部位采用打桩夹石筑格宾笼护堤,达到防止冲刷防止崩塌的目的。

②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主要对8.47km2水土流失的治理,范围包括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区。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建谷坊、拦沙坝、水平沟等工程措施,水保林与封山育林结合,适度开发种果,进行生态修复。

③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在8个村委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1.0hm2的绿地公园,共8.0hm2,改善生活环境。

④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包括在湖中村西坑水库灌区筑三面光灌溉圳2.0公里,龙村村黄金坑水库灌区筑三面光灌溉圳2.8公里,受益面积达3600亩。

⑤面源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包括在试点河段长5000m两岸及河边设置植物缓冲带,种植或抚育具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河道和水库水位变化的水陆交错带建设人工湿地,面积约4.0hm2,种植适水树种和草本植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五、进度安排

项目工程采取全面规划,分期分阶段实施。对河床下切造成水工建筑物基础裸露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优先安排实施;目前水土流失治理、灌溉圳道及调水坝目前已完成,河道疏浚及护堤1825米要求今年底完工。

封山封育政策、水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化肥农药使用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及禽蓄污染排放管理规定、工矿企业排污控制管理规定等管护制度的制定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拟安排在2014年前完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

六、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根据工程调整方案的工程量估算,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770.20万元(建筑工程1449.39万元,独立费202.48万元,临时工程29.85万元,基本预备费88.49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助300万元,省财政补助1060万元,其余由市、县配套解决。

七、综合评价

工程项目范围在琴江河上游,总面积28.6km2,符合水利部《关于申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的通知》(办水保[2006]145号):小流域面积最大不超过30km2的要求;也符合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农[2006]125号的要求。同时,当地政府重视该河段的治理和沿岸村容村容貌的整治、积极性高也是选择的有利条件。

工程项目范围包括五华县龙村镇下辖的8个村委会;建设任务包括工程建设和管护制度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治等;管护制度建设包括制定封山封育政策、水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化肥农药使用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及禽蓄污染排放管理规定、工矿企业排污控制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乡规民约”等。

调整后减少的项目有:固床陂、河堤筑堤加固工程(土方),投资为656.98万元;新增的项目有:河堤顶冲部分护堤加固工程(生态格网、河道清淤),投资为783.11万元,增减项目的投资数量变化不大,投资上可行。

项目工程实施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可行。试点工程的实施,将使流域内河道稳定、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为我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积累经验。

以上请示,请审查

 

附:梅州市五华县龙村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调整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华县水务局

                                                                                                    201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