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文化家底,走出一条梅州特色文化生态保护之路!
时间:2021-07-30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2010年5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这是广东第1个、全国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意味着客家文化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11年来,梅州深入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客家文化为根,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从历史走到现在,客家文化承载着历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踟蹰与奋进,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从现在走向未来,梅州守好文化家底,走出了一条具有梅州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之路。

  图片

  广东汉剧成为凸显客家特色的非遗符号。图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仙花表演《白门柳》选段。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加强保护传承

  构建实验区建设新体系

  从空中俯瞰,梅州青山如黛,景色如画;走近探访,“文化名城”的气质随处可见。

  前往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进门处的序厅设计了非遗目录墙,一转身,偌大的埔寨火龙犹如镇馆之宝,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画面。

  沿着参观路线推进,便可以看到全馆以“客”字为牵引,分为乡音、乡饮、乡风、乡艺、乡情、乡信六大部分。“这里是全市首个全面展示梅州非遗项目的专题展馆,是展示梅州非遗的重要窗口,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并安排了讲解员。”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馆一世界,行走于展厅内,暖黄色的灯光浮在墙体上,或是流淌在石板间,厚重又神秘,如笼罩在历史之上的面纱,等待参观者去轻轻拨开。

  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这些资源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5项,四级非遗传承人375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数字的背后,是实验区建设带来的成效,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保护传承非遗,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也要正确、全面和系统地梳理。”梅州市非遗专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廖君谈起非遗,深有感触。她既是非遗保护的同行者,更是非遗保护的推动者。

  廖君依稀记得,11年前,梅州是如何一步步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挖掘、整理等工作,其艰难与紧迫超乎想象。

  他们几乎走遍了梅州大大小小的村落,走访民间艺人,摸清非遗家底,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基础上获得第一手民间口述资料,收集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并将其记录整理,做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梅州不断完善非遗资料数据库,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是最好的证明。”廖君坦言,完善的非遗资料库是申报实验区的基本条件。

  如今,梅州构建起实验区建设新体系,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不仅越来越优,非遗阵地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实,非遗理论体系建设越来越全。

  刚踏进位于大埔县西湖公园的汉乐传习所,一阵婉转的乐声飘扬而来,令人心生愉悦。循声望去,主舞台上,几位老人正聚在一起演奏广东汉乐。

  “舞台上的都是汉乐演奏爱好者,虽是业余人士,但水平不亚于专业人士。”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罗启煊介绍,自从启用汉乐传习所以来,这里每年举办免费的汉乐培训班,每周举办专业演出,不仅培养了大量汉乐演奏非专业人士,也让广东汉乐进一步深入群众中去。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壮枝。梅州深知文化生态保护,平台建设是关键。目前已建成97个非遗传习设施,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馆、传习所,让“非遗”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梅州编撰出版20多部非遗丛书,对实验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打响非遗品牌

  树立实验区发展新形象

  “噢嗨!依溜个阿叔诶……”在梅州市文化馆4楼,响起了阵阵清脆的童声,客家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张明霏正在教学员唱山歌。

  “看到她们,就像看到11年前的自己。”张明霏陷入回忆,她是第一届山歌幼苗班的学员,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

  “客家山歌幼苗班分为暑期班和一年制班,都是免费教学。”张明霏说,客家山歌幼苗班举办至今已有11年之久,培养了小山歌手1200多名,从中挖掘了不少好苗子。

  桃李三千再三千,客家山歌幼苗班是梅州打响非遗品牌的生动写照。

  梅州流传下来的非遗,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一门手艺要延续生命力,保护是基础,厚植人才是关键。

  古之君子道,今之青年行。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生力军,记者在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看到,年轻的身影比比皆是。

  “我们这里年龄最小的是18岁,传承人的队伍逐渐年轻化。”国家一级演员、省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剧代表性传承人杨苑玲说,目前他们进行“编、创、导、演”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才俊。

