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水务局:
根据肇庆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琴江双华段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其他资料,经研究,初审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华河是大都河上游双华镇境内河段,位于广东省五华县境内,地处梅州市西南的韩江上游琴江主要支流、五华河流域地区。
大都河发源于五华县与丰顺县、揭阳市揭西县相交的三县凸,流经安流镇,于里江村注入琴江,属琴江支流。双华河流域面积215km2,河流总长35km,平均河床比降8.84‰ 。流域内集雨面积在10~100 km2的二级支流有大径、华拨等,上游植被良好,水力资源丰富。
双华河流域地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较大,遇强台风暴雨,极易造成山洪暴发和内涝。随着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伴随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道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根据《广东省重点灾区新增纳入中央专项规划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和“珠江委关于对广东省重点灾区新增纳入中央专项规划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复核意见函”(珠江规计函[2013]701号),同意对双华河进行合理整治,在提高其防洪(治涝)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积极响应梅州市委、市政府“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战略要求,建议本工程早日实施,从根本上改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民居住环境。因此,开展双华河的规划治理工作十分必要。
二、水文
(一)本工程采用水文图集和流域内雨量站及参考尖山水文站的资料进行水文分析计算。
(二)双华河各计算断面特征地理参数,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量算。双华河及各支流无流量资料,因此,本次设计暴雨资料推算较大集水面积河道的设计洪水,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法》的综合单位线法推算成果。
(三)根据施工期各时段设计暴雨参数及流域特征参数,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计算双华河各断面施工洪水。
三、工程地质
(一)区域内地貌主要为河流冲积地貌,地形起伏,总体呈西高东低,河道多显弧形,地形起伏较大,勘察钻孔孔口地面高
程为180.66~194.2m,沿线主要是村镇和农田; 人工填土以杂填土为主。 流域表层普遍为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弱粉土、粉细莎淤泥质粘土层,未发现影响堤围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情况,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好,地质构造简单,土层较简单,土质均匀。
(二)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治理河段附近几钻孔揭露深度内未见有区域性断裂构造及全新活动断裂构造通过的迹象,地形地貌条件较简单,稳定性较好。
(三)本工程砂料采用外购形式。经调查工程区双华镇民用建筑砂源均来自安流镇的琴江河道。采砂场经县道X039至双华镇跌马崆土料场位于双华镇矮畲村,料场呈低山地貌,开采容易,有县道从料区经过,运距约5.0km;石场料场位于双华镇矮畲村,运距5.0km。外购砂、石料质量较好,储量丰富,但砂料运距稍远;土料场质量较好,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四)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本工程为提高双华河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满足村镇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需要,保障人居安全,同时与流域总体相适应,促进双华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除工程隐患、确保工程安全为前提。
(二)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2010年)及《梅州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书》,参照“珠江委关于对广东省重点灾区新增纳入中央专项规划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复核意见函”(珠江规计函[2013]701号)。则,本次整治河段范围内通过清理河道中的竹林、树木等高杆植物和阻水沙洲等后进行护坡处理,安全通过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穿堤建筑物设计排涝标准取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堤防、穿堤涵)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本次治理河道长度为6542m,其中干流河段长4315m,支流河道长2227m。
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本工程的岸线布置顺应自然河势,宜弯即弯;注重护岸基础防冲安全,护坡要采用天然材料,注重与城镇景观的协调;防止河道的人工渠化,能满足抗冲要求的就尽量采用土坡不护砌。尽可能保持天然河道的宽度和河道内的滩地等自然形态,能宽则宽,保护湿地;利用河道沿岸山体、高地及交叉公路作为闭合口,减少堤线长度。
(二)本工程治理河道长度为6542m,其中1、双华河干流段(桩号SH干0+000~桩号SH干4+315): 治理长度4315m,军营水电站段(桩号SH干0+000~桩号SH干0+100)疏浚,军营水电站(桩号SH干0+100)至 (桩号SH干1+600)段,护脚并疏浚; (桩号SH干1+600)~ 矮畲村(桩号SH干3+311)段,左、右岸生态护坡并护脚,在左岸靠房子侧,高程不满足要求的位置做二级挡墙;矮畲村桩号SH干3+311~ 桩号SH干3+738,左岸已建挡护,右岸生态护坡并护脚,矮畲村(桩号SH干3+738) ~跌马空桥上游(桩号SH干4+273)段,左、右岸生态护坡并护脚;跌马空桥段(桩号SH干4+273~ 桩号SH干4+315),两岸边坡修整。
2、双华河一级支流大径河下湖村段(桩号XH 0+000~XH 1+130):护岸工程与全线疏浚。
3、双华河一级支流华拔河冰塘村段(桩号BT0+000~BT0+637):左右岸做生态护坡结合泥结石堤面。
4、双华河的二极支流,大径河的支流大径水大陂村河段(桩号DB 0+000~DB 0+460)进行疏浚后两岸做新建生态护坡。
(三)本次双华综合整治新建堤防的堤段中,共有8处穿堤涵。
六、机电及金属结构
本工程共有1处过路桥涵需设置闸门, 共需设置1套水利自动拍门装置,该装置选用定型产品。
七、施工组织
(一)本工程建筑物为5级,相应临时导流建筑物为5级,其施工导流、度汛标准选用5年一遇洪水。
(二)本工程土方、表土开挖采用反铲扒、挖,人工辅助修坡,自卸汽车运输;泥结石道路身填筑采用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施工总工期为6个月,建议调整为12个月。
(三)工程所需当地建筑材料、砼粗骨料、砂料、块石料按当地市场价就近购买,土料跌马崆土料场供应。
八、工程占地
(一)本程建设均属水利设施用地范围内,永久占地19.35亩,其中新增占地33.2亩,均为原有堤防及滩地;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包括仓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临时道路、以及部分临时堆料场等,施工临时占地为158.55亩。
(二)本工程不涉及搬迁安置问题。
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一)同意本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原则和依据。
(二)本工程遵循“少占地、少拆迁”及优化线形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同意对废水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防治、噪声防治、施工期环境卫生管理、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设计的设计方案。
(四)本项目水土流失分区划分为为2个区:Ⅰ区为防洪堤工程沿线区域、Ⅱ区为堆渣场及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同时根据项目区属多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地区,对拟执行的二级标准相关指标调整提高。
(五)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时序以减少水土流失;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施工临时房屋的修建过程中,尽量不要损坏周边农田排灌系统,减少对农田耕作的影响,也不可对临时占地范围外的植被进行扰动和破坏。
十、工程管理
本工程竣工后,仍由双华镇的相关村负责管理,不再另设工程管理机构。
根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办(2004)307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 (试点)》和《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配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在沿线设群众护堤员。
十一、工程概算
(一)同意本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及定额依据:(1)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颁发的《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及广东省水利厅文件粤水建管[2009]462号关于调整我省地方水利工程费用标准及砌石工程等概预算定额(试行)的通知;(2)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基[2006]2号文颁发的《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广东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二)经初步审核,本工程设计概算总投资为2944.18万元,工程部分投资为2752.8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261.44万元,独立费用360.36万元,基本预备费133.50万元,专项费用共191.30万元,其中工程占地补偿费77.5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费109.14万元,环境保护工程费4.6万元。
十二、经济评价
(一)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大,财务盈利能力差,因此,经济评价的依据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
(二)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62%,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0,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本工程具有一定的抗御经济风险能力。
因此,双华河整治工程项目国民经济合理,建设可行。该工程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有利于当地的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
附:广东省五华县琴江双华段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主、附件)。
五华县水务局
二O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抄 送: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