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面对国际形势趋紧、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冲击等严峻考验,全县各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全县国民经济总体平稳,持续向好。
一、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情况
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1-3季度我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27.6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06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88亿元,同比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68亿元,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半年的21.9:22.2:55.9调整为25.1:21.1:53.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0.6和1.5个。
二、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点
前三季度,我县11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为“二快六稳三收窄”。“二快”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以上的较快增长;“六稳”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业实现稳定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全社会用电量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三收窄”即: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税收收入虽然仍为负增长,但降幅均有所收窄。主要运行情况如下:
“二快”:
1.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二季度(18.2%)回落7.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主要靠梅蓄电站拉动增长,前三季度该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98个百分点,剔除梅蓄电站我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呈下降趋势。
分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增加值4.03亿元,同比下降15.7%,占比6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324.7%,占比30.9%。从园区看,广州番禺(五华)产业园完成增加值3.21亿元,同比下降10.5%,降幅比二季度(-5.5%)扩大5个百分点。从生产看,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正增长的有15家,其中:增速大于30%的有5家,增速在10%~30%之间的有5家。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17.66%(若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增长22.93%),增速比二季度(19.54%)回落1.8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17.41%;非税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81.17%,占比54.78%。
“六稳”:
3.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74亿元,同比增长6.18%,增速比二季度(4.97%)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7.85%、12.64%、1.24%、2.64%、13.58%。全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基本稳定,蔬菜、水果、肉牛、肉羊、牛奶等产量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4.社会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9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二季度(2.7%)提高0.8个百分点。
从限额分类看,限额以上零售形势好于限额以下零售。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总额3.26亿元,同比增长32.5%;限额以下零售总额61.63亿元,同比增长2.3%,限额以上零售总额增速比限额以下高30.2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形势好于餐饮收入。前三季度,商品零售58.03亿元,同比增长3.6%;餐饮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2.3%,商品零售增速比餐饮收入高1.3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销售好于乡村市场。前三季度,全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46亿元,同比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43亿元,同比增长2.5%,城镇消费增速比农村高1.3个百分点。
5.外贸进出口总额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0.53%,增速比二季度(-9.84%)提高10.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475.92万美元,进口728.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8万美元,同比下降65.44%。
6.金融业平稳运行。截至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0.30亿元、贷款余额230.9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5.48%、10.09%;存贷比为64.09%,比二季度(62.27%)提高1.82个百分点。
7.房地产销售面积负增长。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4.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1%,增速比二季度(11.5%)回落12.51个百分点。
8.全社会用电量略微下降。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0.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3%,降幅比二季度(-1.61%)扩大0.22个百分点。分类型看: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全行业用电合计5.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92%,其中工业用电量2.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43%。
“三收窄”:
9.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36.45%,降幅比二季度(-44.57%)收窄8.12个百分点。
分类型看,市政教育卫生等其他投资同比增长53.44%;交通业投资同比下降25.26%(其中“高速公路+高铁”投资同比下降23.64%);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6.25%(其中技改投资同比下降88.5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0.62%,降幅比二季度(-67.85%)收窄7.23个百分点。
10.建筑业产值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10亿元,同比下降4.53%,降幅比二季度(-20.87%)收窄16.34个百分点。从生产看,全县33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其中本年新增5家,产值实现增长的有8家,产值下降的有20家。其中:累计产值超10亿元的有1家,产值超3亿元的有3家,产值超1亿元的有6家。
11.税收收入降幅收窄。受疫情、退税减税、一次性税源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税收收入10.17亿元,同比减收4.35亿元,同比下降29.96%,降幅比二季度(-35.06%)收窄5.1个百分点。其中:县级收入4.92亿元,同比减收4656万元,同比下降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