  自设立实验区以来,梅州通过实施“种子”“枝叶”“幼苗”等工程,着力培养名师大家、骨干人才、后备人才,不断推进梅州非遗传承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共培养人才近万名;广东汉剧幼苗班已开办3期,培养了106名学员;客家山歌幼苗班已开办11期,培养了1200多名学员,为实验区提供了人才支撑。

  实验区的建设着眼“文化”,但更注重当地百姓的“生活”。

  据悉,梅州每年组织戏曲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超80万人次。梅州积极打响文化惠民品牌,拿出最优的资源、最佳的区位,规划建设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林风眠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加快“书香梅州”建设,精心打造“群星舞台大家乐”“周五有戏、周六有歌”等文化惠民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广泛开展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等非遗特色展演活动,积极推动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响展会活动品牌。

  作为文化之乡,梅州地区的民俗活动年年如约而至。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发展创新、摒弃陋俗、增添新风,加强对专业民俗文化人士的培养。让传统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更加绚丽,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也展示出了客家传统文化风采。

  梅州利用民间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大力开展迎新年、闹元宵、祭清明、赏中秋等非遗活动。例如丰顺“烧火龙”、兴宁“上灯”、大埔“祭春”等民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不仅营造了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还打响梅州民俗活动品牌。

  突出示范创新

  探索实验区建设新经验

  “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古韵新生、“得奖大户”客家山歌剧硕果累累、“南国奇葩”五华采茶戏华丽转身、“指尖绝技”提线木偶剧享有盛誉……近年来,客家戏曲生态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去年12月,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等15个奖项,创下梅州在全省最高规格、最高水平艺术盛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被省文艺界专家誉为“梅州现象”。

  处处曲声,浓浓戏韵。梅州率先在全省完成12个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后推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

  这得益于梅州高度重视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把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作为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

  “梅州现象”是探索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的新经验。11年来,梅州着力实现客家文化生态“美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通过示范带动,创造“梅州速度”,通过文旅融合,探索“梅州路径”。

  如何用活非遗资源,蹚出一条文旅结合的发展路子,是梅州正在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历经400多个日夜的精心打造,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于去年12月25日正式开门迎客,创造了“梅州速度”。目前,客都人家通过一系列客家非遗展示展演项目,当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的相遇,一扇面向世界的梅州非遗文化展示之窗随之开启。

  放眼今天梅州,这种文旅融合的发展,并非个案。

  据统计,去年全市在建文旅项目92个,累计完成投资129.16亿元;新增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4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7家3A级景区,3A以上景区总数位居广东第二。新增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与此同时,梅州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将“非遗+扶贫”“非遗+文创”“非遗+美食”等紧密结合,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助力农民脱贫增收,探索“梅州路径”。

  非遗,传承过去,也连着未来。

  如今,实验区的建设在梅州各地生根开花,在这片红色土地,文化生态保护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

  近日,梅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推动加强客家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客家文化特色。

  《办法》规定,建设管理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要推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立足传承、创新发展的原则。

  当前,梅州紧扣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验收标准,查缺补漏,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让红土地上的文化根脉得以赓续与弘扬,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梅州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的新路子。

  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

  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绩单

  挖掘整理出具有突出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1694项。

  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5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2项、市级88项、县级249项;有四级非遗传承人375位,其中国家级7位、省级38位、市级78位、县级252位。

  国家一级编剧3人,国家一级作曲1人,国家一级演员6人,二级演员33人。

  举办3期广东汉剧幼苗班,培养106名学员;11期客家山歌幼苗班,培养1200多名学员。

  保存较好的客家围龙屋有4367座,列入 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5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座、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6座、市文物保护单位29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座。

  名人故居(旧居)422处、红色革命旧址509处、文保单位526处。

  国家级传统村落78个,省级31个;国家级古村落5个、省级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

  97个非遗传习设施,其中近三年新建综合性传习中心6个、非遗展示馆13个、传习所49个;共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个。

  保存声像资料361张、公演剧本256本、手抄油印本560本;建立广东汉剧数据库和数字化信息基站,保存数字化信息1500条。

  “周五有戏、周六有歌”驻场惠民演出质量不断提高,每年组织戏曲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超80万人次。